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风险与含糊情境下的投资决策研究

作 者: 林志萍
导 师: 汪蕾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企业管理
关键词: 风险决策 含糊决策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经济学 决策神经科学
分类号: F830.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久以来,决策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管理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教授曾提出:“管理即制定决策”。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企业经营环境瞬息万变,管理者如何面对各种不确定情境迅速准确的制定各项决策显得异常重要。而不确定性情境根据可能的结果其概率是否已知,可以分为风险情境与含糊情境。在决策研究领域,无论是传统决策理论,还是行为决策理论,它们大多是基于决策行为层面的研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视角开始从行为层面延伸到心理和认知层面,并最终递进到从生理层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神经科学研究工具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深入大脑内部,观察和研究决策者经济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使我们有可能去揭示决策背后的大脑“黑箱”。这不仅为已有决策理论寻找更深层的基础,更有助于建立一个涵盖生理学变量的更加准确完善的经济决策模型,为现实情境中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益的指导。本研究以风险与含糊情境下的投资决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神经科学的实验方法,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研究工具,设计了1个实验来研究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基础。借助ERP精确到毫秒级的高时间分辨率特征,本研究关注决策者从接触决策刺激到做出决策这一预期决策阶段的脑电生理特征。基于以往决策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管理决策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根据脑电成分的时间进程变化,结合行为数据分析,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风险与含糊情境下的决策内在机理,研究结论如下:(1)风险决策与含糊决策在信息加工上存在差异,含糊信息优先得到处理,受到更多关注,该步骤的信息加工是无意识的自动过程,表征为P2成分差异上。(2)风险决策与含糊决策在信息加工上存在差异,风险信息在含糊信息之后被处理,是有意识的加工过程,表征为N2成分差异上。(3)含糊决策与风险决策在决策态度形成阶段存在差异,风险与含糊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决策者表现出更强的含糊厌恶倾向,大脑对风险与含糊情境的处理可能涉及不同的神经机制,表征为P3与N4成分差异上。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图目录  10-11
表目录  11-12
1 绪论  12-24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14
  1.2 研究问题  14-15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术语  15-19
    1.3.1 决策、投资决策与决策科学  15
    1.3.2 神经经济学决策神经科学  15-17
    1.3.3 事件相关电位  17-18
    1.3.4 研究相关术语  18-19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9-20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20-22
    1.5.1 研究方法  20-21
    1.5.2 技术路径  21-22
  1.6 论文框架和内容安排  22-24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4-42
  2.1 决策研究的理论视角演进  24-31
    2.1.1 传统决策研究  24-25
    2.1.2 行为决策研究  25-28
    2.1.3 决策相关神经学基础  28-31
  2.2 风险与含糊决策的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31-36
    2.2.1 风险决策研究进展  31-34
    2.2.2 含糊决策研究进展  34-36
  2.3 决策相关的ERP成分研究  36-42
    2.3.1 P2成分研究  36-37
    2.3.2 N2成分研究  37-38
    2.3.3 P3成分相关研究  38-39
    2.3.4 N4成分相关研究  39-42
3 研究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42-50
  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42-43
  3.2 相关问题的研究假设  43-50
    3.2.1 含糊信息加工  45-46
    3.2.2 风险信息加工  46-47
    3.2.3 决策态度形成  47-50
4 实验:风险与含糊决策的神经科学研究  50-88
  4.1 实验目的  50
  4.2 实验方法  50-53
    4.2.1 被试  50
    4.2.2 实验材料  50-51
    4.2.3 实验程序  51-52
    4.2.4 脑电数据记录  52-53
    4.2.5 脑电数据分析方法  53
  4.3 数据分析  53-79
    4.3.1 行为数据分析  53-55
    4.3.2 脑电数据分析  55-77
    4.3.3 行为数据与脑电数据综合分析  77-79
  4.4 结果讨论及假设检验  79-88
    4.4.1 行为数据讨论  79-80
    4.4.2 P2成分效应  80-81
    4.4.3 N2成分效应  81-82
    4.4.4 P3成分效应  82-84
    4.4.5 N4成分效应  84-85
    4.4.6 行为数据与脑电数据综合讨论  85-88
5 结论与展望  88-96
  5.1 研究结论  88-91
    5.1.1 含糊信息加工  88-89
    5.1.2 风险信息加工  89-90
    5.1.3 决策态度形成  90-91
  5.2 研究创新点与现实意义  91-94
    5.2.1 研究创新点  92-93
    5.2.2 研究现实意义  93-94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94-96
参考文献  96-104
附录  104-10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106

相似论文

  1. 基于汉语听觉认知的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R318.0
  2. 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感觉寻求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CNV实验研究,R749.99
  3. 惊恐障碍患者情绪语音信息前注意加工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49.7
  4. 他方背信对风险决策的影响,B84
  5. 癫痫伴慢波睡眠期持续棘慢波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R742.1
  6. 惊恐障碍患者视觉多特征物理刺激失匹配负波研究,R749.7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事件相关电位N300的临床研究,R749.1
  8. 痴呆评估量表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的评价,R749.1
  9. 大学生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B842
  10.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信息前注意自动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R749.7
  11. 汉语方言中音位合并现象的失匹配负波研究,R764
  12. 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老年抑郁症临床特征评定中的作用,R749.41
  13. “情绪面孔”和“情绪肢体语言”文互认知的神经电生理研究,R338
  14. 情绪面孔刺激及其对后续视觉任务影响的时程特性研究,TP391.41
  15. 汉、维吾尔族神经症患者视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比研究,R749.7
  16. 从框架转换的角度看脑筋急转弯中顿悟的ERP效应,H0
  17. 基于数字拼写的视—听联合刺激诱发ERP研究,R318.0
  18. 基于听觉注意的认知脑—机接口研究,R318.0
  19. 视听跨通路ERP评定语言加工能力的初步研究,D919.1
  20. 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R749.4
  21. 精神分裂症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R749.3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 投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