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

作 者: 李海鹏
导 师: 冯文光;杨宇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油藏工程 数值模拟 剩余可采储量 剩余油挖潜
分类号: TE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8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油气开发策略上,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高含水期采油面临着油井产水量大幅度增加、产油量递减、生产成本上升、钻调井和作业措施效果逐步变差的问题,油田后期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围绕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下降、含水上升、产量减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以及开发效果差等主要问题,以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增产策略为目的,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提出了一套特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对赵凹区核三段Ⅳ3~1层系地质背景、钻井、测井、生产及开发简况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处理,从单井研究入手,综合运用水驱曲线、产量递减曲线等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井网适应性评价,结合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挖潜措施及方法优选。首先赵凹油田储层属于近物源陡坡型扇三角洲沉积,通过渗透率的差异情况和隔夹层的发育情况,研究完成了储层的非均质性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严重,而层内非均质性相对较弱;接着通过耗水率等水驱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了边水油田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体系,认为Ⅳ3~1油藏目前注水效果变差,要保证开发效果必须做好稳油控水工作。利用童氏图版法、水驱曲线及广义水驱曲线法和递减曲线法等建立了Ⅳ3~1层系的可采储量标定体系,综合评价认为标定最终采收率结果真实可信。又分别通过产量递减曲线及水驱曲线、相渗曲线分析研究了Ⅳ3~1层系的含水上升规律,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含水变化规律对比基本一致;在建立核三段Ⅳ3~1层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时,考虑到由实验室实测求取的油水相渗曲线,受岩心非均质性、润湿性和流体饱和历史等的影响而不具有代表性;而生产数据能综合反映油藏及水驱油过程的复杂性,故本次研究使用了利用水驱特征曲线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并将计算结果首先应用于上述利用相渗曲线预测含水上升规律的研究,使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进一步又将该计算结果应用于本次数模研究,对油藏原始地质储量,平均地层压力,日产油,综合含水率等开发指标进行了拟合,拟合效果好,整体拟合误差小于7.5%,单井拟合符合率达84%,表明该油藏数值模拟模型能反映实际油藏状况,模拟剩余油分布可靠,可以作为预测的基本模型。同时在研究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时,按小层划分为强、中、弱不同的水淹区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Ⅳ3~1层系受沉积相、储层非均质性、原始油分布特征和井网条件的影响,剩余油主要呈零散分布,D1-D3小层水淹严重,剩余储量少,D4-D7四个小层砂体发育范围小,平面水淹程度和水淹范围也随之减小,剩余油储量相对较大。最后通过对核三段Ⅳ3~1层系井网适应性进行分析,认为目前井网基本达到了经济合理井网密度;但由于油砂体分布系数小,导致采油井单向受效井层多,主力油层水驱程度高,而非主力油层水驱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压力场注入能力、产液量不合理,井间存在窜流,注水效果差的情况;结合剩余油的影响因素,综合对核三段Ⅳ3~1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剩余油挖潜方法及建议,并设计了3个开发方案,在对该3个方案进行优选后,最终确定方案3为最优方案。课题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实践,在赵凹油田核三段Ⅳ3~1油藏起到了很好的稳油控水效果,为同类油藏开发调整及措施挖潜提供了成功实例。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引言  11-16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
  1.4 技术思路  13-14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14-16
第2章 油藏概况  16-22
  2.1 地质概况  16-19
    2.1.1 储层地质特征  16-18
    2.1.2 油藏特征  18
    2.1.3 储层物性特征  18-19
  2.2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19-21
    2.2.1 层内非均质性  19
    2.2.2 层间非均质性  19-21
    2.2.3 平面非均质性  21
  2.3 开发概况  21-22
第3章 油藏开发后期效果评价  22-47
  3.1 开发阶段划分及开发中发现的问题  22-23
    3.1.1 开发阶段的划分  22-23
    3.1.2 目前开发中发现的问题  23
  3.2 水驱利用效果分析  23-26
    3.2.1 耗水率  23-24
    3.2.2 驱替特征曲线  24
    3.2.3 注入倍数增长率  24-26
  3.3 储量及采收率标定  26-40
    3.3.1 原始地质储量复算  26-27
    3.3.2 可采储量及采收率标定  27-40
  3.4 含水率上升规律预测  40-47
    3.4.1 利用产量递减曲线及水驱特征曲线研究含水上升规律  40-43
    3.4.2 利用相渗曲线计算含水上长规律  43-47
第4章 开发后期井网适应性评价  47-61
  4.1 国内外油田调研井网密度的确定  47-48
    4.1.1 国外开发效果较好油藏井网密度  47
    4.1.2 国内开发效果较好油藏井网密度  47-48
  4.2 技术合理与经济合理井网密度  48-59
    4.2.1 技术合理井网密度  48-52
    4.2.2 经济合理井网密度  52-59
  4.3 油井受效性及水驱状况分析  59-61
    4.3.1 目前井网水驱控制程度及静态水驱率评价  59
    4.3.2 各小层注水受效性分析  59-61
第5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评价  61-85
  5.1 地质模型的建立  61-65
    5.1.1 建模参数的确定  61-62
    5.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62-65
  5.2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  65-73
    5.2.1 数值模拟方法  65-70
    5.2.2 历史拟合  70-73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73-85
    5.3.1 各小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73-80
    5.3.2 影响剩余油分布主要因素  80-85
第6章 剩余油挖潜方向及效果预测  85-93
  6.1 挖潜原则及调整方式  85-87
    6.1.1 挖潜原则  85
    6.1.2 注采井网调整方式  85-87
  6.2 井网优化重组措施及挖潜方案  87-90
    6.2.1 挖潜措施  88-90
    6.2.2 挖潜方案设计  90
  6.3 效果预测  90-93
结论  93-94
致谢  94-95
参考文献  95-9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97-98
附图  98-103
附表  103

相似论文

  1. LNG系统中工作压力设定依据与换热器正交试验设计,TQ051.5
  2. 高强度钢板冲压件回弹的研究,TG386
  3. 筒形件可控径向加压充液拉深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G386
  4.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5. 具有非对称端壁的涡轮叶栅气膜冷却数值研究,V231.3
  6. 复杂形体的高速气动对流及耦合换热研究,V215.4
  7.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8.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聚团的传热特性研究,TK124
  9. 生物质直接再燃的数值模拟,TK16
  10. 670t/h四角切圆锅炉炉内煤粉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1.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12.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3. 周向浓淡旋流燃烧器空气动力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TK223.23
  14.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15. 迷宫式汽封和薄叶式汽封的数值模拟与对比分析,TK263.2
  16.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17. 阀外置式小排量抽油泵的设计及性能仿真分析,TE933.3
  18. 渗流对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分析,TV649
  19.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20. 果园风送式喷雾机流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S491
  21. 微型联合收割机气流式清选装置的仿真研究,S22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 > 采收率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