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比较与可视化系统开发

作 者: 李影军
导 师: 杨佑发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土木工程
关键词: 损伤识别 静力法 动态法 动静结合法 模态参数灵敏度 可视化
分类号: TU3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在结构损伤识别领域,利用结构静力响应数据的变化或者动力特性的变化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很多学者在这些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工作,得出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结论。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结构静力位移响应的损伤识别理论、基于动态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理论、基于模态力余量的损伤识别理论、基于动静数据相结合的损伤识别理论以及基于模态参数灵敏度的损伤识别理论进行了推导和介绍,并且对这些方法的使用范围和识别精度进行了比较,具体内容包括:①推导了基于静力位移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公式,利用该损伤识别公式可根据结构损伤前后在相同静荷载下的静力位移响应的改变来识别结构发生损伤的位置与程度。②推导了基于结构动态频率改变的损伤识别公式,该公式利用结构损伤前后固有频率的改变来进行结构损伤识别。③推导了基于模态力余量的结构损伤识别公式,其理论基础为先构造结构某阶振型的模态力余量,然后将其表示为关于结构损伤系数的方程,通过解该损伤方程识别结构的损伤位置与程度。④介绍了基于模态参数灵敏度的损伤识别方法。⑤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动静数据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基于动静数据相结合的损伤识别方法由于结合了结构的静力响应信息和动态信息,因此更能全面的反应结构的内部信息,可以弥补单独使用静力法动态法的不足,使损伤识别更为准确,且适应性更为广泛。⑥编制了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程序,静力分析程序和损伤计算程序。用本文提出的各种损伤识别方法对桁架结构和框架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比揭示了各种损伤识别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⑦进行了建筑结构损伤诊断的可视化研究,开发了悬臂梁、简支梁、连续梁、桁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可视化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完成结构损伤前后的有限元建模、模态分析和静力分析等,最终应用本文提出的静力法、动态法、动静结合法、模态参数灵敏度法等损伤识别方法对其进行损伤识别。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医学超声图像的三维可视化研究,TP391.41
  2.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3. 基于模型的水稻根系可视化研究,S511
  4. 基于MapX的无线通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5. 基于分形几何学理论的数字图形在时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P391.41
  6. 桥梁施工管理可视化系统研究,U445.1
  7.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水工结构损伤诊断研究,TV31
  8. 基于L系统的分形组织及其织纹效果设计方法,TP391.41
  9. 基于ArcGIS和SketchUp的三维GIS及其在洪水演进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TV123
  1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力可视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M73
  11. 基于Virtools的数据可视化及加速绘制方法的研究,TP391.41
  12. 基于结构振动梁桥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U441.4
  13. 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与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N945.12
  14. 基于压电导波的钢梁损伤检测数值研究,TU391
  15. 基于小波包能量—神经网络的四角锥网架损伤检测方法研究,TU356
  16. 基于模糊PID的串激电机速度控制及参数可视化调试,TM31;TP391.41
  17. 无缝钢管超声涡流一体化自动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H878.2
  18. 基于改进交叉模型交叉模态法的损伤识别研究,TU312.3
  19. 基于Surpac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研究,P628.4
  20. 金属矿山采空区失稳分析及实测验证,TD853.391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3DGIS数据建模及可视化中应用研究,P20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结构理论、计算 > 结构试验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