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专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作 者: 冯金华
导 师: 黄少安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专利实施 专利所有者 专利实施管理者 委托代理模型
分类号: F2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专利制度存在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但是真正对专利有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国内外对于专利的研究有两种:一种是对专利制度即最优专利长度、专利宽度、专利竞赛以及专利模仿方面的研究;另一种则是以专利申请数量直接作为科技进步的表现形式,应用到经济增长模型中以进行量化分析。第一种类型的研究一般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以对专利所有者的补偿报酬作为约束条件得到最优专利长度以及最优宽度,并进而研究专利竞赛以及专利模仿。笔者以为,无论是利用最优化的方法计算最优专利制度还是用统计的方法进行回归模型的分析,他们都忽略了专利实施这一关键问题。因此笔者正是从这一问题出发,探讨专利实施的一些具体问题。笔者通过对影响专利实施的各个因素的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由于国内对于专利宽度设计比较狭窄,导致专利授权数量较多,但是真正具有科技含量的专利较少,从而导致整体专利实施水平较低,并且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本文提出,知识产权局在受理申请专利时应提高对专利新颖性的审查力度,提高专利申请的门槛。第二,政府在制定专利制度时,不要盲目的采用西方现有的专利制度,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适当的延长本国专利的保护年限,并提高发达国家在我国专利申请的费用以及维持费用,防止专利侵略,导致本国专利实施率更加难以恢复。而且,政府需要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专利所有者的知识水平以及发明创造能力,以提高专利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专利实施率。第三,通过对非职务专利实施过程的委托代理模型,笔者得出结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专利所有者无法对专利的可实施状况加以确认,导致了专利所有者的福利损失。另外,由于欺诈的存在,专利所有者会被不合法的专利实施管理者欺诈,使得专利所有者遭受利益上的损害,并且可能极大的挫伤专利所有者的发明创造热情。因此,笔者以为目前急需通过监管的力量,打击专利实施的欺诈行为。从长远来看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专利实施市场使专利的可实施性更加透明,减少专利欺诈行为。本文结构说明:第一部分,引言。对本文写作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创新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文献综述。由于专利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对专利研究部分的文献做了分析和梳理;第三部分,在具体的讨论专利实施影响因素的部分,笔者采用最简单的专利最终所有者利益最大化方法进行分析,而未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进行讨论。第四部分,笔者应用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对非职务专利实施的过程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非职务专利在专利实施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以及专利实施状态不可观测情况下,专利实施的委托代理模型以及存在欺诈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文章总结以及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一、导论  12-14
  1.1 选题背景以及意义  12
  1.2 问题以及结果  12-13
  1.3 思路以及创新  13-14
二、文献综述  14-20
  2.1 国外专利文献综述  14-17
  2.2 国内专利文献综述  17-20
三、中国的专利实施现状以及模型分析  20-44
  3.1 中国专利授权以及实施现状  20-21
  3.2 封闭经济下的专利实施模型  21-38
    3.2.1 专利信息是完全情况下,专利实施模型  22-33
      3.2.1.1 最简单的专利实施模型分析  22-26
      3.2.1.2 考虑成本时的专利实施率  26-28
      3.2.1.3 专利申请未能全部授权时的专利实施模型  28-33
    3.2.2 专利信息是不完全的情况下,专利实施模型  33-38
      3.2.2.1 非职务专利,不存在专利实施滞后的专利实施模型  35-36
      3.2.2.2 职务专利,存在滞后的专利实施模型  36-37
      3.2.2.3 信息不完全,非职务专利实施模型  37-38
  3.3 开放经济下的专利实施模型  38-43
    3.3.1 完全信息下,专利实施模型  38-40
    3.3.2 开放经济下,穷国与富国专利实施率比值的分析  40-43
  3.4 本章小结  43-44
四、中国非职务专利实施问题以及对策  44-64
  4.1 专利信息对称情况下,专利实施模型  44-54
    4.1.1 专利实施管理者努力情况可观测条件下的专利实施模型  46-49
    4.1.2 专利实施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不能观测条件下的专利实施模型  49-54
  4.2 专利信息隐藏情况下,专利实施模型  54-63
    4.2.1 状态θ是可以观测到的条件下的模型  57-60
    4.2.2 状态θ不可观测条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  60-62
    4.2.3 存在欺诈情况下,专利实施模型  62-63
  4.3 本章小结  63-64
五、总结与展望  64-66
  5.1 总结  64-65
  5.2 展望  65-66
附录1  66
附录2  66-67
附录3  67
附录4  67-68
附录5  68-69
参考文献  69-71
致谢  71-7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2

相似论文

  1. 代建制项目治理结构中利益关系研究,F284
  2. 我国专利实施许可实证研究,D923.42
  3.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经济学分析,F724.6
  4. 论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违约责任,D923.42
  5. 沈阳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实施影响因素研究,G306
  6.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员工绩效合同设计研究,F272.3
  7. 论委托—代理理论在税权纵向划分中的应用,F812.42
  8. 从公共品供给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看中国分税制改革,F812.42
  9. 公交优先下政府最优补贴机制研究,F570
  10.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运营商移动位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F224
  11. 3G背景下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现状与融合趋势研究,F626
  12. 专利实施法律制度初探,D923.42
  13.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公司制企业的委托—代理分析,F276.6
  14. 家族式民营企业经理人薪酬管理研究,F276.5
  15. 专利实施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研究,F272
  16. 专利实施许可中的风险研究,D923.42
  17. 政府规制与企业排污间动态博弈分析,F123
  18. 我国大学专利实施研究,G644
  19. 基金混合管理费激励制度设计及其实证分析,F224
  20. 满足Mirrlees-Rogerson充分条件的两类分布函数,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科学技术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