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

作 者: 彭强
导 师: 魏森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民商法
关键词: 软件二次开发 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模式 联合保护
分类号: D92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在软件产业中,软件二次开发现象正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市场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增多。软件的二次开发是指软件的最终使用者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对市场上的计算机软件的再开发设计活动。由于软件的设计者在设计软件程序和功能的时候,所针对的对象是社会上的通常情况,并没有根据各个不同的最终使用者来加以设计,因而各个软件的实际使用者在使用软件时会根据自己的使用要求和市场需求预测,对软件加以再开发。这种二次开发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原软件开发所依据的行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不符合该行业的要求,或者说达不到该行业业务开展的要求,而进行的重新开发;第二种情况客户的特殊要求不能通过原软件的运行得到实现,或未完成软件预设功能的开发,或是原软件本身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存在违反程序语言逻辑结构和算法等程序语言规则编写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就只好进行二次开发;第三种情况是开发人员根据市场需求,对原软件中的工具软件做出的针对性、专业性的二次开发。在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原软件的提供者和二次开发人员对于软件的结构、程序设计代码、已有数据库数据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由于现代软件开发所具有的交互式数据互访的特性,会随着软件二次开发进程的展开,而涉及到软件的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部分。在二次开发过程中,无论是提供商还是开发人员,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都必须对这些知识产权加以维护,并对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能否真正保护软件二次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这对于二次开发能否成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且,加强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适应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保护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软件交流。本文通过以下四部分内容来分析软件二次开发的识权保护:第一部分:绪论。本章笔者叙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动机、研究范围、特色与创新,为随后的论述打下基础。第二部分: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概述。本部分主要对软件二次开发的相关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保护特殊性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软件二次开发模式分析。本部分介绍了软件二次开发版权保护模式、软件二次开发专利法保护模式、软件二次开发商业秘密保护模式等,并分析了各保护模式的优缺点,以及由此展开的论述。第四部分: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本部分分析我国目前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提出了软件二次开发保护的模式,并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研究。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3
  (一) 研究动机和目的  10-11
  (二) 研究方法  11
  (三) 研究范围  11
  (四) 特色与创新  11-13
一、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13-21
  (一) 软件二次开发  13-17
    1、定义  13-14
    2、分类  14-16
    3、软件二次开发原则  16-17
  (二) 发达国家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7-19
  (三) 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  19-20
    1、软件二次开发的权利主体特殊  19
    2、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特殊  19
    3、软件二次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过程复杂性  19-20
  (四) 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20-21
二、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分析  21-34
  (一) 版权保护模式分析  21-26
    1、版权保护的基本内容  21-25
    2、版权保护模式的利弊  25-26
  (二) 专利权保护模式分析  26-30
    1、专利权保护的基本内容  26-28
    2、专利权保护模式的利弊  28-30
  (三) 商业秘密保护模式分析  30-34
    1、商业秘密保护的基本内容  30-31
    2、商业秘密保护模式的利弊  31-34
三、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  34-52
  (一) 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34-35
  (二) 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5-36
  (三) 我国软件二次开发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36-37
    1、联合保护原则  36
    2、利益衡平原则  36-37
    3、适度开发保护原则  37
    4、合理使用原则  37
    5、中立原则  37
  (四) 软件二次开发联合保护模式设计  37-52
    1、联合保护模式的构思  38-43
    2、联合保护模式中重点问题研究  43-52
参考文献  52-56
在校期间发表的文章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2. 我国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的研究,D923
  3.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923.4
  4. 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923
  5. 湖北食用菌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F204
  6.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研究,D923.43
  7. 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模式研究,D923.4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F626
  9. 基于32位X86CPU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研发,TP368.1
  10. 强电流真空磁流体电弧模型的仿真研究,TM501.2
  11.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D923.4
  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922.16
  13. 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析,G122
  14. 医药新用途发明的专利保护研究,D923.42
  15. 海水环境中船体钢的腐蚀行为及其防护,TG174
  16. 论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D923.41
  17. 浅议商品化权的民法保护,D913
  18. 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与探索,D923.4
  19. 域名权的法律性质与保护模式探析,D923.4
  20. 我国侵权责任法下的纯粹经济损失研究,D913
  21. 论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F4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民法 > 知识产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