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研究

作 者: 阳佩玲
导 师: 张述林
学 校: 重庆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移动技术 旅游 移动旅游 生态链 移动旅游生态链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旅游信息化的进程。移动旅游(M-Trip)的出现,解决了电子旅游(E-Trip)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信息与服务的实时性。移动旅游可以让每个旅游者在移动中及时、方便地查找信息、享受服务;也可以让旅游从业单位在恰当的时间、地点,把旅游信息与服务以恰当的形式提供给旅程中的游客。移动旅游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旅游经营者经营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而且使新型的旅游经营主体得以催生,传统旅游产业链得到延伸,移动运营商、移动终端设备商等,都加入到了这条产业链上。随着该产业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产业链的外延不断扩大,产业链内部也趋于复杂化,这将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网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移动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维系着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如果任其发展,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各自关注自身利益,而忽略对全局的维持,完全可能会走向一个无序发展的轨道。因此,构建和谐、共赢的移动旅游生态链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可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目的等;第二章是移动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移动与旅游的涵义和关系进行分析,定义了移动旅游的概念,总结了移动旅游的四大特征:移动性、即时性、方便性和多样行,并在此基础上对移动旅游概念的外延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系统研究;第三章阐述了生态学中生态链的概念、特征、本质、类型;第四章是对移动旅游生态链的理论研究,在第三章的生态链理论支撑下,定义了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概念,并分析了移动旅游生态链的特征、本质、类型。第五章构建了以旅游景区(一级生产者)、旅行社(二级生产者)、移动旅游服务提供商(信息传递者)和旅游者(消费者)为主体的移动旅游生态链模型,分析了移动旅游生态链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并重点阐述了各个主体的生态位选择策略和各个主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与链式依存关系;第六章以江苏移动“旅游通”为例,对移动旅游生态链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是对本文的一个总结,以及对移动旅游发展的一个展望。本文的创新点:[1]定义了移动旅游的概念,并总结出移动旅游的四大特征。[2]利用生态学中生态链的原理,对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以旅游景区、旅行社、移动旅游服务提供商和旅游者为主体的移动旅游生态链模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17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3
    1.1.1 研究背景  11-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内容与目的  13-15
    1.2.1 研究内容  13-14
    1.2.2 研究目的  14
    1.2.3 创新点  14-15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7
    1.3.1 研究方法  15-16
    1.3.2 技术路线  16-17
2 移动旅游  17-27
  2.1 “移动”涵义  17-18
    2.1.1 物理层面  17
    2.1.2 信息层面  17-18
  2.2 旅游概念  18
  2.3 移动与旅游的关系  18-19
    2.3.1 对立性  19
    2.3.2 统一性  19
  2.4 移动旅游概念  19-20
  2.5 移动旅游特征  20
    2.5.1 服务对象的“移动性”  20
    2.5.2 服务要求的“即时性”  20
    2.5.3 服务方式的“方便性”  20
    2.5.4 服务信息的“多样性”  20
  2.6 移动旅游概念外延  20-24
    2.6.1 移动旅游的存在形式——移动服务  20-21
    2.6.2 移动旅游的存在基础——移动技术  21-24
  2.7 移动旅游SWOT 分析  24-27
    2.7.1 优势  24
    2.7.2 劣势  24-25
    2.7.3 机遇  25
    2.7.4 威胁  25-27
3 生态链  27-31
  3.1 生态链概念  27-28
  3.2 生态链特征  28-29
    3.2.1 循环性  28
    3.2.2 开放性  28
    3.2.3 动态性  28
    3.2.4 协同性  28-29
    3.2.5 层次性  29
  3.3 生态链本质  29
  3.4 生态链类型  29-30
    3.4.1 捕食性生态链  29
    3.4.2 寄生性生态链  29
    3.4.3 碎食性生态链  29-30
    3.4.4 腐生性生态链  30
  3.5 生态链上的生态位  30-31
4 移动旅游生态链  31-34
  4.1 移动旅游生态链概念  31
    4.1.1 泛生态链  31
    4.1.2 移动旅游生态链  31
  4.2 移动旅游生态链特征  31-32
    4.2.1 循环性  31-32
    4.2.2 开放性  32
    4.2.3 动态性  32
    4.2.4 协同性  32
    4.2.5 层次性  32
  4.3 移动旅游生态链本质  32
  4.4 移动旅游生态链类型  32-33
    4.4.1 兼并型生态链  32-33
    4.4.2 寄生型生态链  33
    4.4.3 分解型生态链  33
    4.4.4 共生型生态链  33
  4.5 移动旅游生态链上的企业生态位  33-34
5 构建移动旅游生态链  34-43
  5.1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基础——共赢  35-36
  5.2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前提——WAP 网络  36
  5.3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主体  36-39
    5.3.1 旅游景区(一级生产者)  36-38
    5.3.2 旅行社(二级生产者)  38-39
    5.3.3 移动旅游服务提供商(传递者)  39
    5.3.4 旅游者(消费者)  39
  5.4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动力——能量流  39-41
    5.4.1 信息流  40
    5.4.2 资金流  40
    5.4.3 客流  40-41
  5.5 移动旅游生态链的构建依据——链式依存关系  41-43
    5.5.1 共生关系  41
    5.5.2 互动关系  41
    5.5.3 互惠关系  41-42
    5.5.4 竞争关系  42
    5.5.5 合作关系  42-43
6 江苏移动旅游生态链实例分析  43-48
  6.1 江苏移动旅游生态链的类型  44-45
  6.2 江苏移动旅游生态链的主体分析  45-47
    6.2.1 一级主体  45-46
    6.2.2 次级主体  46-47
  6.3 江苏移动旅游生态链的动力分析  47
  6.4 江苏移动旅游生态链的依据分析  47-48
7 总结和展望  48-49
参考文献  49-51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3.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4.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5.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6.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7. 高校离退休教职工旅游行为特征分析,G647
  8.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9.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10. 基于信息生态链的信息污染防控研究,G203
  11. 项目融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283
  12. 基于协同学的信息生态链断裂问题研究,G201
  13. 朔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P49
  14. 海岛型旅游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X826
  15.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青州市乡村旅游SWOT分析,F592.7
  16. 城市旅游营销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592.7
  17. 黄冈市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评价与发展战略,F592.7
  18.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19. 荔波城市旅游用地及其接待设施指标研究,TU984.18
  20. 风景名胜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21. 宁波滕头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