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作 者: 汪明哲
导 师: 马学虎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滴状冷凝 低压水蒸气 界面效应 液滴脱落直径 液滴生长周期
分类号: TK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64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蒸气冷凝传热在石油化工、航天、动力、制冷空调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换热性能的强化对节约能源及工程费用具有重要意义。滴状冷凝由于极高的传热性能而备受关注,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重点在于通过液滴的动力学特性和基于界面效应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研究低压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和高分子化合物在紫铜表面制备了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SAM)和PFA/Cr2O3疏水涂层,并且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采用扫描电镜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利用竖直壁面的冷凝传热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两种表面的低压水蒸气滴状冷凝实验,测定了冷凝传热系数。实验压力分别为:10kPa(Ts=46℃),40kPa(Ts=76℃),70kPa(Ts=90℃),101kPa(Ts=100℃)。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表面上,水蒸气滴状冷凝传热系数均随着压力的降低而下降。其中在铜基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SAM)的前3组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系数分别是常压下的55%~58%,68%~69%和78%~84%;在PFA/Cr2O3疏水表面的前3组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系数分别是常压条件下的47%~49%,69%~77%和86%~98%。利用高速摄像记录了不同压力条件下滴状冷凝传热过程中的液滴运动行为。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水蒸气压力的下降,液滴的脱落直径变大,液滴的生长周期延长,使得滴状冷凝传热性能呈现下降趋势。利用基于界面效应的滴状冷凝传热模型,计算分析了液滴曲率热阻,气-液相际传热热阻,液滴导热热阻等随蒸汽压力的变化趋势,探究了冷凝传热系数随压力下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液滴曲率热阻随压力的变化幅度很小,基本与压力无关。当水蒸气压力下降时,液滴导热热阻占总热阻的比重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单个液滴的传热量下降造成的。气-液相际传热热阻的增加是导致滴状冷凝传热系数随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界面传热系数随水蒸气压力下降而大幅减小。当压力从常压降至3kPa时,界面传热系数减小了近2个数量级,这是由于界面处的分子扩散传质速率随水蒸气压力的降低而减小,界面传热阻力增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引言  9-10
1 文献综述  10-23
  1.1 膜状冷凝与滴状冷凝的判据  11-12
  1.2 膜状冷凝  12
  1.3 滴状冷凝的微观机理及传热模型  12-15
    1.3.1 液滴的形成  12-13
    1.3.2 液滴的生长与合并  13-14
    1.3.3 液滴的脱落  14
    1.3.4 液滴的尺寸分布函数  14
    1.3.5 滴状冷凝的传热模型  14-15
  1.4 影响水蒸气冷凝传热的主要因素  15-18
  1.5 低压水蒸气冷凝  18-22
    1.5.1 低压膜状冷凝传热的研究  19-20
    1.5.2 低压滴状冷凝传热的研究  20-22
  1.6 促进实现滴状冷凝表面改性方法  22-23
    1.6.1 分子自组装膜  22
    1.6.2 高分子聚合物  22-23
2 竖直壁面冷凝传热实验装置  23-35
  2.1 实验流程装置及原理  23-28
  2.2 传热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28-34
    2.2.1 数据处理  28-30
    2.2.2 系统稳定性分析  30
    2.2.3 误差分析  30-34
  2.3 实验图像处理方法  34-35
3 疏水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5-45
  3.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5-38
    3.1.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制备原理  35
    3.1.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5
    3.1.3 十八烷基硫醇疏水涂层的制备工艺  35-36
    3.1.4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的表征  36-38
  3.2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制备及表征  38-44
    3.2.1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制备原理  38-39
    3.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39-40
    3.2.3 PFA/Cr_2O_3疏水涂层的制备工艺  40-41
    3.2.4 PFA/Cr_2O_3疏水涂层的表征  41-44
  3.3 小结  44-45
4 疏水表面的低压水蒸气冷凝特性  45-61
  4.1 十八烷基硫醇分子自组装膜表面的低压冷凝传热特性  45-54
    4.1.1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曲线  45-47
    4.1.2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脱落直径  47-48
    4.1.3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速率  48-49
    4.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周期  49-54
  4.2 PFA/Cr_2O_3疏水表面的低压冷凝传热特性  54-59
    4.2.1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曲线  54-56
    4.2.2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脱落直径  56-57
    4.2.3 不同压力条件下的液滴生长周期  57-59
  4.3 分析与讨论  59-60
  4.4 小结  60-61
5 低压蒸汽滴状冷凝传热热阻分析  61-69
  5.1 滴状冷凝单个液滴传热模型  61-63
  5.2 滴状冷凝单个液滴热阻分析  63-68
    5.2.1 液滴曲率热阻  63-65
    5.2.2 气-液相际传热热阻  65-67
    5.2.3 液滴导热热阻  67-68
  5.3 小结  68-69
结论  69-71
参考文献  71-76
附录A 符号表  76-78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8-79
致谢  79-80

相似论文

  1. 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耐蚀及强化冷凝传热性能研究,TG174.4
  2. 纳米复合材料中表面/界面效应对动应力的影响,TB383.1
  3. 有机阻变存储器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P333
  4. 计及表/界面效应的含夹杂粘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质,TB301
  5. 铁电薄膜界面效应与尺寸效应的研究,TM221
  6. Pr_(0.7)Sr_(0.3)MnO_3薄膜的室温电阻开关特性,TM564
  7. 滴状冷凝液滴微观特征及传热机制,TK124
  8. 颗粒尺寸效应对锰基钙钛矿氧化物La_(2/3)Ca_(1/3)MnO_3铁磁相变的影响,TB383.1
  9. 磁性薄膜磁光科尔效应的数值计算,O484
  10. 硫化锌纳米空心球的高压研究,TB383
  11. 表面形貌对初始滴状冷凝的影响,O647.1
  12. 滴状冷凝初始液滴形成机理的研究,TQ02
  13. 水平管外PTFE涂层滴状冷凝换热实验研究,TK124
  14. 自组装膜表面强化冷凝传热的研究,TQ021.3
  15. 磁控溅射工艺对复合结构丝微结构和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O482.5
  16. 有机发光器件界面效应及相关物理特性的研究,TN383.1
  17. Ni-P-纳米SiO_2化学复合镀层制备及耐蚀和冷凝性能强化研究,TG174.4
  18. 聚合电解质与界面效应协同控制下碳酸盐的合成及生长机理研究,TB383.2
  19. Mn基钙钛矿氧化物与不同磁性相的复合及其磁与电子输运性质的研究,O482.5
  20. 低维半导体材料若干性能的尺寸和界面效应,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热力工程、热机 > 热力工程理论 > 传热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