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崇祯历书》的数学和天文学基础

作 者: 胡开泰
导 师: 邓可卉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史
关键词: 《测量全义》 公理化体系 明末清初 中西会通 《崇祯历书》
分类号: N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测量全义》作为编撰大型历算丛书《崇祯历书》的基础文献,是西方三角学、球面天文学及测量术系统传入我国之始,涉及面积、体积测量,平面三角、球面三角和球面天文学的基本理论以及测量仪器的制造和使用等,是《崇祯历书》中公理化数学和天文学体系的体现,为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贡献。本文详细研读了罗雅谷的译著《测量全义》,探讨了明末的学术背景和策略,特别是徐光启在译撰《测量全义》前后的相关工作,研究了《测量全义》在中国流传的一些典型学术案例,文章主要运用史料考证分析法和前人成果引证分析法,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测量全义》的版本,分析了《测量全义》在编撰《崇祯历书》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了《测量全义》的外围情况,认为该书是为制定历法提供数学和天文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而作,其内容兼具形、算和天文测量,是在中国建立公理化数学和天文学体系的一次重要尝试。第二章在前人底本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测量全义》各卷的结构,探讨了此书的写作风格,认为它承袭了《几何原本》的写作体例。其次,又按照学科分布从中抽出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圆锥曲线、球面三角和球面天文等五部分内容进行重点解读,认为《测量全义》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和天文学内容已经按照学科特点分别形成和建立起来,为后来西学的进一步传播做出了贡献。第三章研究了徐光启的相关工作,探讨了清初中算家薛凤祚、王锡阐、梅文鼎、孔林宗等人对《测量全义》的消化和发挥,厘清了明末西方数学、天文学和测量学的传入内容及其于清初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情况。《测量全义》以近代以前的数学和天文学内容为主,而这些问题和解决方式正好和当时中国传统历算内容和问题相合,所以激发了中算家的热情,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和当时西方的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第四章作为《测量全义》的结论部分,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阐明了《测量全义》在中国流传和产生影响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1
引言  11-19
  1 历史背景  11-13
  2 前人研究情况  13-15
  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15-16
  4 作者生平及其主要科学贡献  16-19
第一章《测量全义》的版本及其在《崇祯历书》中之作用  19-24
  (一) 《崇祯历书》的编撰  19
  (二) 《测量全义》的版本概述  19-21
  (三) 《测量全义》在《崇祯历书》中之作用  21-24
第二章《测量全义》的内容探析  24-65
  (一) 《测量全义》的体例研究  24-27
  (二) 《测量全义》的内容简介  27-61
    1. 平面几何  27-33
    2. 立体几何  33-37
    3. 圆锥曲线  37-44
    4. 球面三角  44-54
    5. 球面天文  54-61
  (三) 《测量全义》中的数学天文学内容应用实例  61-65
第三章《测量全义》在中国的影响  65-84
  (一) 徐光启与《测量全义》  65-67
  (二) 明清学者对《测量全义》的扬弃  67-84
    1. 薛凤祚与《测量全义》  67-70
    2. 王锡阐与《测量全义》  70-72
    3. 梅文鼎与《测量全义》  72-81
    4. 孔林宗与《测量全义》  81-84
第四章 结论及余论——《测量全义》流传原因的分析与反思  84-90
  (一) 对测量学的影响  84-85
  (二) 对数学天文学的影响  85-86
  (三) 对学风的影响  86-87
  (四) 余论  87-90
附录  90-91
参考文献  91-94
致谢  94

相似论文

  1. 《利玛窦中文著译集》外来词研究,H136
  2. 明末清初西方科技文献在中国的传播,K249
  3.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评点研究,I207.41
  4.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女强男弱”现象研究,I207.419
  5.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史研究,B979
  6. 张自烈生平与著述考略,K248.3
  7. 景德镇明末清初民窑青花艺术与八大山人绘画的比较,J205
  8. 论明末清初文人对竟陵诗派的评价,I207.22
  9.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佳人”的婚恋观,I207.41
  10. 《恒星历指》研究,P1-092
  11. 孙枝蔚及其诗歌创作,I207.22
  12. 调适与会通,J209.2
  13. 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妾妇形象探究,I207.41
  14. 后金(清)“南略”与明末清初北方社会心态的演变,K249
  15.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科举观,I207.41
  16. 李世熊:一个明遗民的世界,K248
  17. 明遗民担当书法研究,J292.1
  18. 《林兰香》——文人化的世情之作,I207.41
  19.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文人价值观,I207.41
  20. 明末清初格物致知问题研究,B248
  21. 张履祥哲学思想研究,B248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自然科学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