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前48区块储层评价及储量预测

作 者: 谢学文
导 师: 曹广胜;苗庆成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关键词: 储层评价 地质储量 沉积微相 储量计算 有利区块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石油地质学、测井资料应用及地球物理勘探等有关知识为基础,综合利用了地质录井、钻测井、高分辨地震储层预测成果资料以及各项岩心分析化验资料等,在对已开发区油藏精细地质评价的前提下,对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的木西南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储层发育及分布、储层沉积微相、石油地质储量参数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等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深入分析了木西南地区储层特征、沉积微相划分及储层展布特征,认为扶余油层为一套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流微相的低孔、特低渗透微裂缝储层。其次,主要应用油层测井数据对储量参数研究,计算了前48开发区块石油地质储量。再次,通过对油气聚集成藏控制因素综合研究,指出断层特征、储层延伸与地层微裂缝及构造背景的有机配合是油气成藏的重要条件,建立了油气聚集成藏模式。最后,应用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并结合对各种已知油气藏成因分析研究,优选了前55和前48A区块为有利的含油气目标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创新点摘要  6-9
前言  9-12
第一章 构造精细解释  12-15
  1.1 解释方法及技术  12-13
    1.1.1 精细层位标定技术  12
    1.1.2 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12
    1.1.3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12-13
  1.2 构造解释成果  13-15
第二章 储层评价  15-21
  2.1 地层发育  15
  2.2 砂组划分  15-17
    2.2.1 砂组划分方法  15-16
    2.2.2 泉四段砂组划分方案  16
    2.2.3 各砂组储层分布  16-17
  2.3 储层特征  17-21
    2.3.1 储层矿物学特征  17
    2.3.2 储层填隙物特征  17-18
    2.3.3 储层砂岩结构特征  18
    2.3.4 储层物性特征  18-19
    2.3.5 储层非均质性  19-20
    2.3.6 储层敏感性特征  20-21
第三章 储层沉积微相分析  21-27
  3.1 沉积微相划分原则  21-22
    3.1.1 分支河道砂沉积微相  21
    3.1.2 分流河口砂坝沉积微相  21-22
    3.1.3 支流间湾沉积微相  22
  3.2 各小层沉积微相  22-27
第四章 前48 开发区储量参数研究  27-33
  4.1 有效厚度划分的标准  27-28
    4.1.1 电性下限—电阻率值的确定  27
    4.1.2 物性下限—孔隙度的确定  27-28
    4.1.3 油层岩性下限的确定  28
    4.1.4 参考自然电位,微电极曲线划分渗透层  28
  4.2 储量参数的确定  28-31
    4.2.1 有效厚度的确定  28-31
    4.2.2 含油面积的确定  31
    4.2.3 平均孔隙度  31
    4.2.4 平均有效厚度  31
    4.2.5 含油饱和度的确定  31
    4.2.6 其他参数确定  31
  4.3 储量计算  31-32
  4.4 前48 区块储量计算小结  32-33
第五章 外围有利目标优选  33-41
  5.1 已知油气成藏条件  33-34
    5.1.1 油源条件  33
    5.1.2 储集条件  33
    5.1.3 圈闭条件  33-34
    5.1.4 保存条件  34
    5.1.5 生储盖配置条件  34
  5.2 油气控制因素  34-38
    5.2.1 构造控制油气成藏  34-35
    5.2.2 输导体系控制油气成藏  35-37
    5.2.3 地层微裂缝、储层延伸、断层走向控制油气成藏  37-38
  5.3 有利目标优选  38-41
    5.3.1 前55 区块  38-39
    5.3.2 前48A 区块  39-41
结论  41-42
主要符号说明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46
详细摘要  46-50

相似论文

  1.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2.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3. 鄂尔多斯盆地中山川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微相和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4. 苏码头蓬Ⅲ气藏难动用区块开发,P618.13
  5. 泌阳凹陷付湾—张厂地区沉积特征及有利目标研究,P618.13
  6. 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层序、沉积相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P618.13
  7.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油组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8. 北二区东高台子油层剩余油分布研究,P618.13
  9. 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沉积相研究,P618.13
  10. 北一区断东萨葡油层组精细对比和沉积微相研究及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618.13
  11. 基于栅格体数据的矿体剖切及动态储量计算,TP391.41
  12. 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P618.13
  13. 惠民凹陷商河地区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沉积体系研究,P618.13
  14. 东营凹陷牛庄西部沙三中砂体储集层特征研究,P618.13
  15. 辽河油田沈150-沈161井区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16.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富油规律研究,P618.13
  17. 南三西葡I1-4油层精细地质再认识及断层组合技术研究,P618.13
  18. 杏八九区水平井区块河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研究,P618.13
  19. 布海—小合隆地区气藏描述,P618.13
  20. 扶余油田中区北部扶余油层油藏精细描述,P618.13
  21. 松辽盆地南部南山湾油田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