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墨子理想国中法律的角色

作 者: 唐育萍
导 师: 宇培峰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墨子 法律观 学说神话 实用主义
分类号: D9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墨子的思想历来倍受争议,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和评析,古已有之。早在先秦时候,孟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就对墨子的思想有过评析,之后即便是墨学中绝,仍不乏支言片语之评论。然而,这些都不是对墨子之法律思想的专门研究。对其法律思想的研究,实际上是近代西学传入中国、法学开始确立其独立学科之地位时才开始的。对墨子法律思想的研究,学界通常都遵循这样的思路,即在墨子的学说中找出专门论及法律的内容,再将“兼爱”、“尚同”、“尚贤”、“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墨子的十个主要政治主张纳入法律思想的范畴之内,尔后用现代法学概念对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冠以“法律起源论”、“法的本质”、“立法原则”等名称。此种研究方法,一方面对于加深对墨子法律观的认识固然功不可没,但另一方面,却是试图将墨子对于法律的零散的论述综合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法律学说体系,建构所谓的“学说神话”。这一做法的最大弊端,在于模糊了政治思想与法律思想的界限,掩盖了法律思想的特殊性,不利于以法学的视角对墨子的法律观作更为专门的、更为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综述学界有关墨子法律思想的研究情况,重点分析梁启超、杨鸿烈、张国华和杨鹤皋四位学者对墨子法律思想的研究成果。然后,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打破“学说神话”,还原墨子法律观的本来面目,阐明墨子并没有提出专门的法律思想体系,墨子对于法律的论述,其实只是他的整个学说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作为政治学说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墨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兼相爱,交相利”的理想国,墨子论及法律,目的是要将法律规定为他的理想国的一种治国工具。由此目的出发,墨子进而提出了作为治国工具的法律应当是怎样的,包括法律的效力来自何处,法律应当包括哪些内容等。对这部分内容的分析,拟以墨子的政治主张为依托,考察法律在实现其主张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本文欲得出的结论是,墨子对于法律的设计表明法律充其量不过是墨子用来建立和维系理想国的一种工具,如果说墨子是把“天志”规定为理想国的最高信仰,那么,法律就是用来保证信仰的落实的,因此可以说,墨子的法律观带有比较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对墨子实用主义法律观的成因,本文也将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墨子的个人经历进行探讨。本文还试图说明,墨子的思想向来被视为古代思想界中的另类,但其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却不是绝无仅有。事实上,实用主义的法律观是古代思想家,至少是先秦时候的思想家所普遍具有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7
绪论  7-18
  一、学术史回顾  8-13
  二、学说神话与墨子法律思想研究  13-16
  三、本文基本概念说明  16-18
第一章 墨子的理想国  18-27
  一、兼相爱,交相利:理想国的基本原则  18-19
  二、天志:理想国的最高准则  19-20
  三、明鬼、非命:理想国的精神信念  20-22
  四、理想国的政治纲领  22-27
第二章 墨子理想国中法律的角色  27-37
  一、法律的角色  27-30
    (一) 法与尚同  27-28
    (二) 制度安排  28-29
    (三) 赏贤罚暴  29-30
  二、理想国之法的效力来源  30-33
  三、法之角色的局限性  33-37
第三章 墨子实用主义法律观分析  37-44
  一、墨子法律观的实用主义色彩  37-41
  二、墨子实用主义法律观的成因  41-44
第四章 结语  44-48
参考文献  48-51
后记  51

相似论文

  1. 墨家兵学思想研究,E092
  2. 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视角下的意向性,B089
  3.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B224
  4. 《墨子》研究之研究,I206.2
  5.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D920.0
  6. 人本法律思想解读,D909
  7. 杜威实用主义评价观研究,G40
  8. 毕沅与孙诒让《墨子》校勘比较研究,G256.3
  9.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B224
  10. 《墨子》四种句式研究,H141
  11. 墨子法律思想研究,D909.2
  12. 实用性抑或实践性,D61
  13. 墨子人生观简论,B224
  14. 墨子“尚同”思想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B224
  15. 詹姆士实用主义真理观研究,B023.3
  16. 论庞德的社会利益理论,D909.1
  17. 德沃金的哲学趣向:将哲学诠释学引入法学,D90-05
  18. 人文主义法律观探析,D909.1
  19. 先秦“俭”思想研究,B82-09
  20. 墨子与阿基米德科技思想的比较研究,B224
  21. 论李光耀时期(1965-1990)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外交,D733.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