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输电线路雷击选择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 者: 王云飞
导 师: 吴广宁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关键词: 绕击 电气几何模型 击距 击距系数 输电线路
分类号: TM8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评价线路绕击特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规程法、先导发展模型和电气几何模型。电气几何模型作为一种绕击计算方法,联系了雷电放电特性同线路的结构尺寸,用击距来描述物体的引雷能力。本文首先对已经成熟应用的各种输电线路的计算模型进行了详细地对比分析,然后依据电气几何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击距的概念,确定以IEEE工作组推荐的公式作为击距计算公式。由各雷电流幅值关系确定临界和最大绕击雷电流的大小,从而判断杆塔的绕击屏蔽情况。运用这种方法结合广东惠州220kV东铁线和500kV能博线现场的线路资料,计算了线路杆塔的最大绕击雷电流,并绘制了其随地面倾角、保护角、杆塔高度及击距系数影响因素变化的曲线,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针对跨沟/跨谷的线路档距的特殊地形情况,综合考虑了弧垂和档距长度对线路绕击屏蔽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电气几何模型的计算方法。分析表明:在大跨越跨沟/跨谷档距中央段,雷电的绕击率没有降低,有时甚至比杆塔处的绕击率还要高。同时,利用击距系数κ的概念,描述雷电先导对导线和地面的击穿强度的差别,对采用负保护角的杆塔绕击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还结合模拟试验的方法,基于火花放电与雷闪放电在分形几何学上的相似性,做了探索性的试验,研究了火花放电击中点的影响因素。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后,试验结果表明击距系数随着被击物体高度的升高而减小这一结论,此结论与经验统计数据所得结果一致。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1章 绪论  11-15
  1.1 问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3
  1.3 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13-14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15
第2章 雷电放电过程及绕击机理的研究  15-33
  2.1 云-地闪电发展的物理原理  15-17
  2.2 云-地闪电的电学参量  17-20
    2.2.1 雷暴日与雷暴小时  17-18
    2.2.2 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密度  18
    2.2.3 雷电流幅值的概率分布和极性  18-19
    2.2.4 雷电流的波头和陡度  19-20
  2.3 输电线路绕击的过程  20-22
  2.4 绕击耐雷水平的计算方法  22-32
    2.4.1 规程法  22
    2.4.2 电气几何模型(EGM)  22-30
    2.4.3 先导传播模型(LPM)  30-32
  2.5 本章小结  32-33
第3章 基于改进电气几何模型的绕击仿真计算  33-56
  3.1 绕击过电压的计算  33-35
  3.2 弧垂的计算  35-36
  3.3 绕击雷电流范围的确定  36-39
    3.3.1 最小绕击雷电流  36-37
    3.3.2 最大绕击雷电流  37-39
  3.4 关于击距系数的讨论  39-41
  3.5 跨沟/跨谷档距内绕击情况分析  41-44
  3.6 工程实例  44-46
  3.7 绕击屏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46-55
    3.7.1 杆塔高度  46-48
    3.7.2 避雷线保护角  48-51
    3.7.3 地面倾角  51-55
    3.7.4 土壤电阻率  55
  3.8 本章小结  55-56
第4章 基于分形学理论的火花放电的试验研究  56-65
  4.1 雷电分形学基础  56-57
  4.2 火花放电击距系数的模拟试验  57-61
    4.2.1 试验原理  58-59
    4.2.2 试验设备的选取  59-60
    4.2.3 放电次数和间隔  60
    4.2.4 试验方法  60-61
  4.3 试验结果分析  61-64
  4.4 本章小结  64-65
结论与展望  65-67
致谢  67-68
参考文献  68-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2

相似论文

  1. 220kV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机械本体研究,TP242
  2. 高压输电线路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影响研究,TE988
  3. 滑坡监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TM76
  4. 基于电场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TM755
  5.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研究,TM755
  6. 基于静态安全域的大型互联电网在线安全监视方法研究,TM732
  7.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串补线路故障精确定位研究,TM773
  8. 德兴铜矿35kV系统防雷措施研究,TM862
  9. 江西22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用,TM862
  10. 在运架空输电线路雷害综合治理方案研究,TM863
  11. 输电线路相位相关电流差动保护的研究,TM771
  12. 同杆并架双回线路纵联保护与选相技术研究,TM773
  13. 220kV输电线路增容研究,TM726
  14. 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绝缘子串闪络判据研究,TM862
  15.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输电线路,TM726
  16.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输电线路雷电活动预测研究,TM862
  17. 500kV狮洋至桂山输电工程同塔四回线路的绝缘配合,TM862
  18. 基于阻抗法与行波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研究,TM726
  19. 500kV超高压交流系统操作过电压仿真研究,TM862
  20.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设计,TM751
  21.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计算方法的研究,TM72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高电压技术 > 过电压及其防护 > 过电压保护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