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C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作 者: 李熠
导 师: 颜东煌;李学文
学 校: 长沙理工大学
专 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关键词: 斜拉桥 合理成桥状态 索力优化 最小弯曲能量法 应力平衡法 最小二乘法
分类号: U448.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跨度斜拉桥是由主梁、塔柱、拉索三种基本构件组成的高次超静定柔性结构体系。其成桥内力状态具有多样性,而成桥内力分布的好坏是衡量设计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旦斜拉桥结构体系确定,总能找出一组斜拉索索力,使结构体系在确定荷载作用下,某种反应成桥受力状态的目标达到最优,这就是该目标下的合理成桥状态。关于如何确定PC斜拉桥的成桥状态,工程师们已总结出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及条件,本文结合忠县长江大桥的设计,综合采用最小弯曲能量法应力平衡法来确定其成桥状态。针对最小二乘法调索要求的主梁弯矩控制条件,以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作为约束,综合考虑主塔受力、边墩辅助墩反力及索力均匀性,以成桥索力作为变量,建立优化模型,求解优化问题,从而得到合理成桥状态。该方法是最小弯曲能量法和应力平衡法的结合点。最后,以忠县长江大桥为例,详细介绍了用综合法确定大跨度PC斜拉桥成桥状态的步骤,得到的结果为下一步确定施工状态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斜拉桥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并且对不同成桥状态下收缩徐变对主梁弯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本文还介绍了施工状态的确定方法、施工过程控制的内容以及忠县长江大桥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影响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因素,提出为确保实现成桥状态对施工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斜拉桥发展概述  11-15
    1.1.1 国外斜拉桥的发展  11-12
    1.1.2 我国斜拉桥的发展  12-13
    1.1.3 PC 斜拉桥的发展  13-14
    1.1.4 斜拉桥的发展趋势  14-15
  1.2 问题的提出  15-16
  1.3 研究现状  16-17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17-19
第二章 PC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原则与影响因素  19-39
  2.1 确定原则  19-20
  2.2 影响因素  20
  2.3 结构几何非线性影响  20-30
    2.3.1 斜拉索的垂度效应  20-23
    2.3.2 梁柱效应  23-28
    2.3.3 大变形效应  28-30
  2.4 斜拉桥几何非线性的数值解法  30-34
    2.4.1 增量法  30-31
    2.4.2 迭代法  31
    2.4.3 混合法  31-34
  2.5 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  34-36
    2.5.1 徐变  34-35
    2.5.2 收缩  35-36
  2.6 温度变化的影响  36-37
  2.7 本章小结  37-39
第三章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39-63
  3.1 概述  39
  3.2 计算步骤  39-41
  3.3 最小弯曲能量法  41-43
  3.4 影响矩阵法  43-45
  3.5 应力平衡法  45-48
  3.6 成桥状态调整  48-50
    3.6.1 控制方程  48-49
    3.6.2 最小二乘法  49
    3.6.3 控制目标的选取  49-50
    3.6.4 加权系数取用  50
  3.7 工程算例  50-62
    3.7.1 工程概况  50-51
    3.7.2 计算模型  51-52
    3.7.3 初定成桥状态并调匀索力  52-53
    3.7.4 计算梁、塔应力包络图  53-56
    3.7.5 计算合理预加力  56
    3.7.6 计算主梁弯矩可行域  56
    3.7.7 主梁弯矩调整  56-58
    3.7.8 成桥状态检验  58-60
    3.7.9 不同成桥状态下收缩徐变对主梁弯矩的影响分析  60-62
  3.8 本章小结  62-63
第四章 实现合理成桥状态对施工的要求  63-71
  4.1 施工状态的确定  63-64
    4.1.1 张拉索力的确定  63
    4.1.2 立模标高的确定  63-64
  4.2 忠县长江大桥施工控制的主要技术要求  64-70
    4.2.1 施工方案  64-66
    4.2.2 施工控制的目的  66
    4.2.3 施工控制的原则  66-67
    4.2.4 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  67-69
    4.2.5 施工及施工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9-70
  4.3 本章小结  70-71
结论与展望  71-73
参考文献  73-77
致谢  77-78
附录  78

相似论文

  1. 惯导平台测试方法与参数辨识研究,V249.322
  2. 随机市场模型下基于红利和交易费用的美式期权定价,O211.6
  3. 斜拉桥大体积混凝土构件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U441.5
  4. 偏心压缩条件下H形钢柱应力电学谱纹测试研究,TU392.1
  5. 服装MTM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应用研究,TS941.8
  6. 大跨斜拉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价,U445.1
  7.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换索技术研究,U448.27
  8. 基于模型的进气道喷射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的研究,TK417
  9. 智能太阳电池测试系统设计,TM914.4
  10. 传感器数据补偿算法的设计与实现,TP301.6
  11. 反应堆压力容器快中子注量计算方法研究,TL32
  12. 摄像机标定相关问题研究,TP391.41
  13. 基于PT视觉转台的图像处理算法研究,TP391.41
  14. 考场作弊行为智能分析方法研究,TP391.41
  15. 基于吸收光谱技术的开放环境温度在线测量与变压力CO2组分测量,O657.3
  16. 超大工件曲率的精密测量,TG806
  17. 六冲河斜拉桥总体性能与主梁、索塔局部性能分析,U448.27
  18. PC斜拉桥斜拉索面积、索力及预应力筋综合优化,U448.27
  19. 宽幅矮塔斜拉桥结构参数分析及宽幅箱梁剪力滞效应研究,U448.27
  20. 矮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及减隔震研究,U442.55
  21. 北江桥成桥状态和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分析,U448.27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桥涵工程 > 各种桥梁 > 桥梁:按结构分 > 斜拉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