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测试方法研究

作 者: 赵富炜
导 师: 陈网桦;陈利平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安全技术及工程
关键词: 液态含能材料 热感度 DSC ARC T_θ(不同诱导期对应的的起始温度)
分类号: TB3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含能材料热感度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发生热分解的难易程度(热分解感度);二是整体受热后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热爆炸感度)。由于在各种能量刺激中,热是最常见、最普遍、导致事故最多的一种,而且含能材料对热的响应方式非常复杂,因此研究含能材料的热感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三种液态含能材料单质(硝基苯(NB)、硝基乙烷(NE)、水合肼(HHA)),四种混合物(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丙酯(IPN)、硝酸正丙酯(NPN)+硝酸异辛酯(EHN)、硝酸异丙酯(IPN)+硝酸异辛酯(EHN)、硝基甲烷(NM)+硝基乙烷(NE))的热分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得到了这七种含能材料的两种热感度参数,进一步完善了热感度标准体系。首先采用DSC实验,对以上七种液态含能材料进行测试,获到了相应的热动力学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对物质的热感度进行分析,得到在七种物质中HHA热稳定性较差,热感度较大,NB热稳定最好,热感度最小的结论。然后通过ARC实验,研究了七种液态含能材料的热感度,结合NM、NPN、IPN、EHN的动力学参数,得到在5s和5min诱导期下,这11种物质热感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EHN、HHA、NPN、IPN、IPN+EHN、NPN+EHN、IPN+NPN、NE、NM+NE、NM、NB。最后,对两种方法的热感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ARC、DSC的Tθ排列顺序并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试验方法标准体系”草案。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8
1 绪论  8-15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8-10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3
  1.3 本论文的工作  13-15
2 液态含能材料DSC研究  15-35
  2.1 DSC数据动力学分析方法简介  15-18
    2.1.1 Kissinger法  16-17
    2.1.2 Ozawa法  17-18
  2.2 七种含能材料DSC实验  18-33
    2.2.1 DSC测比热容  18-22
      2.2.1.1 仪器  21
      2.2.1.2 实验条件  21
      2.2.1.3 实验结果  21-22
    2.2.2 单质及混合物液态含能材料的DSC研究  22-33
      2.2.2.1 实验条件  22-23
      2.2.2.2 试验结果  23-31
      2.2.2.3 动力学分析  31-32
      2.2.2.4 几类物质热稳定性的比较  32-33
  2.3 本章小结  33-35
3 液态含能材料的ARC研究  35-52
  3.1 ARC结构和原理简介  35-37
  3.2 ARC数据动力学分析方法简介  37-40
  3.3 单质及混合物样品的ARC研究  40-51
    3.3.1 实验仪器  40-41
    3.3.2 实验样品  41
    3.3.3 实验条件  41
    3.3.4 试验结果与动力学分析  41-51
    3.3.5 结果比较  51
  3.4 本章小结  51-52
4 七种液态含能材料ARC和DSC的热感度分析  52-60
  4.1 液态含能材料热爆炸感度参数的研究  52
  4.2 ARC数据的热感度分析  52-56
    4.2.1 T_θ(ARC)  52-55
    4.2.2 几类物质之间的热感度比较分析  55-56
  4.3 DSC数据的热感度分析  56-58
  4.4 本章小结  58-60
5 液态含能材料热感度试验方法标准草案  60-65
  5.1 范围  60
    5.1.1 主题内容  60
    5.1.2 适用范围  60
    5.1.3 应用指南  60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0
  5.3 术语及定义  60
  5.4 一般要求  60-62
    5.4.1 样品  60-61
    5.4.2 试剂和材料  61
    5.4.3 仪器、设备、试验装置  61
    5.4.4 试验安全  61
    5.4.5 量和单位  61
    5.4.6 数值修约和异常值剔除  61
    5.4.7 试验报告  61-62
    5.4.8 试验方法的内容  62
  5.5 详细要求(热感度绝热加速量热仪法)  62-65
    5.5.1 适用范围  62
    5.5.2 方法原理  62
    5.5.3 试验和材料  62
    5.5.4 仪器、设备、试验装置  62-63
    5.5.5 试验条件  63
    5.5.6 试验步骤  63-64
      5.5.6.1 样品的称取  63
      5.5.6.2 试验程序  63-64
    5.5.7 实验数据处理及结果描述  64
    5.5.8 试验报告  64-65
6 结束语  65-67
  6.1 本论文主要结论  65-66
  6.2 问题与展望  66-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1

相似论文

  1. 生鲜鸡肉保水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TS251.55
  2.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水污染效应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X52
  3. HM-J16-Ⅰ型医用直线加速器中的自动弧度治疗(ARC)系统的设计,TH774
  4. 富马酸对PBT结晶性能和熔融行为影响的研究,TQ323.4
  5. 基于SRTM DEM的大中流域地表水文模拟研究,P208
  6. 复配乳化剂提高酵母抗冻性及改善冷冻面团品质的研究,TS213.2
  7. 烟秆碎料板的研制,TS653
  8. 茶多酚对淀粉慢消化特性的影响和机制研究,R151
  9. SKANTI MF/HF DSC9006模拟软件研究与开发,TP311.52
  10. 苹果木中密度纤维板相关工艺技术研究,TS653.6
  11. 基于DSC控制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在电梯门机系统中的应用,TU976.3
  12. ARC在高血压致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R541.3
  13. API胶黏剂固化反应机制的研究,TQ430.1
  14. 中文重复网页的检测算法研究,TP393.092
  15. 适用于血液疫苗相变材料的研制以及相变蓄能技术在部队冷藏库集装箱改造中的应用,TB34
  16. 有机二元混合相变蓄冷材料实验研究,TB64
  17. 斩拌对肉糜制品乳化特性的影响,TS251.1
  18.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热物特性及测试方法研究,U414
  19. 单釜单峰与双釜双峰高等级聚乙烯管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TQ325.12
  20. 复合材料电缆芯拉挤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TQ320.66
  21. 基于DSC-MLP的船舶航向自动舵自适应模糊设计,U664.8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工程材料一般性问题 > 材料结构及物理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