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GBR技术应用于即刻牙种植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朱洪光
导 师: 徐欣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术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 β-磷酸三钙 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即刻种植
分类号: R7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在即刻牙种植术中引导骨再生的作用,并比较β-磷酸三钙(B-tricalcium phosphate,B-TCP)、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coral-hydroxyapatite,CHA)两种人工骨材料在引导骨再生中成骨质量的差别。方法:8只成年雄性杂种犬,全麻下拔除每只犬下颌双侧6颗前磨牙,即刻植入种植体,每侧3颗。同时,在每颗种植体颊侧预备5×4×3mm骨缺损,缺损垂直向高度5mm,近远中向宽度4mm,颊舌向宽度3mm。每只犬的6个骨缺损随机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共分6组:CHA+ADM组、β-TCP+ADM组、单纯CHA组、单纯β-TCP组、单纯ADM组、空白对照组,依次标记为A组、B组、C组、D组、E组和F组。8只犬随机分2组,分别于术后1、4个月各处死4只。骨缺损修复情况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X线检查和硬组织切片观察,测量修复后骨缺损底部到种植体颈缘的距离、骨缺损区的骨密度,带种植体硬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体均未脱落,缺损区粘膜愈合良好,无软组织裂开。A组,大体标本观察:1个月ADM生物膜和骨粉未明显吸收,包埋部分种植体;4个月生物膜大部吸收,缺损区有明显新生骨组织并与种植体结合紧密。X线片观察:1个月时骨缺损内密度不均匀,为骨粉部分吸收影像;4个月骨缺损内影像均匀连续并接近周围骨组织影像。组织切片观察:1个月时新骨沿缺损边缘向中心区方向生长,可见骨小梁彼此连接呈网状;4个月时新生骨量增加,骨缺损区为较成熟板层状骨,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1、4个月时新骨生成率分别为23.00%±0.82%、58.00%±1.83%,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为1.05±0.13mm、1.09±0.10mm。B组,大体标本观察类似A组。X线片观察:1个月时骨缺损内密度不均,可见大量颗粒状高密度影像;4个月骨缺损内影像均匀连续接近周围骨组织影像,仍有少量颗粒状高密度影像。组织切片观察:1个月时骨缺损区可见新生骨小梁;4个月时骨缺损区为成熟板层状骨修复,新骨与种植体骨结合良好。1、4个月时的新骨生成率分别为23.75%±0.96%、57.75%±1.89%,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分别为1.09±0.10mm、1.13±0.10mm。C组,大体标本观察:1个月缺损区有部分软组织长入,人工骨材料部分吸收;4个月缺损区有部分软组织及新骨样组织形成,人工骨材料明显吸收。X线片观察:1个月时骨缺损内密度不均匀,为人工骨材料部分吸收影像;4个月骨缺损内影像均匀连续。组织切片观察:1个月时有少量新骨生成,可见新生骨小梁彼此连接呈网状,近牙槽嵴顶有结缔组织长入;4个月时新生骨量增加。1、4个月时新骨生成率分别为21.00%±0.82%、51.75%±1.89%,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为2.88±0.10mm、2.93±0.17mm。D组,大体标本观察:1个月缺损区有部分软组织长入,可见颗粒状人工骨材料;4个月缺损区有部分软组织及新骨样组织形成,人工骨材料明显吸收。X线片观察:1个月时骨缺损内密度不均匀,见颗粒状高密度影像;4个月骨缺损内新生骨量增加,仍有少量颗粒状高密度影像。组织切片观察:1个月时有少量新骨生成,近牙槽嵴顶见结缔组织长入;4个月时骨缺损区为成熟骨组织。1、4个月时新骨生成率分别为19.75%±0.96%、51.00%±1.83,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为2.85±0.13mm、2.90±0.14mm。E组,大体标本观察:1月ADM膜吸收变薄,缺损区少量新生骨组织;4个月ADM膜基本吸收,缺损区新生骨量增加并与种植体结合紧密。X线片观察:1个月缺损区为轮廓清晰的低密度影象;4个月骨缺损区骨密度增高,仍低于周围骨组织密度。组织学切片观察:1个月少量新生骨形成;4个月骨缺损区新生骨量增加,近牙槽嵴顶可见少量结缔组织长入。1、4个月时新骨生成率分别为18.00%±0.82%、48.50%±1.91%,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为2.95±0.13mm、3.00±0.22mm。F组,大体标本观察:1个月缺损区黏膜内陷,软组织长入缺损区;4个月缺损区骨边缘少量新生骨形成,缺损大部分未被修复。X线片观察:1个月见骨缺损区轮廓清晰的低密度影像;4个月骨缺损区密度稍增加。组织学切片观察:1个月和4个月时的新骨生成率分别为4.25%±0.96%、16.50%±1.91%,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分别为4.38±0.17mm、3.75±0.13mm。1个月、4个月各组骨缺损区新骨生成率统计学分析:1、4个月时新骨生成率A、B组之间,C、E组之间,C、D组之间,D、E组之间卡方检验,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任意两组之间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各组的1、4个月新骨生成率之间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1个月、4个月各组种植体颈缘到颊侧骨缺损底部的距离统计学分析:A、B组之间,C、E组之间,C、D组之间,D、E组之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任意两组之间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各组的1、4个月新骨生成率之间配对t检验,A、B、C、D、E组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即刻牙种植术中应用GBR技术能有效增加成骨质量。2 ADM生物膜具有引导骨再生的作用,联合使用人工骨材料成骨效果更佳。3 CHA及B-TCP都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用于即刻牙种植骨缺损的修复。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牙龈美学观察,R783.6
  2. 即刻种植,植骨后延期种植及自然愈合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在不同时期的比较,R783.6
  3. 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中PRF对软硬组织的修复促进作用,R783.6
  4. β-TCP/MCPM体系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学评价,R318.08
  5. 新型骨生物活性材料的实验研究,R318.08
  6. 即刻种植骨愈合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的研究,R782.1
  7. 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骨水泥修复绵羊椎体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687.3
  8. 纳米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聚乳酸-羟基乙酸复合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R318.08
  9. β-TCP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扩增及成骨分化研究,R329
  10. 关于延期即刻种植手术中种植体植入最佳时机的初步研究,R783.6
  11. 电纺β-磷酸三钙/明胶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及研究,R318.08
  12. 可注射β-TCP/UPPE牙槽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R783.1
  13. 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R783.6
  14. 即刻种植、延期种植和植骨后延期种植骨结合差异的实验研究,R783.6
  15. 种植体穿通上颌窦不同高度对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783.6
  16.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及脱钙骨基质对拔牙创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R782.1
  17. HBIC非埋置式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R783.6
  18. 关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种植体稳定性的评价,R783.6
  19. 纯相β-磷酸三钙(cerasorb)修复即刻种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R783.6
  20. 模拟即刻种植种植体周骨缺损修复的研究,R783.6
  21. 两种不同形态种植体的临床观察及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R783.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