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李大钊“调和”思想

作 者: 王娟娟
导 师: 葛仁钧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李大钊 “调和”思想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调和”思想是其革命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大钊以独到的见解,使其“调和”思想从根本上区别于各种妥协、庸俗、改良的调和,从而使之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青春的活力,赋予其启蒙、革命的光环,进而产生了深远的意义。“调和”是“和谐”思想题中应有之义,随着时光的流转,曾经出现过的各类“调和”观念很快被历史淹没了,而李大钊的全新“调和”思想却重新脱颖而出,与时代的脉搏愈走愈近,历久弥新。李大钊的“调和”思想中,作为实现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调和”与其它手段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和谐的终极目标。现阶段,实现社会的和谐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是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在这种诉求下,“调和”就成为人们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常用手段而倍受社会欢迎,“调和”论显示出它的时代价值,特别是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和谐成为时代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非对抗性的矛盾需要用“调和”的手段去解决,因而“调和”思想有着很强的操作性意义。本文由绪论和三个主体部分组成:绪论简要陈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部分从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发展背景及其发展进程两个方面把握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从李大钊“调和”思想的相关概念以及新旧“调和”、中西“调和”的双重命题着手,对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将李大钊“调和”思想与同时期其它“调和”思想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从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消极因素三个方面对李大钊“调和”思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5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9-10
    0.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9
    0.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9-10
  0.2 研究现状  10-14
    0.2.1 对李大钊“调和”思想发展脉络的研究  11
    0.2.2 关于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内容的研究  11-13
    0.2.3 对李大钊“调和”思想评价的研究  13-14
  0.3 本文研究方法  14
  0.4 本文创新之处  14-15
    0.4.1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14
    0.4.2 论文的重点及难点  14-15
1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发展脉络  15-27
  1.1 李大钊“调和”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15-21
    1.1.1 理论渊源  15-18
    1.1.2 时代背景  18-21
  1.2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发展历程  21-27
    1.2.1 承接阶段  22-23
    1.2.2 发展阶段  23-24
    1.2.3 反思阶段  24-27
2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内容  27-40
  2.1 李大钊“调和理论”的相关概念  27-32
    2.1.1 “调和”一词之真义  27-28
    2.1.2 “调和”之法则  28-30
    2.1.3 “调和”之理与“调和”之德  30-31
    2.1.4 “调和”之时空维度  31-32
  2.2 李大钊新旧“调和”和中西“调和”的双重命题  32-35
    2.2.1 新旧“调和”命题:发展维度下的“调和”  32-33
    2.2.2 中西“调和”命题:世界视野下的“调和”  33-35
  2.3 与同时期其他“调和”的比较  35-40
    2.3.1 与梁启超“伪调和主义”之比较  36-37
    2.3.2 与杜亚泉“新旧调和论”之比较  37-38
    2.3.3 与章士钊“新旧杂蹂说”之比较  38-40
3 对李大钊“调和”思想的评价  40-51
  3.1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历史意义  40-44
    3.1.1 对我国特殊国情的创造性把握  40-41
    3.1.2 对新文化运动健康发展的影响  41-42
    3.1.3 对全新“调和”价值观的构建  42-44
  3.2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44-48
    3.2.1 全新“调和”与我国阶级阶层的谐和发展  44-46
    3.2.2 全新“调和”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交流合作的意义  46-47
    3.2.3 李大钊“调和”思想对我国和谐文化发展的意义  47-48
  3.3 李大钊“调和”思想的某些消极因素  48-51
    3.3.1 学术理论上具有某些保守的倾向  49
    3.3.2 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社会矛盾  49
    3.3.3 旧制度基础上的“调和”不会最终实现  49-51
结束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8
致谢  58-6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0-61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3.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4.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5.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6.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7.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8.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9.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10.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11.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闻传媒研究,G210
  12. 论我国报纸新闻时评的发展,G212
  13. 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B089.1
  14. 哲学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61
  15.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16. 和谐社会语境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适用研究,D924.3
  17. 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925.2
  18.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X2
  19. 论道家的生态环境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X2
  20.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21. 论中国当代DV影像的多元化表达及其现实意义,J90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