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古银杏和古槐衰弱特性的研究

作 者: 张艳洁
导 师: 赵琦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银杏 国槐 叶绿体结构 叶绿素荧光 太赫兹 植物内源激素 rbcL基因
分类号: Q9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5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古树生长年代久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老症状。随着古树的衰老,其养分、水分、矿质营养元素、激素和酶系统等都有显著变化。本实验从古树生理生化特征及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等方面比较了古树和幼树的差别,并选择和确定了可作为古树衰老标记的生理指标。①通过显微观察银杏国槐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古银杏叶片的叶绿体呈梭形,随树龄增长,叶绿体排列有相对疏松的趋势,叶绿体数目相对减少;国槐叶绿体呈椭球形,贴壁排列,百年国槐较对照国槐叶片细胞排列疏松。②通过超微结构观察,随季节变化,银杏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量及体积均呈上升趋势,树龄越大,上升程度越大;国槐叶绿体中淀粉粒数量及体积也有同样趋势。在同一生长时间,古树叶绿体内淀粉粒的数量及体积均比对照明显增加,增加程度与树龄成正比,古树的叶绿体基粒片层数量与清晰度呈下降趋势,树龄越大叶绿体基粒片层数量越稀疏且片层模糊。③古树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树龄的树木叶绿素含量均在8月达到当年生长季节的最高值,当年5月和10月叶绿素含量较低;而对照树相同月叶绿素含量均比古树高。④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对古、幼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荧光动力学参数揭示出古树的光合速率较低,树龄越大,光合速率越低;在最适条件下经过暗适应后的Fv/Fm值揭示出古银杏、古国槐明显受到胁迫,受抑制程度与树龄成正比;qP值揭示出古树的光合活性较对照低,光合活性大小与树龄成反比,树龄越大光合活性越小;qN值揭示出古银杏更适于接受强光照射。⑤通过太赫兹(THz)时域图,发现THz透过率与树龄成反比,水分蒸发量也与树龄成反比,树龄越大银杏叶片水分的蒸发速率越低。⑥应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不同树龄的银杏和国槐的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结果显示,脱落酸的含量与树龄成正相关,树龄越大脱落酸含量越高。同一株树,脱落酸的含量与生长季节成正相关;在同一生长月份,生长素的含量与树龄成反比关系,树龄越大生长素含量越低。⑦基于以上生理方面特性表征古树与幼树的差异,推测在分子基因水平上可能会有差异,因此通过选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rbcL基因,进行序列对比,发现不同年龄的的基因碱基突变位点差异性较明显,说明rbcL基因序列可作为银杏衰老的特性表征之一。可能是由于国槐古幼树树龄差距小,国槐rbcL基因序列的差异性较小,国槐古幼树在分子水平上差异不明显。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部分 前言  11-22
  一、古银杏和古国槐的生长状况  11-12
    1.古银杏和古国槐  11
    2.古银杏和古国槐的生长状况  11-12
  二、古树叶片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12-14
    1.叶片超微结构  12-13
    2.古树叶片超微结构研究进展  13-14
  三、植物荧光特性研究  14-16
    1.调制叶绿素荧光  14-15
    2.调制叶绿素荧光的实际应用  15-16
  四、THz成像技术与生物学研究  16-17
    1.THz成像技术原理  16-17
    2.THz成像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17
  五、植物内源激素  17-19
    1.植物内源激素的作用  17-18
    2.植物内源激素与植物衰老  18-19
  六、rbcL基因序列分析的应用  19-20
    1.rbcL基因  19
    2.rbcL基因序列分析的应用  19-20
  七、立项依据及设计思路  20-22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22-34
  一、实验材料  22-23
  二、实验试剂的配制  23-26
    1.石蜡、超薄切片试剂  23-25
    2.rbcL基因分析试剂  25-26
  三、实验方法  26-34
    1.叶绿体结构观察  26-28
    2.叶绿素含量检测  28
    3.叶绿素荧光特性检测  28
    4.太赫兹光谱分析  28-29
    5.植物内源激素提取与分析  29-30
    6.rbcL基因同源性分析  30-34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34-87
  一、叶片结构的观察与分析  34-55
    1.叶绿体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  34-36
    2.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与分析  36-55
  二、叶绿素含量  55-58
  三、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58-62
    1、FO、Fm和Fv/Fm  58-59
    2、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  59-60
    3、光化学猝灭值—光化学能量转换分析  60-61
    4、非光化学猝灭值—非光化学能量转换分析  61-62
  四、太赫兹光谱分析  62-67
  五、植物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67-82
  六、rbcL基因序列分析  82-87
第四部分 讨论与结论  87-90
  一、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87
  二、叶绿素荧光特性  87-88
  三、太赫兹光谱分析  88
  四、植物内源激素  88-89
  五、rbcL基因序列分析  89-90
第五部分 小结与展望  90-92
  一、小结  90-91
  二、展望  91-92
参考文献  92-99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99-100
致谢  100

相似论文

  1. 两个不同叶色棉花品种光合功能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Q945.11
  2.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3. 一株溶藻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机制及其溶藻物质特性的研究,X173
  4. 弱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灌浆期弱光响应的定量研究,S512.1
  5. 光强对罗勒叶中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S636.9
  6. 高温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S641.2
  7. 基于同化能力杂种优势早期评价的桃光合特性研究,S662.1
  8. 暗紫红毛菜分子系统学研究,Q941
  9. 叶绿素缺乏对水稻光系统光化学功能的影响,S511
  10. 夜间低温对番茄苗期抗逆性、基因表达谱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S641.2
  11. TEA CO2激光泵浦的太赫兹激光器与应用研究,TN248
  12. 太赫兹通信系统初步仿真与实验技术研究,TN925
  13. 基于TDS系统的泥土含水量测量方法研究,S152.7
  14. 基于太赫兹波的持久性有机物检测技术研究,O434.3
  15. 铜和铬对小球藻的致毒机理及解毒方法研究,X173
  16. 不同育苗密度对千年桐幼苗养分吸收利用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S792.99
  17. 国产银杏叶提取物对轻度认知障碍及其痴呆转化率的临床研究,R285
  18. UV-B对南极小球藻生理活性的影响,Q947.9
  19. 藻类荧光对重金属毒性响应规律的研究,X173
  20. 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实验的研究,O441
  21. 光学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和太赫兹辐射的研究,TN241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