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

作 者: 陈伟
导 师: 张德罡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草业科学
关键词: 金佛山 植被 土壤化学性质
分类号: S15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佛山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研究对象,对不同植被条件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与测定,旨在揭示植被条件与土壤性质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而为该保护区内植被、土壤资源的科学管理及其生态系统的更新、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植被条件调查金佛山地区植物种类繁多,调查地4个坡向物种多样性都很丰富,其中西坡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坡向植物优势种不同,其中在海拔1840m处,北坡优势物种为簇叶新木姜子+厢青藤+冷水花,南坡为猴栋+金佛山方竹+冷水花,西坡为簇叶新木姜子+平竹+羊角天麻菊;海拔1340m北坡优势种青柞槭+白栎+五节芒,而且次生的五节芒己经占据了较大的区域;南坡优势种为柏树、八仙花和毛轴莎草;西坡优势种为杉木+平竹+透茎冷水花;海拔1840m处,北坡优势种为马尾松+四川大头茶+芒其;南坡1840m已经出了保护区,故没有设置样方;西坡优势种为油茶+山茶+冷水花;海拔2251m处,山顶优势种为箭竹和莎草。2.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但总趋势土壤养分含量随着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物种优势度的增加而降低。3.不同坡向土壤化学性质分析金佛山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含量都是山顶最多,北坡最少;全磷含量是南坡最多,山顶最少;水溶性盐总量是北坡和西坡较多,南坡最少;速效磷含量在不同的取样深度差别较大,在0~10cm土层是西坡>山顶>南坡>北坡,10~20cm速效磷含量是北坡>西坡>南坡>山顶;速效钾含量是山顶>南坡>西坡>北坡;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的取样深度差别也较大,其中在0~1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是西坡>山顶>南坡>北坡,10~20cm土壤含水量山顶>南坡>北坡>西坡;土壤pH值南坡最高,山顶最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西坡和南坡含量较高,北坡最低;4.不同海拔土壤化学性质比较土壤水溶性盐总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土壤速效钾含量随海拔变化不明显,其他土壤养分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5.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土壤化学性质不同的植被条件下,土壤各化学性质不同。猴栋+金佛山方竹+冷水花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全氮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是最高的,而马尾松+四川大头茶+芒其植被条件下土壤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最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速效氮和速效磷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分布规律与全氮和全磷的分布规律一致;青柞槭+白栎+五节芒植被条件下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最多,柏树+八仙花+毛轴莎草植被条件下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最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而速效钾则是翻白柳+莎草植被条件下含量最多,簇叶新木姜子+厢青藤+冷水花植被条件下含量最少,二者在差异极显著(p<0.01);杉木+平竹+透茎冷水花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马尾松+四川大头茶+芒其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猴栋+金佛山方竹+冷水花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最高,青柞槭+白栎+五节芒植被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最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柏树+八仙花+毛轴莎草植被条件下土壤酸度最小,青柞槭+白栎+五节芒植被条件下土壤酸度最高,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6.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金佛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各生境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之间相关性都非常显著。金佛山地区各不同生境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磷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程度不同,其中北坡10~20cm土层、南坡0~10cm土层、山顶10~20cm土层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5-7
Summary  7-12
前言  12-15
1 文献综述  15-23
  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15
  1.2 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15-16
  1.3 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  16-17
  1.4 森林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  17-20
    1.4.1 森林植被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18-20
    1.4.2 森林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20
  1.5 森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20-23
2 材料与方法  23-30
  2.1 试验地概况  23-24
  2.2 研究方法  24-30
    2.2.1 样地选取  24
    2.2.2 植被数量特征测定  24
    2.2.3 土壤样品采集  24-25
    2.2.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25-30
3 结果与分析  30-59
  3.1 不同生境植被情况与土壤物理性质调查  30-34
    3.1.1 北坡  30-31
    3.1.2 南坡  31-32
    3.1.3 西坡  32-33
    3.1.4 山顶  33-34
  3.2 不同坡向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  34-35
  3.3 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35-50
    3.3.1 土壤含水量  35-37
    3.3.2 土壤水溶性盐  37-38
    3.3.3 土壤速效钾  38-40
    3.3.4 土壤速效氮  40-41
    3.3.5 土壤速效磷  41-43
    3.3.6 土壤有机质  43-44
    3.3.7 土壤全磷  44-46
    3.3.8 土壤全氮  46-48
    3.3.9 土壤酸碱度  48-50
  3.4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50-55
    3.4.1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50-55
    3.4.2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养分比较  55
  3.5 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55-58
    3.5.1 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55-57
    3.5.2 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  57-58
  3.6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之间的关系  58
  3.7 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之间的关系  58-59
4 结论  59-64
  4.1 同一海拔高度上,各坡的优势物种不同  60
  4.2 不同坡向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60
  4.3 不同海拔条件土壤化学性质比较  60-62
  4.4 植被条件与土壤化学性质  62
  4.5 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62-63
  4.6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全磷之间的相关性  63-64
致谢  64-65
参考文献  65-69
个人简介  69-70
导师简介  70

相似论文

  1.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2.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3.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154.4
  4.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TP79
  5. 长白山西坡亚高山—高山带植物群落组成及其规律研究,Q948
  6. 干旱对鄱阳湖湿地影响研究,X37
  7. 植被BRDF模型的研究及应用,TP79
  8. 雅泸高速高寒高海拔山区路段边坡植被恢复探讨,U418.9
  9. 封育对福海县河谷林的影响研究,S755
  10. 公路路域植被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研究,S731.8
  11. 基于遥感影像对土壤水分反演的研究,S127
  12. 植被修复对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X144
  13. 基于RS的阜新地区自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P237
  14. 基于GIS的武夷山区植被分布与环境梯度关系分析,Q948
  15. 拟建福建泰宁—建宁高速公路评价区植被及物种多样性分析与评价,Q948
  16. 旅游干扰对梭布垭木本植物群落的影响及生态响应机制,Q948
  17. 基于CASA模型的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植被NPP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Q948
  18. 兰州市南北两山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研究,S154.3
  19. 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建设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X171.4
  20. 景观生态设计的技术解析,TU986.2
  21. 基于HJ-1B星的云检测及土地覆盖模式与地表温度研究,TP7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