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作 者: 张华
导 师: 金海龙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生态—经济耦合 土地可持续利用耦合 城乡互动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分类号: F127;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主要对章丘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是章丘市生态——经济耦合关系、章丘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与城乡互动关系研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提出了章丘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通过对章丘市生态——经济耦合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2002年经济系统“反哺”的良性反馈还不足以改变系统整体的状态,整个系统处于失衡状态;2003—2005年研究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经济系统“反哺”的良性反馈增加很大,生态—经济系统趋于良性循环;然而2006年研究区生态与环境压力增大,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处于失衡状态,系统处于非良性耦合状态。章丘市生态—经济系统要实现良性耦合,必须降低系统的压力,提高系统的承载能力,增强系统的反馈能力,使耦合指数值最终大于0,确保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其中,降低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给系统带来的双重压力和增强系统反馈能力对系统实现良性耦合尤为重要。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对研究区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后,得到如下效益:社会效益: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并略有增加,同时又保障了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经济效益:规划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吨粮田建设,荒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可获得巨大的增产效益;生态效益:通过开发森林资源,推广生态农业,提高用地集约水平,改善了城区和农村环境,使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演化。随着研究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交通用地也会继续增加,为了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地,必须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规划坚决地实施,防止盲目的城区扩张行为,逐步增加单位土地的投入率及产出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尽量开发利用未利用土地。章丘市城乡互动关系研究主要解决研究区的“三农”问题,将研究区分为中部经济强镇、北部平原乡镇和南部丘陵乡镇三个亚区,依据三个亚区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各自发展的方向:中部经济强镇是本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今后发展应定位于济南的副中心,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使本区成为济南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北部平原乡镇发展重点应立足于本区现有优势,突出特色:刁镇应该做大作强章丘化工工业园,其他的乡镇主要做好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办成章丘市最大的养殖业基地,做大作强“章丘大葱”这个品牌;南部丘陵乡镇发展重点主要是特色林果业与生态旅游,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大田作物的种植,增加特色小杂粮的播种面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ENGLISH ABSTRACT  5-7
文献综述  7-9
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9-11
  1.1 选题的依据、意义及选取理由  9
  1.2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  9-11
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1-14
  2.1 理论基础  11-13
  2.2 研究方法  13-14
  2.3 技术路线  14
3 章丘市生态——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14-20
  3.1 生态经济耦合及其衡量方法  14-15
  3.2 章丘市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分析  15-19
    3.2.1 章丘市概况  15-16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16-18
    3.2.3 分析方法  18
    3.2.4 结果分析  18-19
  3.3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现状  19
  3.4 政策建议  19-20
4 章丘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研究  20-26
  4.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耦合模型  20-21
  4.2 耦合效益优化模型的建立  21-22
  4.3 模型求解  22-26
  4.4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6
  4.5 土地利用方向  26
5 城乡互动关系研究  26-31
  5.1 章丘市区域经济整体概况  26
  5.2 分区概况及发展方向  26-28
  5.3 城乡互动发展  28-29
  5.4 城乡差距现状研究  29
  5.5 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29-31
6 问题与对策探讨  31-33
  6.1 问题  31
  6.2 对策  31-33
参考文献  33-35
致谢  35-36

相似论文

  1. 基于城乡互动的抚宁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F127
  2. 基于城乡互动视角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F320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互动,F323.6
  4. 上海“剩女”群体产生的城乡互动解释及其择偶偏好研究,D669
  5. 东北地区城乡互动发展研究,F127
  6. 西部地区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研究,F127
  7. 城乡互动作用下发达地区城郊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C912.82
  8. 区域城乡互动机制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F299.2
  9. 宁夏地区城乡一体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研究,F127
  10.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及实证分析,F061.5
  11. 城乡旅游互动开发研究,F590
  12. 嬗变与断裂:城乡互动的动态性和结构性分析,C912.82
  13. 基于城乡互动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研究,TU982
  14.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发展研究,F205
  15. 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F320
  16.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F205
  17.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郊购物中心发展研究,F721
  18. 汕头市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对策研究,F127
  19. 西咸大都市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F127
  20. 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