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局部主动变形翼型和折叠翼变形飞机动态气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作 者: 郭秋亭
导 师: 张来平;赫新
学 校: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专 业: 飞行器设计
关键词: 非定常流动 变形飞机 混合网格 动态网格 数值模拟
分类号: V21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昆虫和鸟类的飞行性能极为高超,其飞行过程给予我们很多的启示。根据生物仿生学的原理,同时借助于空气动力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变形飞行器应运而生。如今,高强度固定翼飞行器均对特定的飞行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但在非设计状态往往难以达到较高的飞行效率。结构设计的困难、气动弹性的不稳定性、机翼蒙皮材料的性能都限制了飞行器的飞行包线进一步扩大,为此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机翼形状控制[1](wing shape control)的概念。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的折叠翼无人战斗飞行器(UCAV),具有长时间的巡航能力,能够通过折叠机翼快速进入俯冲和战斗状态,战斗结束后又可转换为长时间的巡航状态。这种构型有两处可以折叠,能够提供内翼折叠130度、最多200%的翼面积变形。变形使得巡航/侦察的功效和俯冲/突防能力集于一体,相比于常规作战平台显著提高了作战能力。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柔性变形体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变形飞机机翼折叠/展开过程的非定常流动,研究在机翼变形过程中变形飞机的动态气动特性。变形飞机机翼的折叠/展开运动是一个强非定常、非线性过程,其计算网格必须随机翼的运动而发生大变形。因此对变形飞机流场的数值模拟,需要建立合适的动态网格生成方法,并建立高效的可压缩流非定常计算方法。由此,本文设计了如下的组织结构:在第一章的引言中,介绍了关于飞行器的多种变形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混合网格生成方法、动态网格生成方法和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做了简要的回顾,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工作。第二章重点介绍了静态/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包含了动态混合网格生成的整体方案,静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Delaunay背景网格生成方法,以及基于Delaunay背景网格插值法的局部网格重构等问题,并给出了本文数值计算所采用的动态混合网格的生成实例。第三章介绍了基于上述动态混合网格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包括流动控制方程,空间和时间离散方法,动网格计算的几何守恒率,边界条件的处理等。在章节末尾给出了定常数值验证结果和典型非定常数值验证结果,计算结果与文献数据的吻合证明了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第四章研究了局部翼面主动变形对跨声速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试图根据“流动滚轴效应”的思想,通过物面的动态变形,改变跨声速条件下主导翼型升力系数的上翼面激波出现的位置,从而提高翼型升力系数。为此,我们将局部行波壁模型和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加载至NACA0012翼型和超临界翼型RAE2822上,考察了不同参数的计算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局部主动变形模型带来的翼面局部变形在大部分情况下导致上翼面激波前移,从而降低了翼型的升力系数。由此表明,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应用于跨声速条件下后移激波的方法是不成功的。第五章研究局部翼面主动变形对低速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探讨了在低速多段翼型30P30N的主翼段上表面加载局部主动变形模型后翼型的气动特性,主要关注升力特性的影响,包括局部左行波壁模型、右行波壁模型、左行合成波壁模型、右行合成波壁模型和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对翼型升力特性的影响。对于翼型在失速状态下加入前述5个变形模型,翼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升作用。本章讨论的各种局部主动变形模型应用于翼型的失速控制对三维机翼的失速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六章进行了折叠翼变形飞机动态气动特性及非定常流动机理的初步研究,本章首先参考文献资料设计了简化的折叠翼变形飞机模型,然后利用前述方法生成了非结构动态网格,最后利用第三章的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无粘流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变形飞机机翼在折叠/展开过程中,飞机的升力特性变化较大,上翼面的激波位置在机翼折叠/展开过程中均会发生前移,从而降低了升力系数。最后,在结束语中,对现有工作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引言  11-27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变形飞行器研究进展  12-21
    1.2.1 弹性机翼  12-13
    1.2.2 可变形超椭圆弧型机翼  13-15
    1.2.3 折叠翼变形飞机  15-17
    1.2.4 其它变形方案  17-21
  1.3 混合网格生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21-22
  1.4 动态网格生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22-24
  1.5 非定常计算方法的进展  24-25
  1.6 本文的工作  25-27
第二章 静/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  27-45
  2.1 网格生成方法概述  27
  2.2 静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  27-33
    2.2.1 矩形结构背景网格  27-28
    2.2.2 四分树 Cartesian 网格生成法(Quadtree)  28
    2.2.3 阵面推进法  28-30
    2.2.4 三角形网格优化  30
    2.2.5 静态混合网格生成过程  30-31
    2.2.6 二维静态混合网格生成实例  31-33
  2.3 动态混合网格生成方法  33-44
    2.3.1 动态混合网格生成策略  33-34
    2.3.2 Delaunay背景网格生成  34-35
    2.3.3 动态混合网格技术的实现  35-39
    2.3.4 动网格生成实例  39-44
  2.4 本章小结  44-45
第三章 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  45-58
  3.1 前言  45
  3.2 控制方程  45-46
  3.3 湍流模型  46-48
    3.3.1 一方程SA模型  46-47
    3.3.2 二方程κ-ε模型  47-48
  3.4 空间离散方法  48-49
  3.5 动网格下的几何守恒律  49-50
  3.6 时间离散方法  50-52
  3.7 边界条件  52-53
  3.8 数值计算方法的验证  53-57
    3.8.1 NACA0012 翼型定常粘性绕流  53-54
    3.8.2 NACA0012 翼型俯仰振荡数值模拟  54-57
  3.9 本章小结  57-58
第四章 局部主动变形对跨声速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58-82
  4.1 前言  58-61
  4.2 主动变形方式  61-63
    4.2.1 行波壁主动运动方式  61-63
    4.2.2 局部主动振动  63
  4.3 局部翼面主动变形对NACA0012 翼型跨声速气动特性的影响  63-73
    4.3.1 局部行波壁模型对NACA0012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63-68
    4.3.2 局部主动振动对NACA0012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68-73
  4.4 跨声速条件下局部主动变形对RAE2822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73-81
    4.4.1 超临界翼型静态升力特性  73-74
    4.4.2 右行波壁模型对超临界翼型升力系数的影响  74-76
    4.4.3 左行波壁模型与合成波壁模型对超临界翼型升力系数的影响  76-77
    4.4.4 局部主动振动模型对RAE2822 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  77-81
    4.4.5 四种模型的比较  81
  4.5 本章小结  81-82
第五章 局部主动变形对30P30N翼型低速气动特性的影响  82-100
  5.1 前言  82
  5.2 30P30N翼型稳态气动特性  82
  5.3 左行波(Left wave)壁模型对多段翼升力系数的影响  82-89
  5.4 右行波(Right Wave)壁模型对多段翼升力系数的影响  89-90
  5.5 合成波(Double Wave)壁模型左行(Left)对多段翼 升力特性的影响  90-95
  5.6 合成波壁模型右行(Right)对多段翼升力系数的影响  95-96
  5.7 局部主动振动(oscillation)模型对多段翼升力系数的 影响  96-99
  5.8 本章小结  99-100
第六章 折叠翼变形飞机动态气动特性及非定常流动机理初步研究  100-114
  6.1 前言  100
  6.2 折叠翼变形飞机3D模型及其表面变形规律设计  100-104
  6.3 变形飞机静态气动特性  104-106
  6.4 变形飞机变形过程的动态气动特性  106-113
    6.4.1 机翼折叠过程(fold)中变形飞机的动态气动特性  106-108
    6.4.2 机翼展开过程(unfold)中变形飞机的动态气动特性  108-113
  6.5 本章小结  113-114
第七章 结束语  114-115
致谢  115-116
参考文献  116-122
附录 个人简历  122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3.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4.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7.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8.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9.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0.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1.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3.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4.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5.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7.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18.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9.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20.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S491
  2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空 > 基础理论及试验 > 空气动力学 > 实验空气动力学 > 模拟试验及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