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全运会运作模式研究

作 者: 安海宾
导 师: 孙晋海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和谐社会构建 全运会 全民全运 运作模式
分类号: G81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09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从当代中国体育事业协调与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竞技体育的国家利益通过“全运会”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全运会的举办对我国竞技体育乃至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和谐社会构建条件下,全运会的举办理应发挥出它的多元功能,进而提高全运会举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从和谐社会构建条件下全运会运作模式构建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系统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对近两届全运会运作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和谐社会构建对全运会举办目标要求,进而构建出和谐社会建设下“全民全运”的全运会运作模式。研究结论:1.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全民全运”运作模式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党的执政理念,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和可行性。2.现阶段全运会的办会理念应“以人为本,全民全运,共建共享”,全运会举办应以提高全民健身素质为主要目标,让全社会民众都能享受到全运会举办带来的成果。3.“全民全运”的办会目标与全运会举办现实还有一定差距,政府应继续拓展全民参与全运会的途径与方式,引导居民了解全运、认识全运、参与全运,逐步使居民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身方式,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4.政府在全运会各项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中要继续加强执行监督力度,继续做好对全运会品牌的打造与保护,同时确保每届全运会赛事盈余预留部分资金,用于全运会发展基金的建立。5.在全运会筹备、举办整个过程中,国家与地方政府要组织与开展好相关群体活动,结合当地人民群众健身实际,积极引进和推广科学、时尚的现代体育活动。共同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迎全运的良好氛围。6.场馆赛后利用要体现场馆公益性,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在收费方面要让市民满意,要让想健身的市民进得去。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引言  6-8
1 引言  8-14
  1.1 选题依据  8-9
  1.2 文献综述  9-14
    1.2.1 体育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关研究  9-10
      1.2.1.1 体育对和谐社会建设作用的相关研究  9-10
      1.2.1.2 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研究  10
    1.2.2 和谐社会建设下的全运会相关研究  10-14
      1.2.2.1 全运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研究  10-11
      1.2.2.2 全运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研究  11-12
      1.2.2.3 全运会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相关研究  12-13
      1.2.2.4 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13
      1.2.2.5 竞赛场馆赛后利用问题的相关研究  13-14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6
  2.1 研究对象  14
  2.2 研究方法  14-16
    2.2.1 文献资料法  14
    2.2.2 问卷调查法  14-15
    2.2.3 历史研究法  15
    2.2.4 系统分析法  15
    2.2.5 数理统计法  15-16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6-43
  3.1 近几届全运会举办状况与分析  16-26
    3.1.1 全运会办会理念的演变  16-18
    3.1.2 全运会效益开发  18-19
    3.1.3 全运会场馆赛后利用问题  19-22
    3.1.4 全民参与程度  22-24
    3.1.5 赛事中不和谐现象  24-25
      3.1.5.1 裁判员判罚争议问题  24-25
      3.1.5.2 运动员弃权问题  25
      3.1.5.3 运动员兴奋剂事件  25
    3.1.6 全运会组织管理  25-26
  3.2 和谐社会建设对全运会举办的目标要求  26-32
    3.2.1 宏观目标要求  26-30
      3.2.1.1 体现"重在参与"的"全运"精神  26-28
      3.2.1.2 服务于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28-30
    3.2.2 对全运会的微观目标要求  30-32
      3.2.2.1 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0-31
      3.2.2.2 改善全民生活环境质量  31
      3.2.2.3 加强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1
      3.2.2.4 体现促进承办地社会道德认同感的达成  31-32
  3.3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运作模式  32-43
    3.3.1 "全民全运"模式构建概述  32
    3.3.2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办会理念  32-33
      3.3.2.1 全运会举办"以人为本"  32-33
      3.3.2.2 全运会举办坚持"全民全运,共建共享"  33
    3.3.3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发展目标  33-35
      3.3.3.1 继续服务竞技体育  33-34
      3.3.3.2 实现与全民健身接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34-35
      3.3.3.3 不断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35
    3.3.4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的组织管理  35-38
      3.3.4.1 完善全运会章程  35
      3.3.4.2 依法办会,强化执行  35
      3.3.4.3 打造全运会品牌形象  35-37
      3.3.4.4 建立全运会发展基金  37-38
    3.3.5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运作具体内容  38-41
      3.3.5.1 全运会的申办  38
        3.3.5.1.1 官方申办,群众参与  38
        3.3.5.1.2 媒体搭台,官民互动  38
      3.3.5.2 全运会筹备工作  38-40
        3.3.5.2.1 资金筹集  38
        3.3.5.2.2 场馆建设  38-39
        3.3.5.2.3 后勤保障  39
        3.3.5.2.4 票价定位  39
        3.3.5.2.5 群体活动  39-40
      3.3.5.3 全运会的举办  40-41
        3.3.5.3.1 突发事件处理预案  40
        3.3.5.3.2 裁判工作接受监督  40-41
      3.3.5.4 全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  41
        3.3.5.4.1 产业性运作  41
        3.3.5.4.2 公益性运作  41
    3.3.6 基于和谐社会构建下的全运会综合效益评价  41-43
      3.3.6.1 全运会评价的目标  42
      3.3.6.2 全运会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42
      3.3.6.3 全运会评价的方法  42-43
4 结论  43-44
5 参考文献  44-47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7-48
致谢  48-49
附表  49-51

相似论文

  1.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G647
  2. 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铁饼最后用力技术的运动学分析,G824.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理念的演化研究,G812.2
  4.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研究,F49
  5.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男子中长跑运动员战术分析,G822.2
  6. 新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动作的发展,G832
  7. JMY私募基金公司运作模式研究,F832.51
  8.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F832.4
  9. 我国网络执政平台运行实践研究,G206.3
  10. 集装箱码头堆场物流系统的仿真与优化,U691
  11. 美国百老汇运作模式及其启示,J171.2
  12. 上海市静安区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研究,D630
  13. 电子商务环境下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研究,F259.2
  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作模式研究,F301
  15. 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建设,B82-058
  16. 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运作模式,D669.6
  17. 农村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运作机制研究,G647.5
  18.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研究,G222
  19. 西部信托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的应用研究,F832.49
  20.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运运作模式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F842.6
  21. 我国商品交易顾问制度的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研究,F724.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 > 中国 > 运动会、运动竞赛 > 全国运动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