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环境因子对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周鹏瑞
导 师: 龙天渝
学 校: 重庆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三峡水库回水区 环境因子 藻类生长 模拟实验 神经网络模型
分类号: X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自然现象,藻类异常增加是富营养化的表观形式。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增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氮、磷营养盐,水温,光度,pH值,溶解氧和水体流动形式和流速等。本论文针对香溪河库区回水湾的特定水文与生态环境状况,设计了双环形水动力实验装置,研究环境因子对香溪河回水区藻类生长的影响,设定了以营养盐浓度、水温、光强和流速为影响因子,以Chla浓度的比增长率为评价指标的正交实验。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环境因子—水流速度,在初始水体营养盐浓度、光强、水温相同的条件下,开展了流速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并根据上述实验研究结果,构建了RBF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验与模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以水体营养盐、水温、光强和流速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中,在本实验所设的水平范围内,当营养盐浓度较高时,其对藻类生长影响不明显,水温(20℃-30℃)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也不显著,光强和水体流速对藻类的生长影响显著,四因素对藻类影响重要程度的主次顺序是光强>流速>水温>营养盐浓度。2)在正交实验所设的水平范围内,水体营养盐浓度总氮(TN)为3.5mg/L、总磷(TP)为0.3mg/L,水温20℃,光强为4700lx以及流速为0.1m/s时,最适宜香溪河春季藻类生长。3)N、P浓度对藻类生长影响敏感区在正交实验的低浓度区(TN<1.5mg/L,TP<0.1mg/L),在低浓度区,N、P浓度的增加能显著促进藻类生长,当TN、TP浓度达到3.5mg/L、0.3mg/L时,再增加N、P浓度,其对藻类生长影响甚微。4)流速在0.0m/s到0.3m/s范围内,随着流速的增加,藻类最大现存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流速下,Chla与TN、TP、DO、pH均显著相关。在静态条件下Chla与TN、TP、DO和pH相关性系数在0.668到0.877间,在动态条件下相关系数有了较大提高,且叶绿素浓度越高,相关性越明显。5)本研究建立的神经网络能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很好的学习和测试,训练好的模型有较高的精度,其对香溪河藻类生长影响因子的分析有一定的参考,并为下一步的实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8
1 绪论  8-21
  1.1 水体的富营养化  8-10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8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特征和危害  8-10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0-17
    1.2.1 环境因子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10-15
    1.2.2 藻类生长模型研究  15-17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7-19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  19-21
    1.4.1 研究内容  19
    1.4.2 实验方案  19-20
    1.4.3 技术路线  20-21
2 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21-32
  2.1 环境因子对藻类生长影响研究  21-23
    2.1.1 实验目的  21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  21
    2.1.3 研究区域藻类生长环境  21-22
    2.1.4 实验用水  22-23
    2.1.5 正交实验安排  23
  2.2 流速对藻类生长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23-24
    2.2.1 实验目的  23
    2.2.2 实验条件及有关参数  23-24
  2.3 实验检测指标及测定方法  24-26
  2.4 实验步骤  26
  2.5 实验结果  26-32
    2.5.1 正交实验结果  26-29
    2.5.2 不同流速实验结果  29-32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2-56
  3.1 正交实验  32-45
    3.1.1 藻类生长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测定及分析  32-37
    3.1.2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37-39
    3.1.3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39
    3.1.4 实验过程中藻种的变化  39-45
  3.2 流速实验  45-54
    3.2.1 不同流速下水体中相关指标的分析  45-48
    3.2.2 不同流速下Chla 与藻类生长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48-53
    3.2.3 流速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53-54
  3.3 本章小结  54-56
4 基于正交实验的神经网络的应用  56-60
  4.1 RBF 神经网络  56
  4.2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56-57
    4.2.1 输入、输出变量选择  56-57
    4.2.2 模型参数  57
  4.3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与测试  57-59
  4.4 本章小结  59-60
5 结论与展望  60-62
  5.1 结论  60-61
  5.2 展望  61-62
致谢  62-63
参考文献  63-68
附录  68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8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68

相似论文

  1.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2.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3.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4. 基于集成模型的烧结矿质量预测系统及工业应用,TF046.4
  5. 交变曲面管中冷器传热性能的实验测试与数值研究,TK172
  6. 数字图像加密中的混沌算法研究,TP309.7
  7. 膨胀土质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研究,TU443
  8. 高压气体状态下阀口流动特性研究,TH138
  9. 灰色神经网络改进算法及其应用研究,TP183
  10. 潜江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F224
  11. 基于顾客忠诚的企业信用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F224
  12. 烧结矿化学成分预报模型与控制指导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F046.4
  13. 杭州市写字楼需求量预测实证研究,F224
  14. 中厚板轧制过程的控制模型及仿真研究,TG335.5
  15. 电磁装置优化设计的应用研究,TM503.1
  16. 环境因素对黄河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X173
  17. 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F279.2
  18.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供水供气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研究,F224
  19. 水泥加固红土的力学特性及神经网络模型研究,TU446
  20. 湖南省乡村公路工程造价模型研究,F28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 湖泊、水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