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渔戏曲舞台演出理论解读
作 者: 吴清海
导 师: 陈冬季;海滨
学 校: 新疆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李渔 戏曲理论 舞台演出理论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渔是我国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戏曲实践家和理论家。他的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涉及到诗词、文赋、小说、戏曲、诗文理论、词学理论、戏曲理论等方面,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戏曲理论。李渔是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集大成者,不仅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位置,而且也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一生著作甚丰,有诗文杂著总集《一家言全集》,其中《闲情偶寄》一书影响最大。关于李渔的戏曲创作,据李渔本人和同时代的郭传芳说,有“前后八种”、“内外八种”。在李渔在世及其殁后至今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尽管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试图探究、分析李渔,力求还原李渔本来面目,誉者称其为屈原、李白甚或为西方之亚里斯多德、莎士比亚,贬者斥之为衣冠败类、名教妖凶,但这些,恐怕都不是对李渔的正确评价。本文从李渔生平入手,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李渔戏曲理论的解读,借鉴戏曲学、导演学原理,试图对李渔的戏曲理论中的剧本创作理论和舞台演出理论进行全面把握,从而把李渔的演员论、观众论、导演论进行细致剖析,希望能对今天的戏曲创作和舞台演出有所裨益。中国的戏曲发展源远流长,但却很少有系统的戏曲创作理论留传下来,李渔认为,人们对“填词之道”三缄其口的原因是,虽然擅长此道者固然不多,但更多的是“悉皆剖腹藏珠,务求自秘,谓此法无人授我,我岂独肯传人”因此,李渔决定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成文,以供世人所用,“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千古之定评,岂人之所能倒?不若出我所有,公之于人,收天下后世之名贤悉为同调,胜我者我师之,仍不失为起予之高足;类我者我友之,亦不愧为攻玉之他山。”李渔的戏剧理论是在吸收总结前人戏剧创作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编剧、导演、演员、演出等多方面的戏曲实践经验,创建了较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因此,李渔的理论,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美学史上一笔十分宝贵的遗产。”
|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文献综述 8-13 前言 13-14 1. 李渔的剧本创作论 14-21 1.1 剧本题材要求 14-17 1.2 戏曲剧本人物的处理 17-18 1.3 戏曲剧本语言的处理 18-20 1.4 开场与收尾的处理 20-21 2. 李渔的演员理论 21-23 2.1 演员个人形象条件 21-22 2.2 演员天赋 22 2.3 演员所需要的技能 22 2.4 演员临场状态 22-23 3. 李渔的导演理论 23-27 3.1 导演选择剧本 23 3.2 导演改编剧本 23-24 3.3 导演挑选与培训演员 24-27 3.4 导演自身文化素养 27 4. 李渔的观众理论 27-29 4.1 戏曲对观众的作用 27-28 4.2 观众对戏曲的反作用 28-29 5. 李渔的演出理论 29-32 5.1 演出时间要求 29 5.2 演出语言要求 29-30 5.3 演出装饰要求 30 5.4 演出音乐要求 30-31 5.5 对演员舞台上的要求 31-32 结语 32-33 参考文献 33-35 后记 35-36
|
相似论文
-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女性观,I206.2
- 商业视域下的李渔戏曲理论与创作,I207.3
- 来集之及其戏曲研究,J809.2
- 论李渔的园林美学思想,TU986.1
- 评点者与创作者的互生共存,I206.2
- 以戏剧法写小说,I207.41
- 论李渔的戏曲语言世俗化理论,I207.3
- 《笠翁传奇十种》宾白研究,I207.3
- 李渔小说《十二楼》研究,I207.41
- 李渔《闲情偶寄》的美学思想解读,I207.3
- 李渔话本小说研究,I207.41
- 从“机趣”看李渔的创作和生活,I206.2
- 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的研究,B83-092
-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自我矛盾性,I206.2
- 李渔《闲情偶寄》的环境美学思想管窥,I206.2
- 道学风流合而为一,I206.2
- 李渔世俗美学思想研究,I206.2
- 李渔拟话本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I207.41
- 李渔“无声戏”小说理论研究,I207.41
- “寓哭于笑”与正统观念的颠覆,I207.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