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变/应变率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左心房功能的临床研究

作 者: 盖爱菊
导 师: 陈爱华
学 校: 昆明医学院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应变 应变率 左心房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分类号: R54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使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分析慢性心衰对心脏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探讨慢性心衰患者左房重构与左室功能的关系,评价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左心房功能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选择受试者共89例,其中慢性心力衰竭48例,2008-08/2009-01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正常对照组41例,均为同期健康体检者。(1)正常对照组:41例,其中男16例,女25例,年龄51岁~79岁,平均年龄(62±7.8)岁;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12导联常规心电图、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均无异常发现,排除高血压病家族史,排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肾病、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病史等器质性疾病。(2)心力衰竭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6岁~87岁,平均年龄(66±11.1)岁,符合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根据心衰患者自觉的活动能力对其心功能状况进行NYHA分级,包括Ⅱ级及Ⅱ级以上,其中Ⅱ级18例,Ⅲ级26例,Ⅳ级4例。所有心衰患者均为窦性心律,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房颤动、2度及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排除严重瓣膜疾病等。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8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酒精性心肌病1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全部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2.仪器设备:使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GE Vivid 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经胸探头频率为2.0-4.0MHz,组织多普勒取样容积为2mm×2mm。3.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多普勒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检查。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A波峰值流速及其比值;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组织舒张早期、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及其比值;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测量左房各个壁的应变、应变率。所有数据都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M±Q(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组问参数比较采用ANOVA,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变量间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HF组HR、LAD、LADI、LAVmin、LAVmax、LAVI、LASV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AEF低于正常对照组。2.CHF组二尖瓣环组织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及E’/A’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CHF组左心房后壁、下壁、房间隔及侧壁应变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左心房前壁应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34)。4.CHF组SSR、ESR与AS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5.正常对照组ESR分别与LAD、LAVmin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2、0.322,P<0.05),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56,P<0.001)。6.正常对照组SSR与ASR呈负相关(r=-0.311,P<0.05),与ESR呈显著负相关(r=-0.584,P<0.001)。7.CHF组SSR与A峰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1);ESR分别与LASV、LAEF、Ve、Ve/Va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36、-0.503、-0.506、-0.431,P<0.01);ASR分别与LAVmin、LAVI、LAEF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8、0.349、0.329,P<0.05),与LAVmax、LASV、Ve/V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392、0.445、0.407,P<0.01),与Va呈显著负相关(r=-0.507,P<0.001)。8.CHF组SSR与ASR呈显著负相关(r=-0.644,P<0.001)。9.与高心病组患者比较,肺心病组、心肌病组患者心率偏快,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10.肺心病组与高心病组患者比较,二尖瓣环组织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减低(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较正常人减低;应用应变/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2.心衰组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低于正常人,提示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可评价心衰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并且比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加敏感,能够辨别出二尖瓣血流频谱假性正常化。3.应变率指标结合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价左房功能的方法以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指标能够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左房功能的改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1
英文摘要  11-14
论文正文  14-50
  前言  14-16
  材料与方法  16-21
    一 研究对象与分组  16
    二 使用仪器  16
    三 研究方法  16-20
    四 统计学分析  20-21
  结果  21-31
  讨论  31-41
  结论  41-42
  附图  42-45
  参考文献  45-50
文献综述  50-55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5-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60Si2Mn钢热机械损伤行为研究,TG142.15
  2. 慢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型与尿酸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R259
  3. 中医药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R259
  4. 混凝土率型内时损伤本构模型,TU528
  5. 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R445.1
  6.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径向及轴向收缩功能,R541.3
  7. 张应变抑制牙周膜细胞增殖后苯妥英钠的促增殖作用,R781.4
  8.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R541.3
  9. 应用肾小球滤过率评价血肌酐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情况,R541.61
  1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R541.6
  11. 基于嵌入式Web技术的动态应变仪研究与实现,TP368.1
  12. FBG传感体结构、传递特性与接触力测量,TP212.14
  13. 核电相关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TL341
  14. 超声弹性成像中的位移和应变估计,TP391.41
  15.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有限元分析,TB331
  16. 基于局部应变的沥青路面力学分析及其疲劳寿命预估研究,U416.217
  17. 深水桥梁桩基础钢吊箱围堰施工技术研究,U445.556
  18. 谐波减速器弹性薄壁构件的疲劳寿命分析,TH132.46
  19. 实时三维超声及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射频消融术前后房颤患者左房功能,R541.75
  20. 山东省县级社区高血压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弹性比较研究,R544.1
  21.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侯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血液循环衰竭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