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扁叶蜂性信息素及其植物源引诱剂研究

作 者: 刘小联
导 师: 金幼菊;张真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松阿扁叶蜂 鞭角华扁叶蜂 性信息素 植物引诱剂 扫描电镜
分类号: S76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和鞭角华扁叶蜂(Chinolyda flagellicornis)是两种重要的林业害虫,每年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利用信息素或者植物引诱剂等新型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防治意义重大。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两种扁叶蜂的触角形态特征和感器类型分布规律存在显著差异。松阿扁叶蜂雄蜂或者雌蜂,其触角形态特征与感器类型、分布规律在河北、河南两地间无显著差异;其雌雄蜂之间,感器类型无差异,感器形状与分布规律有所差异。鞭角华扁叶蜂雌雄蜂之间,触角感器类型与分布规律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扁叶蜂的触角形态特征和感器类型分布规律存在显著差异。作者在河北、河南两地的研究结果显示:(1)松阿扁叶蜂未交配雌蜂释放性信息素,对雄蜂有很强的引诱能力。“未交配雌蜂+未交配雄蜂”、“已交配雌蜂+已交配雄蜂”组合对雄蜂亦有一定引诱能力。(2)雄蜂对未交配雌蜂在每日8:00-19:00时有趋性反应,且有两个反应高峰,分别在10:00-12:00时(河北)/11:00-13:00时(河南)、14:00-16:00时。(3)2日龄雌蜂诱捕雄蜂数量最多,占总量20%以上;随着日龄增加,雌蜂诱捕雄蜂数量逐渐减少。(4)提取雌蜂性信息素时,溶液浸提法优于吸附-溶剂洗脱法;采用溶液浸提法时,正己烷的提取效果优于二氯甲烷,且浸提时间以24h为宜。(5)油松针叶挥发物里鉴定出15个成分,其中单萜、倍半萜的相对含量占80%以上,为其主要成分。(6)通过诱捕实验测试了Ⅰ、Ⅱ、Ⅲ、Ⅵ、Ⅴ、Ⅳ、Ⅶ7种单萜以及一种混合萜烯对雌雄蜂的引诱作用。对于雄蜂,混合萜烯、Ⅳ、Ⅴ、Ⅶ、Ⅱ、Ⅰ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其中混合萜烯的引诱作用最高。对于雌蜂,在河北,混合萜烯与7种单萜均有引诱作用;而在河南,只有混合萜烯与单萜Ⅳ有引诱作用。含7种单萜成分的混合萜烯对雌雄蜂的诱捕效果优于其它所含单萜成分少于7种的混合萜烯。作者在重庆的研究表明,鞭角华扁叶蜂未交配雌蜂释放性信息素,对雄蜂有很强的引诱作用。“未交配雌蜂+未交配雄蜂”组合对雄蜂亦有显著引诱作用。引诱剂“Ⅷ+Ⅸ+Ⅹ+混合萜烯”对雌雄蜂均有显著引诱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1 引言  8-20
  1.1 研究背景  8-9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9-10
  1.3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现状  10-15
  1.4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昆虫作用的研究现状  15-17
  1.5 扁叶蜂研究现状  17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7-20
    1.6.1 研究主要内容  17-18
    1.6.2 研究总体思路  18-20
2 松阿扁叶蜂与鞭角华扁叶蜂触角电镜观察  20-28
  2.1 材料与方法  20
  2.2 结果与分析  20-27
    2.2.1 触角形态特征  20-21
    2.2.2 触角感受器类型与分布特点  21-27
  2.3 结论  27-28
3 河北省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与植物引诱剂研究  28-46
  3.1 材料与方法  28-34
    3.1.1 实验地概况与实验材料  28
    3.1.2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28-29
    3.1.3 雄蜂对雌蜂的昼夜反应节律  29
    3.1.4 雄蜂对不同日龄未交配雌蜂的反应  29
    3.1.5 不同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引诱效果  29-30
    3.1.6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30-31
    3.1.7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松阿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31-33
    3.1.8 植物源引诱剂筛选  33-34
  3.2 结果与分析  34-44
    3.2.1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34-35
    3.2.2 雄蜂对雌蜂的昼夜反应节律  35-36
    3.2.3 雄蜂对不同日龄未交配雌蜂的反应  36
    3.2.4 不同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引诱效果  36-38
    3.2.5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析  38-39
    3.2.6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松阿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39-42
    3.2.7 植物引诱剂筛选  42-44
  3.3 结论  44-46
4 河南省松阿扁叶蜂性信息素与植物引诱剂研究  46-54
  4.1 材料与方法  46-48
    4.1.1 实验地概况与实验材料  46
    4.1.2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46
    4.1.3 雄蜂对雌蜂的昼夜反应节律  46-47
    4.1.4 雄蜂对不同日龄未交配雌蜂的反应  47
    4.1.5 不同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引诱效果  47-48
    4.1.6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松阿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48
  4.2 结果与分析  48-53
    4.2.1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48-49
    4.2.2 雄蜂对雌蜂的昼夜反应节律  49-50
    4.2.3 雄蜂对不同日龄未交配雌蜂的反应  50
    4.2.4 不同性信息素粗提物的引诱效果  50-51
    4.2.5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松阿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51-53
  4.3 结论  53-54
5 重庆市鞭角华扁叶蜂性信息素与植物引诱剂研究  54-60
  5.1 材料与方法  54-56
    5.1.1 实验地概况与实验材料  54
    5.1.2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54
    5.1.3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鞭角华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54-56
  5.2 结果与分析  56-58
    5.2.1 雌雄蜂之间的性引诱作用  56-57
    5.2.2 寄主植物引诱剂对鞭角华扁叶蜂的引诱作用  57-58
  5.3 结论  58-60
6 结论、讨论与展望  60-68
  6.1 结论  60
  6.2 讨论  60-65
  6.3 展望  65-68
参考文献  68-74
个人简介  74-76
导师简介  76-78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78-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南京地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Pergande)的发生调查及其线粒体基因组研究,S433
  2.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3.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4. Hybrid Coat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实验研究,R781.2
  5. 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微生物腐蚀研究,TU831.4
  6. Beyond冷光美白对树脂—牙釉质微拉伸强度及树脂边缘微渗漏影响的研究,R783.1
  7. 口腔细菌在渗透树脂表面动态粘附的SEM研究,R783
  8. 空气喷磨技术应用于乳牙的体外研究,R788
  9. 根管壁表面处理和不同粘接系统对纤维桩粘接的影响,R783
  10. 低渗透油层微观特征及其与宏观指标关系研究,P618.13
  11. 半滑舌鳎头部无眼侧皮肤特殊感受器的研究,S917.4
  12. 筛胸梳爪叩甲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S763.3
  13.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无公害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温室白粉虱及其所传病害的防治效果,S433
  14. 不同方法处理中度氟斑牙后粘结强度的比较,R783.5
  15. 新型诱性粘虫板和粘虫胶的研究及其对番茄保护地蚜虫及蚜传病毒病防治效果,S436.412
  16. 甜菜夜蛾PBAN受体(PBANR)基因克隆及PBAN与PBANR的相对表达研究,S433.4
  17. 羟基磷灰石材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与犬体内植入实验的初步研究,R318.08
  18.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合成与田间应用技术研究,S482.3
  19. 草地螟生殖行为和能力及其在不同环境生理条件下的变异,S433
  20. 麻疯树柄细蛾(Stomphastis thraustica)交配节律及其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研究,S433.4
  21. 豇豆荚螟生物学特性及其性信息素粗提物应用的初步研究,S4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虫害及其防治 > 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