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克托罗《进军》主题的新历史主义研究

作 者: 李明明
导 师: 赵秀福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多克托罗 新历史主义 历史重构 社会批判 精神救赎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E.L.多克托罗(1931-)是一位声名卓著的美国当代作家。《进军》是多克托罗最新的长篇小说,发表于2005年,曾获05年美国国家书评奖最佳小说奖,2006年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入围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进军》以1865年南北战争中著名的“向海洋进军”这一历史事件为基础,生动地讲述了谢尔曼将军率领9万北方军进军佐治亚州,焚烧亚特兰大,进而进军南卡罗莱纳州和北卡罗莱纳州,战胜南方军的抵抗,并最终获得战争胜利的故事。书中描述了多个不同阶层的人物在进军途中的梦想,失落和彷徨。他们面对粉碎自己梦想的各种问题,在人生的征途中苦苦挣扎。随着故事人物命运的展开,黑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女性的社会地位问题,科学控制的社会中人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的生存问题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们对美国内战所带来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虽然多克托罗在美国的地位已经可以与托妮·莫里森等一批作家相提并论,但我国对他的研究寥寥甚少,因此中国读者对他以及他的作品不是很了解。我国学者杨仁敬和林莉曾在2007年第一期的《当代外国文学》中发表过一篇题为《美国历史的文学解读—评E.L.多克托罗的长篇小说<进军>》的学术论文,从元历史小说和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角度对《进军》进行了总体分析。就目前来看,这是距今为止国内学术界对该小说唯一的学术研究。本文旨在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来探讨小说体现的多重主题。通过对小说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作者如何通过对历史的重构,重新书写美国内战,拆解传统的主流历史观;通过对各种社会问题的颠覆,集中体现作者的社会批判意识,表现作者强烈的政治关怀;以及如何表达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人的精神危机的深切关怀和对于人类未来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本文共包括五部分。在第一部分“引言”中简单介绍了作家多克托罗,针对《进军》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文献综述,并指出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提出了研究问题以及概述了研究的意义。第一章探讨了多克托罗对进军这一宏大历史场景的重新书写。受新历史主义影响,多克托罗摒弃传统的历史观,更关注平常生活,不再刻意表现,甚至故意弱化重大历史事件,表述的主题更多是现代和后现代情绪。在小说《进军》中,多克托罗着力破除历史的连续性,通过再现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和社会风貌重组了进军时期的那段历史;此外作者将他的现实思索融入到历史场景中,借对进军过程中战争与死亡,战争与爱情,战争与荣誉等问题的探讨表现对现实的叙述和思考。第二章论述的是进军过程是作者社会批判意识的集中体现。新历史主义认为作家对历史叙述的本身也就是一种对历史的再创造,是一种颠覆,也是一种新的建构。新历史主义把现实历史化,又把过去加以现实化。不管多克托罗怎样去再现历史,他不可能回到过去做实录,他的历史认识是当代的历史认识,反映的历史经过了现实目光的过滤。作为一名激进的犹太知识分子,在小说中多克托罗对英雄超凡性进行颠覆,刻意描写光环笼罩下的大人物懦弱猥琐的一面;向读者展示了科学控制的社会人的价值问题;并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社会种族偏见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等问题。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小说中两个人物的命运来表达作者对理想人生及人的生存状态的期待和憧憬,对人类精神救赎的追寻和渴求。小说结尾,珍珠姑娘将她的黑人奴隶朋友用毕生苦力换来的并赠与她的两枚金币的其中一枚赠给了内战前一直欺负她的同父异母的白人哥哥,鼓励他用这钱做路费回家乡继续生存下去。另一枚金币送给失明的黑人男孩买马,劝他继续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前进。珍珠用她的善良和梦想征服了黑暗和不公平,也使我们思考精神的真正救赎之路。或许,凭借这种决心,我们可以获得应对生存之艰难困苦的勇气,信心和良知,去重聚希望的碎片。通过分析《进军》的多重主题,本文探讨了多克托罗对历史的重构以及对生命的悲悯和思索。《进军》将历史人物,历史事实和虚构情节融为一体,使真实和虚幻的分界变得模糊,打破了“中心”和“边缘”的分界,发出了边缘群体的反抗声音。同时这部作品也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和精神救赎的渴求。

全文目录


Abstract  7-10
摘要  10-12
Introduction  12-16
Chapter One: Reconstruction of American Civil War  16-28
  1.1 A Vivid Reproduction of American Civil War  17-21
  1.2 A Modern Pondering of American Civil War  21-28
    1.2.1 The Extermination of Love—The March and Love  22-24
    1.2.2 The Speculation at the Darkness—The March and Death  24-26
    1.2.3 The Lies through Progress—The March and Glory  26-28
Chapter Two: Concentrated Embodiment of Social Criticism  28-45
  2.1 Reasons for Doctorow's Subversion  28-31
    2.1.1 Doctorow as a Radical Jewish Humanist  29-30
    2.1.2 Doctorow's Critical Creation Attitude  30-31
  2.2 Doctorow's Subversion of Heroic Transcendence  31-36
    2.2.1 The Image of General Sherman  32-35
    2.2.2 The Image of General Kilpatrick  35
    2.2.3 Images of Marginalized People-Arly and Will  35-36
  2.3 Criticism of the Mechanism in Modern Society  36-40
  2.4 Exposition of Social Prejudices  40-45
    2.4.1 Women's Social Status in the Man-dominated Society  40-42
    2.4.2 Difficulty of Seeking Identification for Afro-Americans in the Mainstream Society  42-45
Chapter Three: A Limitless Pilgrim towards Spiritual Salvation  45-53
  3.1 Pearl's Stickiness to the Good, the True and the Beautiful  46-49
  3.2 Emily's Crusade towards Spiritual Salvation  49-50
  3.3 Challenge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Our Time  50-53
Conclusion  53-56
Bibliography  56-59
Acknowledgements  59-60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0

相似论文

  1. 对《圣诞颂歌》的新历史主义解读,I561.074
  2. 失衡与救赎,I561.074
  3. 汉代疾刺赋研究,I207.22
  4. 心灵的探索:雅夏的精神困惑与自我救赎,I712
  5. 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福尔赛世家》人物形象解读,I561.074
  6. 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的人学思想探析,B712.59
  7. 从《苔丝》看哈代的历史书写,I561.074
  8. 在新历史主义视角下解析《灿烂千阳》,I207.42
  9. 构建另一个南方,I712.074
  10. 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J.M.库切的《耻》,I478.074
  11. 解构历史话语,重构历史事实,I712
  12. 鲁迅与夏目漱石的社会批判精神比较研究,I0-03
  13. 试析马克思的国家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03
  14. 央视春晚中的农民形象再现研究,G222
  15. 唐末五代道教思想的社会历史观研究,B958
  16. 历史视野下的简·奥斯丁,I561
  17. 从新历史主义视角解读《觉醒》的历史必然性,I712
  18. 新历史主义—从中心到边缘的文化叙述与中国文学解读,I207.42
  19. 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I712
  20. 现代魔幻主义作品的美学意蕴,B83-0
  21. 莎剧《理查三世》及其电影之新历史主义研究,J905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