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颗粒物在人体气管支气管模型中传输与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

作 者: 欧翠云
导 师: 邓启红;刘蔚巍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工程热物理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CFD G3-G6模型 颗粒药物传输
分类号: X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增加与呼吸系统及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入院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毒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颗粒物通过一系列行为(沉积、吸收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在呼吸系统内的沉积是颗粒物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前提,且颗粒物在肺部的沉积越深,产生的危害就越大。可见,研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系统传输与沉积对于定量研究颗粒物的暴露风险和剂量健康效应非常重要。另外,对呼吸系统等疾病的治疗,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是吸入式治疗法。而如何使吸入式药物颗粒尽可能多地到达这类疾病患者的病变部位,以提高吸入式疗法的治疗效果,是目前研究颗粒物在人体呼吸系统内传输与沉积重要目的之一本文建立了三种呼吸道模型:(1)G3-G6级健康共面支气管模型,(2)G3-G6级非共面支气管模型,(3)G3-G6级阻塞支气管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来研究其内流场及颗粒物运动规律。分别采用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来研究空气流动与颗粒物运动,其控制方程分别为三维稳态N-S方程和牛顿第二定律方程。选择雷诺数、颗粒物粒径以及沉积机理作为颗粒物沉积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计算得出模型中空气流场的分布特性和颗粒物沉积规律。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来计算三种模型内流场与颗粒物沉积形态的变化特点,从而得到这三种模型结构对流场和颗粒物沉积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主流和二次流对颗粒物的沉积形态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效率随雷诺数的变化趋势不同,沉积机理也有所不同;颗粒物在三种模型内的沉积效率随雷诺数以及粒径变化的趋势比较一致;受结构的影响,三种模型内流场的分布不同,颗粒物的局部沉积形态也不一样;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采用吸入式治疗时,当呼吸速率比较低时,不利于颗粒药物的靶向传输,但有利于降低患病部位对颗粒污染物的暴露风险,而当呼吸速率比较高时,颗粒药物的粒径越大靶向性越好,且存在一个粒径使得颗粒药物的靶向传输最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9
  1.1 研究背景  9-16
    1.1.1 颗粒物的健康危害  9-11
    1.1.2 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1-16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6-17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9
第二章 呼吸系统中颗粒物的数值模拟方法  19-25
  2.1 空气流动数值方法  19-20
    2.1.1 空气流动方程  19-20
    2.1.2 空气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  20
  2.2 颗粒物传输与沉积模拟  20-22
    2.2.1 颗粒物运动分析  20-21
    2.2.2 颗粒物的数值模拟方法  21
    2.2.3 颗粒物沉积评估参数  21-22
  2.3 误差分析和模型验证  22-24
  2.4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颗粒物在G3-G6级共面健康呼吸道内的数值模拟  25-40
  3.1 G3-G6四级共面健康呼吸道模型  25-27
  3.2 G3-G6四级共面健康气管支气管流场的模拟  27-30
    3.2.1 空气流动计算参数  27-28
    3.2.2 流场的模拟结果  28-30
  3.3 颗粒物传输与沉积的模拟结果  30-39
    3.3.1 雷诺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效率的影响  30-31
    3.3.2 沉积机理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效率的影响  31-36
    3.3.3 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模型中的沉积形态  36-38
    3.3.4 雷诺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分数的影响  38-39
  3.4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颗粒物在G3-G6非共面健康呼吸道内的数值模拟  40-48
  4.1 G3-G6四级非共面健康呼吸道模型  40-41
  4.2 G3-G6四级非共面健康气管支气管流场的模拟  41-43
  4.3 颗粒物传输与沉积的模拟结果  43-47
    4.3.1 雷诺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效率的影响  43-44
    4.3.2 颗粒物在非共面健康模型中的沉积形态  44-45
    4.3.3 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沉积分数  45-47
  4.4 本章小结  47-48
第五章 颗粒物在G3-G6共面阻塞呼吸道内的数值模拟  48-57
  5.1 G3-G6四级共面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模型  48-49
  5.2 G3-G6四级共面阻塞性气管支气管流场的模拟  49-52
  5.3 颗粒物传输与沉积的模拟结果  52-55
    5.3.1 雷诺数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沉积效率的影响  52-53
    5.3.2 颗粒物在阻塞性模型中的沉积形态  53-54
    5.3.3 颗粒物在阻塞性模型中阻塞管的沉积分数  54-55
  5.4 本章小结  55-57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57-59
  6.1 全文总结  57-58
  6.2 研究展望  58-59
参考文献  59-65
致谢  65-66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6

相似论文

  1. 基于Pro/E喷头流道建模与流场模拟试验研究,TP391.72
  2. 有机废水管式电反应器的流动和传质数值模拟,X703
  3. 渣浆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TH311
  4. 粉煤灰旋流吸附印染废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X791
  5. 环隙式离心萃取回收己内酰胺废液的研究与应用,X78
  6. 关于静态水力旋流分离器的理论研究及仿真,TH237.5
  7. 交变曲面管中冷器传热性能的实验测试与数值研究,TK172
  8. 能源微藻敞开式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的实验与CFD模拟研究,Q949.93
  9. 城市住区室外热环境数值模拟研究,TU119
  10. 辨识室内气态污染源非稳态释放过程的CFD反问题建模,X51
  11. GH-4型LED路灯散热器传热研究,TK124
  12. 黄原胶体系中气液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TQ027
  13. 电梯滑动导靴系统的减摩研究及应用,TU857
  14. 某微型客车的气动特性分析及优化,U461.1
  15. 规整填料塔内气—液两相并流流动的传递性能研究,TQ021.1
  16. 柴油机喷油器喷孔内空化特征及机理研究,TK421
  17. 变冷气流量和温度对叶栅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TK14
  18. 空气滤清器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TK403
  19. 高速列车隧道运行的气动特性研究,U451.3
  20. 高速列车非光滑车身气动减阻特性研究,U270.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 粒状污染物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