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秦岭二郎坪地区西庄河花岗岩体的成因及形成机制

作 者: 郭彩莲
导 师: 陈丹玲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花岗岩 暗色包体 地球化学 年代学 西庄河 东秦岭
分类号: P588.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出露于东秦岭二郎坪地区的西庄河花岗岩一直被认为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蛇绿岩有关的幔源型花岗岩,并利用其Pb-Pb蒸发法定年结果来限定二郎坪蛇绿岩的形成时代。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通过对该花岗岩以及新近在其中发现的暗色包体系统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在暗色包体中发现大量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显微结构证据,如:(1)寄主花岗岩呈粗粒花岗质结构,但暗色包体为斑状-似斑状结构或辉绿结构;(2)包体中发育反映岩浆快速冷凝的针状磷灰石;(3)包体中的斜长石呈明显的成分环带结构;(4)包体中存在由黑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环绕眼球状石英斑晶所构成的眼斑结构;(5)包体中的斜长石斑晶骑跨寄主花岗岩和包体的边界,等等。2、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寄主花岗岩具高硅(SiO2=66.84%~71.57)、富碱(K2O+Na2O=6.08~7.41%)的特点,同时显示高Sr(327.04×10-6~613.97×10-6)、低Y(12.30×10-6~17.17×10-6)和Yb(1.36×10-6~1.88×10-6)及高Sr/Y(介于24~38)比值的特征;岩石的稀土总量中等,轻、重稀土分异强烈((La/Yb)N=12.35~23.28),Eu呈弱负异常-明显的正异常(δEu介于0.97~1.34)。在微量元素的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明显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显示出与大洋俯冲有关的O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暗色包体Si02含量较低(53.38%~56.39%),同时显示高铝(Al2O3=14.11%~16.78%)、高镁(MgO=3.24%~3.9%,Mg#值=45.1~51.0)和高碱(K20+Na2O=5.92%~7.43%)的特征,属于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包体的稀土总量较高(∑REE=120.91×10-6~220.87×10-6),具轻稀土富集型的稀土配分模式,具有中等-弱的负铕异常(δEu介于0.65~0.86)。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也表现出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总体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寄主花岗岩相比,暗色包体具有明显高于寄主花岗岩的稀土含量和明显低的轻重稀土分异程度排出了暗色包体为岩浆早期结晶集合体的可能性;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包体和花岗岩显示出相似的配分曲线特征,而且在全岩组分的哈克图解及其它主微量多元素协变图解上,寄主花岗岩及暗色包体均显示线性相关的特点,说明两者岩石成分的变异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3、CL图像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花岗岩和暗色包体中的锆石皆为典型岩浆结晶锆石的特征。LA-ICP-MS锆石原位U-Pb定年结果得到寄主花岗岩和暗色包体的结晶年龄分别为460±0.9 Ma和461±1.4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4、锆石Hf同位素研究揭示寄主花岗岩与暗色包体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花岗岩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8.37~11.13之间,包体的锆石εHf(t)值变化于11.65~15.16之间,指示两者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5、综合岩相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论证指出东秦岭二郎坪地区的西庄河花岗岩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是早古生代俯冲洋壳熔融的中酸性岩浆与楔形地幔部分熔融来源的基性岩浆混合的产物,其中的暗色包体可能是岩浆混合过程中基性岩浆的残余。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9-10
  1.2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问题  10-14
    1.2.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分析  10-13
    1.2.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分析  13
    1.2.3 二郎坪火山岩及西庄河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4
  1.3 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  14-15
    1.3.1 研究目标  14
    1.3.2 研究内容  14-15
  1.4 技术路线  15-16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1.6 取得的成果或进展  16-17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7-21
  2.1 区域背景  17
  2.2 北秦岭主要地层特征  17-21
    2.2.1 宽坪群  17-18
    2.2.2 二郎坪群  18-19
    2.2.3 秦岭群  19
    2.2.4 丹凤群  19-21
第三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21-27
  3.1 岩体地质特征  21-23
  3.2 岩石学特征  23-26
    3.2.1 寄主花岗岩  23
    3.2.2 暗色微粒包体  23-26
  小结  26-27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7-38
  4.1 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27-28
    4.1.1 主量元素  27
    4.1.2 微量元素  27-28
  4.2 分析结果  28-37
    4.2.1 寄主花岗岩  28-30
    4.2.2 暗色包体  30-37
  小结  37-38
第五章 花岗岩和暗色包体的年代学及锆石HF同位素  38-53
  5.1 样品及分析方法  38-39
  5.2 分析结果  39-48
    5.2.1 寄主花岗岩  39-41
    5.2.2 暗色包体  41-48
  5.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48-52
  小结  52-53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53-59
  6.1 花岗岩的成因与形成环境  53-55
  6.2 暗色包体与二郎坪火山岩的关系  55-57
  6.3 岩浆混合作用及形成机制  57-59
结论  59-60
参考文献  60-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7-68
致谢  68-69

相似论文

  1. 广东凡口铅锌矿矿田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P618.4
  2. 青岛市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及其成因,X53
  3. 三塘湖盆地石炭纪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P618.13
  4. 陕西勉县后沟—大坪山锰矿成矿地球化学研究,P618.32
  5.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侵蚀环境演变的多要素分析,S157.1
  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花岗岩沥青加铺层的应用研究,U416.2
  7. 依兰地区黑龙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岩相古地理意义,P588.3
  8.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底质沉积物沉积特征与物源分析,P736.21
  9. 济阳坳陷原油中金的富集机理研究,P618.13
  10. 云南东川铜矿构造演化与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P618.41
  11. 贵州省晴隆锑矿废渣中锑金赋存状态地球化学研究及应用,P618.66
  12. 会泽金牛厂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P618.4
  13. 滇西南昌宁—孟连裂谷带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证据,P574.2
  14. 云南澜沧老厂隐伏花岗斑岩岩石学、年代学及成因研究,P588.121
  15. 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分析,P618.41
  16. 牟定郝家河铜矿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预测研究,P618.41
  17. 德钦县羊拉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P618.41
  18. 元谋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P612
  19. 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P588.121
  20. 胶西北望儿山金矿成矿构造研究和构造地球化学找矿,P618.51
  21. 桂北摩天岭和元宝山花岗岩体中片麻状构造的形成机制,P588.12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岩石学 > 岩石分类 > 岩浆岩(火成岩) > 侵入岩、深成岩 > 酸性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