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研究

作 者: 陈帅
导 师: 蒋涤非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休闲行为 行为活力 城市休闲广场 人景互动活力 公共交往活力
分类号: TU984.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4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发达国家的城市广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一种休闲的特色,旨在表现无拘无束的休闲生活需求。然而,目前国内城市休闲广场的设计却对于休闲行为的考虑极少,前几年出现的“广场热”,所建成的广场让人们望而却步,缺乏活力,形成“空闲”的广场而不是休闲的广场。因此,研究从环境行为学,心理学等向度,对城市广场上的休闲行为进行研究,提出行为活力的概念,并且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城市休闲广场活力、优化广场空间质量以及评价广场行为活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休闲行为和广场行为活力的构成和评价方法及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的设计方法,所做工作如下:(1)对城市休闲广场的特征和分类进行定义。对广场上的休闲行为类型、内容、模式特征、不同年龄行为特征、使用时间区段进行调查分析。(2)提出行为活力的概念并且根据休闲行为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将行为活力分为人景互动行为活力和公共交往行为活力两个构成。运用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成果,探讨影响行为活力的心理、生理以及各个因素,分析各种行为之间的活力关系,并提出行为活力的评价体系。(3)根据影响活力行为各个因素以及活力关系等研究成果,进而提出构建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的几个设计原则。从广场设计的模式语言的各个方面,提出构建行为活力广场的具体设计方法,并提出针对提高人景互动行为活力和公共交往行为活力的设计建议。(4)根据几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具体说明城市休闲广场活力构建的设计方法的具体运用,以及行为活力评价方法的使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2
  1.1 研究的背景和缘起  9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3 研究内容  10
  1.4 本文主要观点和创新点  10-11
  1.5 研究方法  11-12
第二章 城市休闲广场概述  12-19
  2.1 城市广场概述  12-14
    2.1.1 城市广场内涵  12
    2.1.2 与城市广场概念相近的城市空间概念  12-13
    2.1.3 城市休闲广场的定义  13-14
  2.2 城市休闲广场分类  14-15
  2.3 中外城市休闲广场的发展概述  15-19
    2.3.1 国外城市休闲广场的发展概述  15-16
    2.3.2 国内城市休闲广场的背离行为活力的几个误区  16-19
第三章 人在广场中的休闲行为  19-31
  3.1 休闲行为概述  19
  3.2 广场休闲行为的类型  19-21
  3.3 广场休闲行为的内容  21-24
    3.3.1 小坐  21-22
    3.3.2 观看  22-23
    3.3.3 闲逛  23
    3.3.4 驻留  23-24
    3.3.5 参与游戏与活动  24
  3.4 广场休闲行为模式特征  24-28
    3.4.1 广场使用时间秩序  24-25
    3.4.2 使用人群流动模式  25-26
    3.4.3 使用人群布局模式  26-27
    3.4.4 使用状态模式研究  27-28
  3.5 广场中不同年龄人群行为特征  28-31
    3.5.1 广场中儿童的行为特征  28
    3.5.2 广场中青少年的行为特征  28-29
    3.5.3 广场中成年人的行为特征  29
    3.5.4 广场中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29-31
第四章 城市休闲广场活力解析  31-50
  4.1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概论  31-34
    4.1.1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的内涵  31-33
    4.1.2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指标  33-34
  4.2 与广场休闲行为活力相关的几个重要理论  34-38
    4.2.1 休闲行为的产生、发展机制理论  34-35
    4.2.2 人类对环境的需要层级理论  35-36
    4.2.3 户外空间行为模式理论  36-38
  4.3 影响广场行为活力的心理因素  38-41
    4.3.1 体验自由---行为活力的前提  38
    4.3.2 “人看人”---行为活力的开端  38-39
    4.3.3 渴望互动---行为活力的载体  39-40
    4.3.4 渴望公共交往---行为活力的持续力  40-41
    4.3.5 感知意义---行为活力再次发生的保障  41
  4.4 影响广场行为活力的行为生理因素  41-42
    4.4.1 抄近路  41-42
    4.4.2 靠右(左)侧通行  42
    4.4.3 逆时针转向  42
    4.4.4 依靠性  42
    4.4.5 接近绿色植物  42
  4.5 广场休闲行为活力的构成  42-45
    4.5.1 人景互动行为活力  43-44
    4.5.2 公共交往行为活力  44-45
  4.6 破坏广场活力的行为  45-46
  4.7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梯度  46-50
第五章 城市休闲广场活力构建  50-89
  5.1 城市休闲广场行为活力的构建原则  50-55
    5.1.1 多样性原则  50-51
    5.1.2 人性化原则  51-52
    5.1.3 通达性原则  52-53
    5.1.4 场所性原则  53
    5.1.5 平衡性原则  53-54
    5.1.6 整体性原则  54-55
  5.2 广场行为活力设计模式语言  55-84
    5.2.1 城市休闲广场的选址  55-56
    5.2.2 城市休闲广场空间的围合与组织  56-63
    5.2.3 促进行为活力的设施与活动  63-74
    5.2.4 让人亲近的植物  74-78
    5.2.5 与人互动的动物  78-79
    5.2.6 微气候  79-80
    5.2.7 地形变化  80-81
    5.2.8 与人互动的小型实体要素  81-84
  5.3 针对两种广场行为活力构成的设计建议  84-89
    5.3.1 促进人景互动行为活力的几点设计建议  84-86
    5.3.2 促进公共交往行为活力的几点设计建议  86-89
第六章 实例分析  89-97
  6.1 岳阳巴陵广场  89-91
    6.1.1 广场概况  89-90
    6.1.2 设计特色介绍  90-91
  6.2 中山岐江公园广场  91-94
    6.2.1 广场概况  91-92
    6.2.2 设计特色介绍  92-94
  6.3 墨尔本联邦广场  94-97
    6.3.1 广场概况  94
    6.3.2 设计特色介绍  94-97
结语  97-98
参考文献  98-101
致谢  101-10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102

相似论文

  1. 周密休闲思想及行为研究,K245
  2. 长沙市大学生休闲行为研究,G645.5
  3. 城乡结合地区居民休闲行为研究,F592
  4. 基于人性化思想的城市休闲广场环境设计研究,TU984.18
  5. “韩流”影响下追星群体的休闲行为研究,G112
  6. 太原市青年职业女性休闲行为研究,C913.68
  7. 信阳城乡居民休闲行为研究,C913.3
  8. 老年休闲行为研究及对休闲供给的启示,F592
  9. 城市休闲广场设计研究,TU984.18
  10. 生姜精油对黑腹果蝇生存及选择行为的影响,S482.3
  11. 在沪外籍人士休闲行为研究,F592.7
  12. 小城镇居民休闲行为研究,F590
  13. 大学生休闲行为与休闲满意度的相关研究,B844.2
  14. 绍兴市民休闲行为研究,C913.3
  15. 福州市区居民休闲行为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C913.3
  16. 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G635.5
  17. 女性休闲行为研究,G812.46
  1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长沙市民体育休闲行为意向研究,F592.7
  19. 中部城市老年人休闲行为研究,D669.6
  20. 城市公共绿地休闲空间设计研究,TU985.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特殊分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