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试论“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

作 者: 徐贵涓
导 师: 孙承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国际关系
关键词: 中日关系 战略经济对话 复合相互依赖 国际机制
分类号: F12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经贸关系是中日关系的基础,在今后一个时期也将会如此。鉴于此,从经济关系着手谋求中日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各方面关系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和现实上都具有可能。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美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模式”以及“国际机制”之上。文章之初便对上述理论进行阐述和探讨,概括了国际社会中复合相互依赖的特征,指出在“符合相互依赖”对国际机制的作用,并分析了国际机制与国家行为的关系。随后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提出中日是一种“复合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其经济贸易交流较好的基础为基点,提出建立“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随后论证了战略经济对话是一种国际机制,并对现有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进行评论,进而指出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重要意义。并且,本文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从实践探讨,从四个方面抓住重点,分析了中日目前建立战略经济对话的现实可能。基于这些分析,本文认为中日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具备主观和客观条件。本文还探讨了当前在建立中日经济对话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自身利益界定、不负责任行为以及外部干涉因素等。本文试图运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对当前中日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并试图为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模式做一初步探讨,以期对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意见。

全文目录


摘要  4-6
绪论  6-8
第一章 建立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理论基础  8-15
  一、"复合相互依赖"的内容  8-10
  二、国际机制与国家行为  10-12
  三、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12-15
第二章 中日关系的特征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建立  15-22
  一、相互依赖性  15-16
  二、敏感性与脆弱性  16-17
  三、不对称性  17-19
  四、复合相互依赖性  19-22
第三章 建立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意义  22-27
  一、成本最小化  23
  二、利益最大化  23-25
  三、减少不确定因素  25-26
  四、维护地区稳定  26-27
第四章 建立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现实可能  27-35
  一、优势互补  27-29
  二、国际组织与合作  29-30
  三、经贸基础  30-32
  四、战略互惠  32-35
第五章 建立中日战略经济对话机制面临的问题  35-39
  一、不负责任的行为  35-36
  二、自身利益的界定  36-37
  三、外界因素的影响  37-39
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研究,X321
  2. 中日高中历史教科书比较,G633.51
  3. 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下的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研究,D820
  4. 论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国际机制因素,D73
  5. 日本近代驻华外交官小田切万寿之助的研究,K313.4
  6. 日本国家主义与东亚“华夷秩序”的碰撞与冲突,K313
  7. 日本政治大国战略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731.3
  8.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D822.3
  9.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关系(1991-2006),D822.331.3
  10. 试析法德和解对新时期中日关系改善的启示,D822.3
  11.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研究党雅贤,D829
  12. 中日政党外交对政府外交的作用和影响,D27
  13. 新世纪日本文化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影响,G115
  14. 中国参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分析,D822
  15.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进程中的中国,X-01
  16. 战后中日民间外交研究,D829
  17. 冷战后中国大陆的中日关系研究,D822.3
  18. 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政策的演变及影响研究,D822.331.3
  19. 新地缘政治形态下的中日关系研究,D822.3
  20. 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民主党党际交流实践研究,D27
  21. 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F822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对外经济关系 > 对各国经济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