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P-path和P-cycle混合配置的光网络生存性动态机制研究

作 者: 张鹏飞
导 师: 俎云霄
学 校: 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电路与系统
关键词: 光网络 生存性 动态机制 P-path P-cycle
分类号: TN92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通信网络能够提供更大容量,更高稳定性的优质服务。而网络故障作为通信当中一个重大问题也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目前,针对光网络故障提出的光网络生存性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亟待有新思路新方法出现来弥补现有策略的不足,因此,从静态配置到动态配置的转化和多种生存性技术的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就成为了新的热点。本论文从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的意义出发,分章节论述了光网络生存性的概念和性能指标,生存性技术主要的内容和现今主要的生存性技术,不同类型光网络的生存性分析,继而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两个光网络生存性模型。第一个是为了解决WDM网络中由于流量分布变化而导致网络中预配置P-cycle保护资源分配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可重构P-cycle的概念,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网络性能参数进行重新配置的P-cycle模型。这一模型可以解决静态P-cycle不能根据网络状况变化实时进行重分配,由此造成保护资源利用率过低或者由于保护资源分配不够造成网络拥塞的问题,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保护资源,在保证网络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网络开销。第二个模型则是动态的P-path和P-cycle混合的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光网络实际状况,抽选出最优的满足规定的预配置结构,根据不同的预配置数目确定保护资源的合理配比,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因此,它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网络冗余度,达到很高的保护资源利用率。该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和其他动态模型兼容。在OPNET仿真平台上,基于泛欧COST239网络拓扑结构,对这两个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同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这两个模型的优越性。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网络生存性技术概论  10-12
    1.1.1 网络生存性技术的产生  10-12
  1.2 WDM(wave divided multiplexing)光网络技术发展  12-16
    1.2.1 概述  12-13
    1.2.2 技术简介  13-14
    1.2.3 WDM在现代通信网中的应用  14-15
    1.2.4 WDM技术应用于城域网中的原因  15
    1.2.5 WDM光网络发展展望  15-16
  1.3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6-17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17-19
第二章 生存性技术基本概念  19-33
  2.1 故障恢复的基本过程  19-21
    2.1.1 故障检测  19-20
    2.1.2 故障定位  20
    2.1.3 故障通知  20
    2.1.4 故障恢复  20-21
    2.1.5 复原  21
  2.2 常用概念介绍  21-26
    2.2.1 节点故障和链路故障  21-22
    2.2.2 共享风险链路组(SRLG)限制  22
    2.2.3 基于链路的保护  22-23
    2.2.4 基于路径的保护  23-24
    2.2.5 共享保护  24-25
    2.2.6 额外备份带宽  25-26
  2.3 各种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26-32
    2.3.1 不同物理拓扑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26-27
    2.3.2 各种网络中的生存性技术  27-32
  2.4 本章小结  32-33
第三章 WDM光网络的链形保护  33-40
  3.1 引言  33
  3.2 支持链形的保护结构  33-38
    3.2.1 支持1+1保护的节点结构  33-36
    3.2.2 支持1:1和M:N的保护的节点结构  36-38
  3.3 本章小结  38-40
第四章 下一代光网络中的P圈保护  40-45
  4.1 P圈的基本概念  40-45
    4.1.1 P圈保护  40-43
    4.1.2 ASON网络中的P圈保护  43-45
第五章 新模型理论和仿真分析  45-61
  5.1 可重构p圈动态模型  45-50
    5.1.1 传统P圈保护模型  45-46
    5.1.2 可重构P圈保护模型  46-48
    5.1.3 仿真验证  48-50
  5.2 动态P-pathP-cycle混合模型的理论依据和仿真验证  50-61
    5.2.1 网络模型  50-51
    5.2.2 预配置结构分析  51-54
    5.2.3 混合保护方案  54-55
    5.2.4 仿真结果分析  55-61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62
  6.1 论文总结  61
  6.2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展望  61-62
参考文献  62-64
致谢  64-65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5

相似论文

  1. 非营利组织—帕斯(PATH)在中国的项目发展战略研究,F272
  2. WBS网络中基于波长共享度和端口约束的保护路由算法设计和仿真实现,TN929.1
  3. WDM全光网络中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研究,TN929.1
  4. 支持流量疏导的多粒度光网络生存性研究,TN929.1
  5. 基于集成节点的互连网络的控制平面技术研究,TN929.1
  6. WDM-PON中提供光虚拟专用网(OVPN)服务的研究,TN929.1
  7. 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以太无源光网络服务质量优化研究,TN929.1
  8. 基于反射式SOA的再调制技术及其在高速WDM-PON中的应用,TN929.1
  9. 多域多层光网络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TN929.1
  10. 自动交换光网络时延对称业务的路径保护算法研究,TN929.1
  11. WDM光网络的动态RWA算法研究,TN929.1
  12. 智能光网络中路由选择算法的研究,TN929.1
  13. 智能光网络动态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的研究,TN929.1
  14. 基于光子晶体的可重构分插复用器(ROADM)的特性研究,TN929.1
  15. 连云港电信分公司3G传输网的规划方案研究,TN929.5
  16. IT电子消费类产品可供应性设计的管理研究,F407.6
  17. 面向海底光网络产品的质量管理案例研究,F426.6
  18. 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及其在南京联通传输网络中应用的研究,TN929.1
  19. PON网络技术在本地通信网中的应用,TN929.1
  20. 南京移动PTN网络组网规划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TN929.5
  21. OTN组网和安全技术及其在南京移动网络中应用的研究,TN929.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通信 > 光波通信、激光通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