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空气中离焦量对激光诱导Cu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作 者: 乔红贞
导 师: 袁萍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原子与分子物理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谱线强度 离焦量 电子温度
分类号: TN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脉冲激光技术的高速发展,激光诱导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脉冲激光对材料的作用和等离子体的演变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其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又极大地依赖于激光和各种材料的特性参数,比如激光波长、脉宽、能量、靶材料以及环境气体的压强,另外还与所处环境及其他因素密切相关,在这方面许多研究者已经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对于不同参数下的辐射机制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本文的工作是通过改变离焦量的大小,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方法,将聚焦的强激光束辐照到靶材表面诱导产生激光等离子体,运用光谱学方法,对所产生的等离子体的发射谱进行特性分析。在改变离焦量的情况下,观测了Nd: YAG脉冲激光在空气中烧蚀金属Cu靶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研究了离焦量的变化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谱线结构、谱线强度、等离子体光谱空间演化规律。由NⅡ500.52 nm谱线的相对强度和半高全宽随激光功率密度的演化规律,讨论了空气中离焦量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分析了离焦量分别为1mm、0mm和-2mm时,沿靶面法线方向不同空间距离处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等离子体光谱的特性和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结果发现,谱线结构、谱线强度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都与离焦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光谱的相对强度和光谱结构强烈地依赖于透镜与靶面间的距离的现象可以从激光功率密度的角度予以解释,离焦量为-2mm时CuⅠ谱线相对强度出现峰值,电子温度数值最大;离焦量为-0.5mm和-1.0mm时谱线相对强度遽然降低的现象可以由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得到解释。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放电参数对不同频率驱动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影响的研究,O536
  2. 氢原子的偶极振子强度计算及其应用研究,O562
  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仪的研制,TH744.1
  4. 相位差法波前探测器设计,P111
  5. 激光微等离子体光谱分析中的基体效应研究,O433.4
  6. 电子离子碰撞nl壳层电离截面的理论研究,O562.4
  7. 激光等离子体中铅原子能级移动的研究,O536
  8. 46.9nm激光稳定性研究及预电离等离子体状态诊断,O434.1
  9. 飞秒激光诱导N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实验研究,O53
  10. 滑动弧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化学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X703
  11. 超短脉冲激光烧蚀金属靶,TB301
  12. HL-2A多道激光汤姆逊散射系统及绝对标定实验,TH744.5
  13. 大视场“猫眼”结构光学逆向调制器研究,TH74
  14. 放电等离子体中XeI准分子形成过程,O536
  15. 空气中激光诱导Cu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实验研究,O53
  16. 低温低压氢等离子体光谱诊断,O536
  17. 激光诱导Ti等离子体时空演化特性的实验研究,O536
  18. 激光诱导Ni等离子体动力学的实验研究,O53
  19. 高离化钛、铁、氙离子的Kα、Kβ线跃迁谱线的理论计算,O561.3
  20. 合金元素定量分析中的激光诱导击穿谱(LIBS)研究,TG174.45
  21. 激光烧蚀Al、Cu等离子体光谱的实验研究,O43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 > 激光的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