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上海市香樟黄化成因与环境影响研究

作 者: 阮晓峰
导 师: 王祥荣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香樟黄化病 黄化等级 土壤pH值 土壤元素 叶片元素 盆栽试验
分类号: X1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黄化病是近年城市香樟发生比较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针对上海地区香樟的黄化病展开研究,对一定区域内所有香樟健康状况进行了普查;选择共青森林公园、崇明团城公路和宋庆龄故居等地采集土壤和叶片样品,测定不同黄化等级香樟根际土壤pH值,根际土壤元素和叶片中元素的含量,运用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对香樟黄化的成因进行逐步筛选;同时在实验室进行盆栽实验,以确定环境因子对香樟生长的影响。针对一定区域内香樟的健康状况普查,发现行道树香樟黄化病发病率为36.6%,非行道树的发病率为19.5%。香樟黄化病的发病率随香樟胸径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胸径为15 cm时发病率最高。其中行道树胸径小于15 cm的植株所占比例较高,达到58.2%;且黄化病发病率达到50.6%。通过对共青森林公园、崇明团城公路和宋庆龄故居花园等地的香樟生长环境调查发现:香樟根际的土壤状况会影响植株的健康状况,土壤深度大于60 cm的香樟生长状况较好,而土壤中含有较多生活及建筑垃圾会导致香樟黄化。通过测定土壤及叶片元素含量以及统计分析之后得出:植株叶片中Fe与S元素缺乏会造成香樟的黄化现象,导致叶绿素的含量较低,表现出叶绿素主要成分Mg元素的含量偏低。土壤中的Zn和Mn元素缺乏可能会导致香樟的黄化病。通过实验室盆栽实验发现:土壤pH值偏高会引起香樟的黄化,在pH值9.0-10.0的情况下,叶绿素总量下降15.2%。香樟抗寒能力较差,其幼苗在冬季室外条件下出现黄化症状,叶绿素总量下降达34.2%,表现出叶片边缘失绿,与行道树的黄化症状类似,说明低温也会导致香樟黄化病,对树龄较小的植株的影响尤为明显。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第一章 引言  8-11
  1.1 研究背景  8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8-9
  1.3 研究区域  9
  1.4 研究内容  9-10
  1.5 技术路线  10-11
第二章 林木黄化病研究综述  11-21
  2.1 香樟综述  11-12
    2.1.1 香樟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  11
    2.1.2 香樟的分布  11
    2.1.3 香樟的价值  11-12
  2.2 林木黄化病的研究进展  12-17
    2.2.1 林木黄化病症状  12-13
    2.2.2 林木黄化病原因  13-17
    2.2.3 林木黄化病防治研究  17
  2.3 香樟黄化病研究进展  17-21
    2.3.1 香樟黄化病现状  17-18
    2.3.2 香樟黄化病的症状特征  18
    2.3.3 香樟黄化病成因及防治研究  18-21
第三章 香樟健康状况调查  21-26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21-22
  3.2 结果与分析  22-24
  3.3 小结  24-25
  3.4 讨论  25-26
第四章 香樟黄化与环境影响研究  26-46
  4.1 研究地点  26
  4.2 材料与仪器  26-27
    4.2.1 实验材料  26-27
    4.2.2 实验器材  27
  4.3 研究方法  27-28
  4.4 结果与分析  28-42
    4.4.1 香樟生长环境比较  28-33
    4.4.2 香樟根际土壤元素及pH值分析  33-38
    4.4.3 香樟叶片中的元素分析  38-42
  4.5 小结  42-43
  4.6 讨论  43-46
    4.6.1 检测方法选择  43
    4.6.2 铁素缺乏的原因及致病机理探讨  43
    4.6.3 硫素缺乏的原因及致病机理探讨  43-44
    4.6.4 缺素症的判定  44-46
第五章 实验室盆栽试验  46-51
  5.1 材料与方法  46-47
    5.1.1 试验材料  46
    5.1.2 试验试剂与器材  46
    5.1.3 试验内容及方法  46-47
  5.2 结果与分析  47-49
    5.2.1 pH值胁迫试验  47-48
    5.2.2 冬季室内外盆栽试验  48-49
  5.3 小结  49-50
  5.4 讨论  50-51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51-54
  6.1 结论  51-52
  6.2 香樟黄化防治建议  52
  6.3 展望  52-54
参考文献  54-57
附件  57-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所获专利  65-66
致谢  66-67

相似论文

  1. 天津滨海地区耐盐杨树新品种引种选育研究,S792.11
  2. 土壤酸碱度和配比施肥对紫叶小檗叶色影响的研究,S687.2
  3. 草本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S154.4
  4. 黄化病对香樟生长生理及抗逆性影响的研究,S763.7
  5. 宁夏长城塬全新世黄土—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壤环境演变研究,P532
  6.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芨芨草群落适生生境研究,S812
  7. 土壤PH值对烤烟叶片内保护酶及内在质量的影响,S572.061
  8. 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S812
  9. 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元素含量与林木生长关系研究,S792.11
  10. 模拟酸雨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X173
  11. 民勤和临泽绿洲—荒漠过渡带几种植物耐旱机制的研究,Q945.7
  12. 香樟耐碱性种源筛选及上海地区香樟ISSR遗传分析初步,S792.23
  13. 利用土壤微藻改良贫瘠土壤的研究,S156
  14. 转AhDREB1基因毛白杨的分子鉴定及耐盐性分析,S792.11
  15. 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及生物可利用性研究,X703
  16.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元素背景值的研究,S714
  17. 针阔混交林次生演替阶段土壤营养元素迁移对比分析研究,S714.8
  18. 珠江三角洲土壤元素时空变化研究,P595
  19. 一株绿粘帚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抗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S476
  20. 遂宁市天福镇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P59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植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