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怪异文心探幽

作 者: 吴蓓蕾
导 师: 任生名
学 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怪异 短篇小说 文心 需求美学
分类号: I0-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怪异”的基本意思是非常态、非常规,运用到文学中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包括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己之间的非常态关系,概括为文学中的怪异因素。这些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在某些特殊的文学类型如哥特小说、志怪小说、恐怖小说中成为决定因素,在许多“另类”的优秀短篇小说中与各种艺术手法相结合使得这些小说能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本文以蒲松龄、爱伦·坡、卡夫卡和残雪的部分短篇小说创作为例,从小说三要素出发,提出封闭的场景、非现实的情节以及变形变异的人物是其在形式上的特征,并指出这几位作家普遍运用突转、反讽来强化怪异。而怪异又依托于批判现实和艺术真实而存在。怪异文学遵循的是“需求美学”:它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与死亡本能,释放人的生存压力。怪异文心包含的就是上述两方面的内容:一、以短篇小说为代表的怪异文学在形式上的特征;二、怪异文学在美学上的独特性。真正优秀的怪异文学与真正优秀的常态文学一样,都必须具有严肃的主题与高度的艺术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8
导论  8-9
第一章:文学中的怪异与怪异文学  9-13
第二章:“怪异”与体裁的关系  13-16
第三章:怪异短篇小说创作主体分析  16-20
  一、怪异短篇小说创作主体举隅  16-18
  二、“怪异”倾向探因  18-20
第四章:怪异文本诸因素分析  20-33
  一、场景  21-23
    (一) 非现实的想像性封闭场景  21
    (二) 现实的不为人所熟悉的封闭场景  21-22
    (三) 现实的熟悉的封闭性场景  22-23
  二、情节  23-29
    (一) 情节的基本特征:非现实化  23-25
    (二) 为了“效果”的“突转”  25-27
    (三) 反讽  27-29
  三、人物  29-33
    (一) 人物的变形化:身体的形变与精神的变异  29-30
    (二) 身心分裂的冲动:灵魂自由的追求  30-32
    (三) 人物之间关系的紧张化  32-33
第五章:纯粹怪异的困境及解决方案  33-37
  一、批判现实  34-35
  二、艺术真实  35-37
第六章:怪异与“需求美学”  37-42
  一、美感与快感  37-38
  二、“怪异”所满足的需求  38-42
    (一) “怪异”本身所满足的需求  38-40
    (二) 怪异文学作为文本的优势:安全的冒险与可重复的“减压阀”  40-42
总结  42-44
参考文献  44-47
致谢  47-48

相似论文

  1. 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及在园林植物组培中的应用,S688
  2.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3. 对弱势群体生存况味的人性化书写,I207.42
  4. 巴赫曼早期短篇小说中对当代生存主题的表现,I521
  5. “三要素”理论视域下中国短篇小说的转变形态,I207.42
  6.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短篇小说翻译,H315.9
  7. 《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H152.3
  8. Revealing the Extraordinary in the Ordinary,I712
  9. A Study of the Artistic Techniques in Edgar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I712
  10. 李劼人小说创作研究,I207.42
  11. 论新世纪十年短篇小说消极写作现象,I207.42
  12. “无望之乡”的凝视与守望,I106
  13.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精神危机,I712
  14.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I565
  15. 寻求神圣与世俗的平衡,I712
  16. 新闻传播学视野中的《文心雕龙》,I206.2
  17. 《文心雕龙》因果类复句研究,H141
  18.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沟通”问题,I561.074
  19. 文心兰组培体系的优化及其圆球茎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的研究,S682.31
  20. 郑板桥“矛盾”人格及其诗歌个性特征研究,I207.22
  21. 玄镇健短篇小说的分析心理学探析,I106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的方法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