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SRAM的设计与实现

作 者: 凌利军
导 师: 郭阳
学 校: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软件工程
关键词: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全定制设计 DSP 分割字线 分割位线 复制位线 灵敏放大器
分类号: TP3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发展,高性能和低功耗设计成为芯片设计的主流。目前,片上嵌入式SRAM往往占据了微处理器与SOC(片上系统)芯片的大部分面积,并成为性能与功耗的瓶颈。用全定制方法设计高速低功耗的SRAM成为当前芯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所参研的两款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需要,本文对嵌入式SRAM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集中优化SRAM功耗和性能。SRAM的访问路径主要可以分成两部分:从地址的输入到字线译码(译码通路)和从字线译码到数据的读出(读数据通路)。论文集中对这两条路径进行设计优化。在译码通路中,采用了有别于传统译码方案的译码结构,使用纯静态电路,优化了逻辑级数,降低了功耗,减少了译码延迟。在数据通路优化方面,论文主要针对如何减少位线的大信号摆幅和产生合适的灵敏放大器激活时序。采用基于复制存储单元的跟踪电路来跟踪存储单元的延时,结合自定时技术产生合适的灵敏使能信号,提高了性能。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基于全定制设计方法,设计实现了一款0.18um CMOS工艺下32Kb(1K×32bit)的嵌入式低功耗SRAM,论文介绍了该SRAM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到模拟测试的完整流程。在典型情况下对版图进行模拟,译码延迟为388.23ps,数据读取时间(译码到数据输出)为1.23ns,平均功耗约为32.01mw。经投片测试,采用该SRAM的DSP工作稳定,性能和功耗达到设计要求。同时,采用了双阈值技术,设计实现了一款0.13um CMOS工艺下的16Kb(512×32bit)工作频率为600MHZ的高性能SRAM。该SRAM已完成设计,即将投片。论文完成了该SRAM测试芯片的设计,采用了一种扫描测试电路的实现结构,有效解决SRAM在投片验证过程中遇到的端口多的问题,既可以节约投片验证的成本,又能够保证SRAM进行有效测试。模拟结果表明,在TT模式(典型模式)下SRAM的读写最大访问时间仅为1.12ns,在SS模式(最差模式)下的最大访问时间为1.72ns,较编译器在TT模式下的1.44ns和SS模式下的2.23ns分别提高了29%和30%,满足了设计的性能要求。

全文目录


摘要  12-13
ABSTRACT  13-14
第一章 绪论  14-19
  1.1 课题研究背景  14-16
  1.2 相关研究  16-17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7-18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18-19
第二章 SRAM概述  19-29
  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总体结构  19-20
  2.2 SRAM存储基本单元  20-23
    2.2.1 四管存储单元结构  21
    2.2.2 1管SRAM  21-22
    2.2.3 经典的六管存储单元  22-23
  2.3 SRAM单元的工作原理  23-25
    2.3.1 数据写入  23-24
    2.3.2 数据读出  24
    2.3.3 数据保持  24-25
  2.4 SRAM高速低功耗设计相关理论与技术  25-29
    2.4.1 SRAM低功耗设计  25-26
    2.4.2 SRAM高性能设计  26-29
第三章 低功耗SRAM的电路设计  29-47
  3.1 SRAM的划分  29-31
  3.2 分割字线和分割位线技术  31-34
    3.2.1 分割字线技术  31-32
    3.2.2 分割位线的结构  32-33
    3.2.3 分割字线与分割位线相结合  33-34
  3.3 纯静态多级译码方案和字线脉冲技术  34-38
    3.3.1 预译码方案  34-35
    3.3.2 优化的译码结构  35-38
  3.4 复制位线技术  38-41
  3.5 复制字线技术  41-43
  3.6 SRAM自定时技术  43-45
    3.6.1 SRAM自定时技术  43-44
    3.6.2 SRAM自定时电路设计  44-45
  3.7 灵敏放大器设计  45-47
第四章 低功耗SRAM版图设计及模拟  47-58
  4.1 SRAM版图布局规划  47-48
  4.2 SRAM存储单元版图设计  48-50
  4.3 SRAM译码单元版图设计  50-52
  4.4 预充电路版图设计  52-53
  4.5 读写通路版图设计与模拟  53-56
  4.6 功耗模拟  56-58
第五章 高性能SRAM设计  58-71
  5.1 SRAM的体系结构  58-59
  5.2 译码通路的设计  59-62
    5.2.1 行译码的设计  59-60
    5.2.2 列译码的设计  60-62
  5.3 SRAM的时序控制  62-64
    5.3.1 时序控制模块的设计  62-63
    5.3.2 读写时序控制  63-64
  5.4 数据通路的设计  64-68
    5.4.1 读写数据通路的设计  64-66
    5.4.2 数据输入输出部分设计  66-68
  5.5 双阈值技术  68-70
  5.6 小结  70-71
第六章 高性能SRAM的验证与测试  71-79
  6.1 高性能SRAM的验证  71-72
  6.2 高性能SRAM的测试  72-78
    6.2.1 扫描测试  73-74
    6.2.2 测试芯片的设计  74-75
    6.2.3 测试系统实现及测试结果  75-78
  6.3 小结  78-79
第七章 结束语  79-81
  7.1 全文的工作总结  79-80
  7.2 工作展望  80-81
致谢  81-82
参考文献  82-84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4

相似论文

  1. 电子提花编织机电控系统设计,TS183
  2. 基于DSP的集成光栅细分数显装置的研制,TH822
  3. 基于DSP的二维准直系统的研究,TH741.14
  4. 半实物火炮自动操瞄俯仰角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J303
  5. 同步电动机励磁控制系统研究,TM341
  6. 基于DSP的任意次谐波发生器的设计,TM935
  7. AES算法及其DSP实现,TN918.1
  8. 基于DSP的机器人语音命令识别系统研制,TN912.34
  9. 相位法激光测距仪信号接收系统研究,TN249
  10. 基于DSP的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技术实现研究,TN919.3
  11.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12. 基于小波变换的语音信号去噪及其DSP算法实现,TN912.3
  13. 基于TMS320C6713的SPIHT图像压缩算法研究及实现,TP391.41
  14. 红外图像匹配技术研究,TP391.41
  15. 基于DSP的三维测头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研制,TP274.2
  16. 基于DSP的VXI总线通用接口板研制,TP274
  17. 基于DSP的水声信号采集系统研究,TP274.2
  18. 基于DSP的单频激光实时信号解调方法研究,TN911.3
  19. 激光准直系统的姿态测量装置研制,TN24
  20. ATV车载武器控制系统研究,TP273
  21. 基于DSP的网络电话网关的设计,TN916.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电子数字计算机(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 > 存贮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