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研究

作 者: 彭青
导 师: 王世进
学 校: 江西理工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矿山企业 环境责任 实现机制
分类号: X3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的矿产资源,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此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开采也日益加剧。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经济的发展,由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也愈来愈严重。在此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遭到破坏,大量土地被占用,矿区周围水体被污染,地下水均衡系统被打破,地貌景观被改变,并引发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矿区环境和当地人民群众带来极大危害。因此矿山企业在开采矿产资源、获取利润的同时必须重视环境问题。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而且由于我国现行矿产开采行政管理体制的混乱,矿山企业往往置矿区的环境保护于不顾,其环境责任的履行也就更多的变成了一种口号。而且由于环境责任实施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对其环境责任的履行不尽人意。为此我们应该从立法上明确矿山企业的环境责任,建立信息披露、激励引导等实施机制促使矿山企业全面履行其环境责任。本文以“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研究”为题,来诠释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应有之义,构建一系列实施及监督机制促使矿山企业承担其应尽的环境责任。第一部分,以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的界定为突破口对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分析,把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性质定义为第一性义务,以区别于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意义上的责任,并且将其内涵理解为法定责任(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道德义务)的融合。还阐述了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矿产资源稀缺理论、外部性理论、“生态人”理论。第二部分,叙述矿山企业的环境责任的现状,总结现行法律法规的漏洞和不足,总结现行制度的缺陷以及一些必要制度的缺失,并分析了其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完善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建议,分别从立法模式、责任内容等方面作了阐述。最后一部分,从源头到末端构建一些具体可行的实现机制保障矿山企业切实履行其环境保护责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0.1 选题背景  9-10
  0.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0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0
  0.4 创新之处  10-11
第一章 企业环境责任矿山企业环境责任  11-19
  1.1 企业环境责任  11-13
    1.1.1 企业环境责任的定义  11-13
    1.1.2 企业环境责任的性质  13
  1.2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  13-15
    1.2.1 矿山企业的界定  13-14
    1.2.2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  14-15
  1.3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理论基础  15-19
    1.3.1 人类与矿产资源和谐共生的环境伦理观  15-16
    1.3.2 矿产资源稀缺理论  16-17
    1.3.3 矿山开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理论  17
    1.3.4 矿山企业的人性定位——“生态人”理论  17-19
第二章 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  19-24
  2.1 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立法存在的问题  20-21
    2.1.1 立法观念落后  20-21
    2.1.2 专门性规范存在立法空白  21
  2.2 我国矿山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24
    2.2.1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21
    2.2.2 “三同时”的执行不力  21-22
    2.2.3 环境影响评价在现实中不能起到“预防为主”的作用  22
    2.2.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恢复和污染控制措施难以落实  22-23
    2.2.5 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浪费情况严重  23-24
第三章 完善我国矿山企业环境责任的立法建议  24-31
  3.1 引入和确立矿山企业环境责任新理念  24-26
    3.1.1 风险预防理念  24-25
    3.1.2 循环经济理念  25-26
  3.2 从立法层面具体明确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内容  26-31
    3.2.1 矿山开采前的环境责任  27-29
    3.2.2 矿山开采中的环境责任  29-30
    3.2.3 闭矿后的环境责任  30-31
第四章 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实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1-37
  4.1 矿山企业自身机制的建立  31-34
    4.1.1 建立矿山企业环境责任协议制度  31
    4.1.2 建立矿山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31-33
    4.1.3 建立矿山企业绿色会计制度  33-34
  4.2 政府调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4-35
    4.2.1 完善政府强制调控机制  34
    4.2.2 建立政府激励及引导机制  34-35
  4.3 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35-37
    4.3.1 引入公众的参与机制  35-36
    4.3.2 加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  36
    4.3.3 发挥和加强舆论的监督作用  36-37
结束语  37-38
参考文献  38-40
致谢  40-41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  41

相似论文

  1. 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完善,D922.68
  2. 矿山安全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培训效果评估研究,TD791
  3. 煤区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922.68
  4. 基于遗传算法的矿山资源优化调度模型的研究,O224
  5. 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D922.68;F842.6
  6. 论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F270;F832.33
  7.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922.284;F842.6
  8. 论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D914
  9. 论公司的环境责任,D922.68
  10. 商法视野下的公司环境责任研究,D923;F842.6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机制研究,D61
  12. 企业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研究,F235
  13.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F842.6
  14. 绿色金融支持两型社会问题研究,F205
  15. 企业环境责任及其供应链推广,F270;F205
  16.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机制探析,F270
  17. 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922.68;F842.6
  18.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的法律问题研究,D922.11
  19. 七台河精煤集团信息化建设及评价研究,F270.7
  20. 蒙泰集团二号矿数字矿山研究,TD67
  21.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922.291.9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