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旱稻IRAT109辐射突变体的培育与类病斑基因的初步定位
作 者: 李华娟
导 师: 罗利军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生物技术
关键词: 旱稻 辐射突变体 分类 lmi基因 初步定位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一份典型的旱稻品种,IRAT109被广泛用于抗旱生理研究、基因/QTL作图和节水抗旱稻的遗传改良。水稻功能基因研究最直接最有的方法是构建饱和的基因突变群体。本研究以该品种为核心材料,进行辐射诱变,建立功能基因发掘的研究体系。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60份突变体的繁育加代,包括背景分析、性状调查、突变类型划分归类、群体构建等。第二部分是选择一个旱敏感、叶片、叶鞘上有类病斑的突变体群体,对该突变基因进行初步定位。主要结果如下:1.用47对常用于水稻品种鉴定的SSR标记,对260份突变体进行背景鉴定,结合标记的统计结果与田间性状调查结果,共剔除非IRAT109来源的材料51份。调查209份IRAT109来源突变体材料的性状,根据表型,按照叶、茎、穗型、颖壳、抗旱性等性状突变,分为20多个类型。用性状变化明显、能够稳定遗传的突变类型构建群体,共构建142个群体,用于对突变基因的分析。对于从209份突变体中筛选出34份对干旱胁迫有不同抗性的材料,以抗旱指数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突变体的农艺性状表现,经大棚抗旱鉴定,初步鉴定了34份突变体材料的抗旱能力。其中有6份材料抗旱性明显减弱,表现为旱敏感。2.调查发现,在类病斑突变体的两个F2分离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类病斑植株的分离比例分别为:12.58:1和14.60:1,卡方检验表明,两种分离都符合15:1的比例。这表明类病斑性状可能同时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以9311×07TB-157(类病斑突变体lesion mimic mutant)的F2群体为定位群体,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1152对SSR标记,检测9311,07TB-157基因组之间的扩增差异,用有差异的引物分析其在F2群体中隐性单株的分离情况,最终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10号染色体上的RM1374和RM4771附近,遗传连锁分析表明,类病斑突变体的突变基因lesion mimicinitiation(lmi)与RM1374的遗传距离为22.67cM,另一个位点与RM4771的遗传距离为18.62cM。RM1374与RM4771之间的物理距离为1.44Mb,相对较远,初步认为RM1374与RM4771可能分别与导致出现类病斑性状的两个基因连锁。
|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1 文献综述 9-19 1.1 突变体在水稻功能基因研究中的意义 9-10 1.2 水稻突变体的创制方法 10-17 1.2.1 自发突变 10-11 1.2.2 物理诱变 11 1.2.3 化学诱变 11-13 1.2.4 T-DNA插入突变 13 1.2.5 转座子插入突变 13-15 1.2.6 抑制基因表达造成的基因沉默 15-17 1.2.7 组织培养诱发突变 17 1.3 水稻抗旱研究的意义 17-18 1.4 图位克隆在水稻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18-19 2 IRAT109突变体培育与群体构建 19-40 2.1 材料与方法 19-22 2.1.1 试验材料 19 2.1.2 田间实验设计 19-20 2.1.3 背景检测 20-21 2.1.4 性状调查 21 2.1.5 F_2群体构建 21-22 2.2 结果与分析 22-23 2.2.1 260份突变体材料背景分析 22-23 2.3 各突变类型分析 23-39 2.3.1 叶性状突变类型 23-28 2.3.1.1 窄叶,剑叶皱缩突变型 23-25 2.3.1.2 小叶突变型 25-26 2.3.1.3 大叶突变型 26-27 2.3.1.4 类病斑突变型 27-28 2.3.2 茎秆性状突变型 28-31 2.3.2.1 茎秆螺旋突变型 28-29 2.3.2.2 长穗颈突变型 29-31 2.3.3 穗性状突变类型 31-35 2.3.3.1 散生穗突变型 31-33 2.3.3.2 伞形穗双生粒突变型 33 2.3.3.3 直立圆柱穗突变型 33-35 2.3.4 颖壳性状突变型 35-37 2.3.4.1 光壳光叶突变型 35-36 2.3.4.2 褐色颖壳突变型 36-37 2.3.5 抗旱能力突变型 37-39 2.4 F_1鉴定 39-40 3 类病斑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40-42 3.1 材料与方法 40-41 3.1.1 试验材料 40 3.1.2 性状调查与取样 40 3.1.3 标记筛选 40-41 3.2 结果与分析 41-42 3.2.1 类病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41 3.2.2 lmi基因的初步定位 41-42 4 讨论 42-49 4.1 各种突变体库创制方法评述 42-44 4.2 突变类型分析 44-46 4.3 34份不同抗旱能力突变体的抗旱性评价 46-47 4.4 类病斑突变基因lmi的初步定位 47-49 参考文献 49-62 致谢 62-63 附录 63-66 附录 Ⅰ 植物DNA提取步骤 63-64 附录 Ⅰ-1 大样法(改良CTAB法) 63 附录 Ⅰ-2 小样法 63-64 附录 Ⅰ-3 小样改进法 64 附录Ⅱ SSR反应体系和扩增 64-65 附录Ⅲ 电泳检测 65-66
|
相似论文
-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 基于SVM的中医舌色苔色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 基于图像的路面破损识别,TP391.41
- 多样性密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181
- 运动特征及地形约束的感知网目标跟踪算法及系统研究,TP212.9
- 计算智能在数字化卷烟叶组配方中的应用研究,TS44
-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 弯孢属种分子鉴定体系的建立及其在疑难种上的应用,Q949.32
- 基于视觉的番木瓜外观品质检测技术研究,S667.9
- 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G434
-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方法研究,S155
-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