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网格形态研究

作 者: 赵格
导 师: 袁大昌;黄晶涛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网格模式 网格形态 大街区二元网格模式 密集均质网格模式 街区面积 道路宽度 道路网密度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0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网格形态在长达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史上,从西欧到北美到东亚,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都得到广泛的采用。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网格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因此,什么样的网格,包括路网密度,路幅宽度,地块大小等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城市发展,需要一个切实的指导。首先,本文通过运用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东西城市形态演变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网格进行研究;揭示东西方城市中网格形态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网格模式——密集均值的小尺度网格模式(简称密集网格模式),和大街区二元结构网格模式(简称稀疏二元网格模式)的形态特征和量化特征;并对其各项构成要素(道路等级、道路宽度、道路网密度、道路面积率、街区尺度、街区面积)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其次,在描述性比较的基础上,本文从城市经营理念上剖析决定东西方网格模式的差异动因;以及从生产力水平,交通工具和建筑体量三个方面,剖析同一模式下具体网格形态的影响因素。再次,本文分析并阐述了两种网格模式对我国现代与当代城市当前的规划建设以及城市历史痕迹的影响,对比了两种网格对于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适用程度,寻找结构更稳定,适应性更强,更合理性的网格模式。最后,以城市中心区为例,探索当前中国城市网格形态中道路和街区落实在形态规划层面的科学的规划原则,以及具体量化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总论  7-14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7
  1.2 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7-9
    1.2.1 研究内容  7-8
    1.2.2 研究目标  8-9
  1.3 我国城市形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9-12
    1.3.1 区域层面的研究  9-10
    1.3.2 城市层面的研究  10-11
    1.3.3 街区层面的研究  11-12
    1.3.4 小结  12
  1.4 相关概念阐述  12-13
  1.5 研究方法特点  13-14
第二章 东西方古代及近代城市的网格模式及其相应形态  14-26
  2.1 西方古代及近代城市中的网格模式  14-19
    2.1.1 西方城市网格形态案例选取说明  14-15
    2.1.2 西方古代及近代城市网格案例阐述  15-17
    2.1.3 西方网格模式归纳阐述  17-19
  2.2 东方古代城市中的网格模式  19-26
    2.2.1 东方古代城市网格形态案例选取说明  19-21
    2.2.2 规划粗放的大网格道路,造就尺度夸张的大街区  21-24
    2.2.3 大街区内部小街巷自发生长,形成尺度宜人的小街坊  24-25
    2.2.4 道路逐渐变密,街区逐渐缩小的变化趋势  25-26
第三章 两种网格模式的差异比较以及动因剖析  26-33
  3.1 两种网格模式差异比较  26-27
  3.2 两种网格模式的动因剖析  27-31
    3.2.1 西方密集网格模式与城市首要经营理念为“重商”相一致  27-28
    3.2.2 稀疏二元网格模式与东方皇权统治思想占主导地位相统一  28-31
  3.3 同一网格模式下网格具体形态的影响因素  31-33
    3.3.1 生产力水平的影响  31
    3.3.2 交通方式的影响  31-32
    3.3.3 建筑类型的影响  32-33
第四章 两种网格模式对中国现代城市网格的影响  33-43
  4.1 两种不同网格模式对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33-38
    4.1.1 大街区二元网格模式对于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33-36
    4.1.2 密集网格模式对于中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影响  36-38
  4.2 两种不同网格模式在中国当代城市中的历史遗迹演变对比  38-41
    4.2.1 案例阐述  38-41
    4.2.2 两种模式下的历史街区演化比较  41
  4.3 两种网格模式对中国城市影响小结  41-43
第五章 未来中国城市网格形态探讨——以城市中心区为例  43-52
  5.1 以城市中心区为例原因  43-44
  5.2 城市中心区形态规划指导原则  44-45
    5.2.1 “初划整齐”原则  44
    5.2.2 “宁小勿大”原则  44
    5.2.3 “均质平等”原则  44-45
  5.3 城市中心区网格形态规划参考模式  45-50
    5.3.1 街区尺度(道路间距)未来设计参考  45-49
    5.3.2 道路宽度设计参考  49-50
  5.4 当前我国城市中心区街区形态误区浅析  50-51
    5.4.1 中心区街区形状怪异  50-51
    5.4.2 中心区道路等级过多  51
  5.5 小结  51-52
参考文献  52-54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54-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城市网格化管理研究,F299.2
  2.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3.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4.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5.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6.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7.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8.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9.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10.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11.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12.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13. 基于石油开采的大庆市城市空间结构脆弱性研究,TU984.113
  14. 城市地下空间的低碳效益研究,TU984.113
  15. 亲水·空间·融合,TU984.18
  16.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17. 滨海地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TU984
  18. 葫芦岛市连山区综合防灾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TU984.116
  19. 历史街区旧建筑的利用与改造,TU984.114
  20. 双转型背景下珠三角地区“三旧”改造规划研究,TU984.114
  21. 基于事件视角的历史建筑再生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