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DEA方法与Tobit模型相结合的工业用地效率研究

作 者: 施秧秧
导 师: 吴宇哲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 Tobit模型 工业用地效率 用地规模效率 最优规模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土地短缺已开始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仍不断拓展,工业用地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比重过高的现象呈现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已成为导致大量优质耕地被侵占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的工业用地利用表现得极为粗放,并且用地效率十分低下。可见,研究工业用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承载力的提高,以及资源集约节约型社会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经济效率自身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在剖析效率评价常用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与工业用地特点相符合的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使用,并设计出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hnalysis,DEA)为主导的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应用的建模流程。以浙江省为研究靶区,以县(市)为基本研究单位,运用DEA方法对1996年以来全省的工业用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得到各县(市)历年的用地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总体规模效率值,从而揭示浙江省工业用地效率的总体状况。在工业用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进而剥离得到浙江省各县(市)用地规模效率值,分地级市进行归并处理后,对不同地级市的用地规模效率进行地区差异分析。然后运用效率损失分析给出各地级市的用地效率最优规模,并提出各地级市工业各投入要素的调整方向和调整空间。最后,运用Tobit模型对浙江省各县(市)进行了用地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资本的投入有助于用地规模效率的提高,用地规模过大是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产业差异引起的不同用地性质也是引起各县(市)效率差异的一个主要因素,工业增加值和县(市)地域差别对效率值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基于DEA和Tobit模型相结合的工业用地效率评价在方法上具有很好的有效性,不仅评价了用地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和总体规模效率,并可以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设计的评价流程和模型可为类似区域的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提供借鉴。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次  7-10
插图和附表清单  10-12
1 绪论  12-3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4
    1.1.1 选题背景  12-13
    1.1.2 选题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27
    1.2.1 工业用地研究现状  14-19
    1.2.2 工业用地效率研究现状  19-22
    1.2.3 DEA方法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22-25
    1.2.4 Tobit模型的应用  25-27
  1.3 研究方案  27-31
    1.3.1 研究内容  27-28
    1.3.2 研究方法  28-29
    1.3.3 技术路线  29-30
    1.3.4 研究整体设计  30-31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36
  2.1 相关概念界定  31-32
    2.1.1 效率  31
    2.1.2 工业用地纯技术效率  31-32
    2.1.3 工业用地总体规模效率  32
    2.1.4 用地规模效率  32
  2.2 理论基础  32-36
    2.2.1 技术效率理论  32-33
    2.2.2 生产要素组合理论  33-34
    2.2.3 规模报酬理论  34
    2.2.4 工业化进程理论  34-35
    2.2.5 集约用地理论  35-36
3 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36-44
  3.1 效率评价的常用方法  36-38
  3.2 不同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38-42
    3.2.1 工业用地的特点  38-40
    3.2.2 与工业用地特点相符合的效率评价方法  40-42
  3.3 工业用地效率评价方法的建模流程  42-44
4 基于DEA方法的工业用地效率测度  44-69
  4.1 研究靶区选择  44-45
  4.2 基于DEA方法的理论模型构建  45-50
    4.2.1 DEA方法的基本原理  45
    4.2.2 DEA方法的效率评价模型  45-49
    4.2.3 构建工业用地规模效率评价的DEA模型  49-50
  4.3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50-52
    4.3.1 指标建立的目的  50-51
    4.3.2 指标的确立  51-52
  4.4 数据处理与说明  52-53
  4.5 浙江省69个县(市)工业用地效率测度  53-67
    4.5.1 浙江省69个县(市)工业用地效率总体状况分析  53-58
    4.5.2 浙江省69个县(市)工业用地规模效率地区差异和历时性分析  58-61
    4.5.3 产出不同的县(市)比较分析  61-66
    4.5.4 浙江省69个县(市)的用地效率最优规模  66-67
  4.6 本章小结  67-69
5 基于Tobit模型的工业用地规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9-77
  5.1 计量模型  69
  5.2 变量的选择和说明  69-73
  5.3 回归结果与分析  73-75
    5.3.1 回归结果的估计  73-74
    5.3.2 影响因素分析  74-75
  5.4 政策建议  75-76
  5.5 本章小结  76-77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77-80
  6.1 主要结论  77-78
  6.2 研究展望  78-80
参考文献  80-86
附录  86-110
作者简历  110-11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112

相似论文

  1.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2.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F124;F224
  3. 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研究,F224
  4. 国际视野下的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率研究,F832.2
  5. 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F273.1
  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124.3
  7. 我国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分析,F283
  8. 基于DEA模型的金融支农效率研究,F224
  9. 我国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研究,F842.3
  10. 基于三阶段DEA的上海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F832.33
  11. 全要素电力能源消费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F224
  12. 成都市城乡建设用地统筹效率研究,F301.1
  13. 环塔里木盆地林果计划背景下农户果树套种行为影响因素研究,F326.13
  14. 基于区间DEA的绩效预测和预算编制研究,F273.1
  15. 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275
  16. 我国区域能源投入产出效率测度及政策研究,F206
  17.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研究效率的影响研究,F224
  18. 陕西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F224
  19. 我国上市物流公司技术效率研究,F252
  20. 基于DEA和Tobit模型的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224
  21. 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F206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