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孔丛子·嘉言篇》所见孔子言行考

作 者: 郝同辉
导 师: 黄怀信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适周时间 适陈时间 婚嫁 适齐时间 田氏 东郭亥 尚理
分类号: K2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今本《孔丛子》旧题孔鲋撰,成书于秦汉之际,在三国至北宋时期得到广泛流传,无人怀疑。但是降至南宋,学者们开始怀疑此书。到二十世纪初,《孔丛子》是伪书已成铁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者对《孔丛子》的真伪问题进行了再研究,多认为此书有可信的史料价值,有较为原始的材料依据。但是,学者们多从宏观上探究《孔丛子》的真伪问题,并没有从微观上剖析其材料的性质,去伪存真,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孔丛子》的首篇《嘉言篇》的七章——“孔子适周”、“凌阳之台”、“孔子论婚嫁”、“梁丘据中虺毒”、“孔子论田氏代齐”、“东郭亥攻田氏”、“君子尚辞”——的材料进行深入地剖析,侧重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材料进行考辨,以求做到去伪存真,确定其材料的性质,有助于《孔丛子》伪书公案的根本解决。“孔子适周”章主要从适周时间、孔子之貌和孔子之行三方面剖析。首先在前人六种适周时间异说的基础上,将其考证为鲁昭公二十四年,证明材料有可信的依据;其次从其它文献入手,证明材料所反映的孔子容貌和行为是可信的,有原始的依据。“凌阳之台”章主要从适陈时间、地理概念和民本思想三方面剖析。首先在前人适陈时间异说的基础上,将其考证为三次,均在陈缗公时期,材料中的陈惠公乃是陈缗公之误;其次从凌阳、灵台、九州岛等地理概念入手,证明材料是有原始的依据;再次从其它文献入手,证明材料所反映的民本思想是可信的。“孔子论婚嫁”章主要从先秦婚姻年龄、婚礼程序以及阴阳思想、女红思想等方面入手,结合其它文献资料,考证其有可信的依据。“梁丘据中虺毒”章主要从梁丘据与宰我相见、关键词涵义和教学思想等三方面入手。首先从梁丘据与宰我的生卒年代出发,考证他们可以相见;其次分析“虺”和“疗”等字,确定文风有先秦的时代特征;再次考证孔子的言论所反映的思想与其教学思想一致。“孔子论田氏代齐”章主要从孔子适齐时间、孔子与晏子关系及其言论等三方面入手。首先考证《史记》所载孔子适齐之事为真,时间为鲁昭公二十五年;其次考证孔子与晏子为君子之交;再次考证他们的言词用语有时代特色,后人无法伪作。“东郭亥攻田氏”章主要从东郭亥生平、子贡言辞及孔子言论等三方面入手,考证本章材料真实不伪。“君子尚辞”章主要从子贡和宰我的言辞特征及孔子的议论等三方面入手,考证本章材料有可靠的依据。经过细微的剖析,可以看到《嘉言篇》的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有较为原始的材料依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有后人整理润色的痕迹。其材料所反映出来的这种复杂性是符合古书成书、流传的过程和规律,不应据此怀疑其可信度,否定其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前言  8-11
一."孔子适周"考  11-23
  (一) 适周时间  11-19
    1.前人异说  11-12
    2.异说分析  12-19
      (1) 昭公七年说和昭公二十一年说  12-13
      (2) 定公时期说  13-14
      (3) 昭公二十四年说  14-19
  (二) "圣人之表"  19-21
  (三) "圣人之行"  21-23
二."凌阳之台"考  23-32
  (一) 适陈时间  23-26
  (二) 陈惠公辨析  26-27
  (三) "凌阳"考  27-28
  (四) 孔子所见言行思想  28-32
    1."灵台"考  28-29
    2."六州"考  29-31
    3.民本思想  31-32
三.孔子论婚嫁考  32-37
  (一) 先秦婚俗考  32-33
    1.婚姻年龄  32-33
    2.婚礼程序  33
  (二) 本章孔子所见言论思想  33-37
    1.阴阳论  33-35
    2.女红论  35-37
四."梁丘据中虺毒"考  37-43
  (一) 梁丘据与宰我相见考  37-41
    1.梁丘据考  37-38
    2.宰我考  38-41
  (二) 宰我言论考  41-42
    1."虺"考  41
    2."攻疗之方"考  41-42
    3.宰我论献方考  42
  (三) 本章所见孔子言论思想  42-43
五.孔子论"田氏代齐"考  43-50
  (一) 孔子适齐时间考  44
  (二) 孔晏关系考  44-46
  (三) 晏子所见言语  46-47
  (四) 本章所见孔子言论思想  47-50
    1."政令"考  47-48
    2.评价晏子考  48
    3."陈氏"与"田氏"考  48-50
六."东郭亥攻田氏"考  50-53
  (一) 东郭亥攻田氏其事考  50-51
  (二) 本章所见子贡言论  51-52
  (三) 本章所见孔子言论思想  52-53
七."君子尚辞"考  53-56
  (一) 君子尚理  53-54
  (二) 宰我与子贡言辞特征考  54-56
    1.宰我言辞特征  54-55
    2.子贡言辞特征  55-56
结语  56-59
参考文献  59-64
学术论文  64-65
致谢  65

相似论文

  1. 当代农村婚嫁仪式变迁研究,K892.22
  2. 裕固族婚嫁音乐研究,J607
  3. 论唐宋题画诗的审美转变,I207.22
  4. 《林兰香》中婚嫁礼俗的考察,K892.22
  5. 湘西苗族婚嫁歌曲研究,J607
  6. 当代城市蒙古族婚嫁仪礼探析,C953
  7. 霞浦畲族婚嫁歌与周边地区汉、畲婚嫁歌之比较研究,J607
  8. 春秋战国时期侠客与武术关系之考究,K225
  9. 春秋战国剑文化研究,K225
  10. 从“崇礼”到“诡道”,K225
  11. 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K225
  12. 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K225
  13.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及价值取向,K225
  14. 孟子游历考,K225
  15. 春秋晚期鲁国家臣叛主问题研究,K225
  16. 春秋时期“出奔”现象研究,K225
  17. 《左传》预言研究,K225.04
  18. 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K225
  19. 春秋战国土地制度研究的若干问题,K225
  20. 先秦报恩理念与行为研究,K225
  21. 范蠡故里问题研究,K22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