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茶氨酸生物合成:基因工程菌构建及其诱导合成条件

作 者: 朱文娴
导 师: 成浩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茶学
关键词: 茶氨酸 γ-谷氨酰转肽酶 谷氨酰胺合成酶 工程菌 催化合成
分类号: S57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0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茶氨酸(Theanine)不仅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而且是茶汤特殊风味和鲜爽味的主要成分,是评价高级绿茶的重要标志。同时,大量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茶氨酸具有促进大脑功能和神经的生长、抗肿瘤、降压安神等功效。居于以上特点,其制备研究在目前的茶学研究中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由于从茶叶中提取高纯度的茶氨酸,成本较高;化学合成茶氨酸工艺较复杂;组织培养合成茶氨酸产量低。开展茶氨酸的生物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将生物技术运用到天然产物制备技术中,开展了工程菌构建方面工作。本论文通过基因克隆技术构建了工程菌,优化了工程菌催化合成茶氨酸的条件,从而达到提高茶氨酸产量的目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培养好的Escherichia coli DH5α(E.coli DH5α)菌液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将扩增出的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片断和载体pUC19,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C19-GGT,将重组质粒pUC19-GGT转化至E.coli DH5α中,构建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 mM IPTG在32℃诱导后,经酶活性检测,工程菌株每克湿菌体的酶活达到0.236 U/mL左右,约是出发菌株E.coli DH5α的2.6倍。工程菌经32℃培养6 h左右,然后再加IPTG至0.1mM于32℃诱导表达4 h收集菌体。1mL反应体系(含0.35ML-谷氨酰胺、2.0 M盐酸乙胺、70 mg/mL菌体、pH 9.5)于30℃培养4h,茶氨酸的最大生成量为0.475g/L左右。2、以培养好的荧光假单胞的菌液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将扩增出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片断和载体pET32a,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ET-GS,将重组质粒pET-GS转化至E.coli BL21中,构建工程菌。工程菌株经0.1 mM IPTG在28℃诱导后,经酶活性检测,工程菌株湿菌体的酶活达到41.70 U/mgprot左右,约是出发菌株E.coli BL21的126.5倍。3、本实验优化了工程菌pET-GS催化合成茶氨酸的反应条件,工程菌经32℃培养6 h左右,然后再加IPTG至0.1mM于28℃诱导表达4h收集菌体。1 mL反应体系(L-谷氨酸钠0.2 M,盐酸乙胺1.2 M,咪唑100 mM,MnCl25 mM,ATP 30 mM,菌体100 mg/mL,pH 9.5),200 rpm,于30℃培养14 h,茶氨酸的最大生成量为6.2 g/L左右。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表  9-10
摘要  10-11
ABSTRACT  11-13
第一章 绪论  13-20
  1.1 茶氨酸  13-16
    1.1.1 茶氨酸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14
    1.1.2 茶氨酸的制备  14-16
    1.1.3 茶氨酸分析测定及提取纯化  16
    1.1.4 茶氨酸的发展前景  16
  1.2 γ-谷氨酰转肽酶  16-18
    1.2.1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分布  16-17
    1.2.2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制备  17
    1.2.3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催化反应  17
    1.2.4 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测定  17-18
    1.2.5 γ-谷氨酰转肽酶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8
  1.3 谷氨酰胺合成酶  18-20
    1.3.1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分布  18-19
    1.3.2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催化反应  19
    1.3.3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应用价值  19-20
第二章 实验设计方案  20-23
  2.1 实验目的  20
  2.2 实验主要内容  20
  2.3 技术路线  20-23
    2.3.1 γ-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21
    2.3.2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1-22
    2.3.3 工程菌pET-GS催化合成茶氨酸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3
第三章 大肠杆菌DH5A中的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的克隆  23-36
  3.1 材料与方法  23-26
  3.2 实验方法  26-30
    3.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26
    3.2.2 以菌液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26-27
    3.2.3 PCR产物的回收  27
    3.2.4 目的片段和载体双酶切并进行产物回收及纯化  27-28
    3.2.5 连接反应  28
    3.2.6 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8-29
    3.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29
    3.2.8 碱法小批量抽提质粒DNA[46]  29-30
    3.2.9 核酸电泳  30
    3.2.10 重组质粒pUG-GGT的双酶切验证  30
    3.2.11 基因序列测定  30
  3.3 结果与分析  30-35
    3.3.1 谷氨酰转肽酶基因的PCR扩增  30-31
    3.3.2 重组质粒pUC19-GGT的构建  31-32
    3.3.3 重组质粒pUC19-GGT双酶切验证  32
    3.3.4 序列测定  32-35
  3.4 小结  35-36
第四章 Γ-谷氨酰转肽酶的诱导表达研究  36-43
  4.1 材料和试剂  36
  4.2 实验方法  36-38
    4.2.1 工程菌生长曲线制作方法  36-37
    4.2.2 不同诱导温度优化  37
    4.2.3 不同养菌温度优化  37
    4.2.4 不同诱导剂浓度优化  37-38
    4.2.5 酶活检测  38
    4.2.6 茶氨酸合成测定  38
  4.3 结果与分析  38-41
    4.3.1 工程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38-39
    4.3.2 诱导温度优化结果  39
    4.3.3 养菌温度优化结果  39-40
    4.3.4 诱导剂浓度优化结果  40
    4.3.5 酶活测定  40
    4.3.6 茶氨酸合成测定  40-41
  4.4 小结  41-43
第五章 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43-53
  5.1 材料与方法  43
  5.2 实验方法  43-47
    5.2.1 溶菌酶法抽提基因组  43-44
    5.2.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44
    5.2.3 以菌液为摸板进行PCR扩增及产物回收  44-45
    5.2.4 目的片断和载体双酶切  45
    5.2.5 连接反应  45-46
    5.2.6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46
    5.2.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46
    5.2.8 重组质粒pET-GS的双酶切验证  46
    5.2.9 重组质粒pET-GS的PCR验证  46-47
    5.2.10 基因序列测定  47
  5.3 结果与分析  47-52
    5.3.1 荧光假单胞菌基因组的抽提  47
    5.3.2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PCR扩增  47-48
    5.3.3 重组质粒pET-GS的构建  48
    5.3.4 重组质粒pET-GS的双酶切验证  48-49
    5.3.5 基因序列测定  49-52
  5.4 小结  52-53
第六章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诱导表达研究  53-60
  6.1 材料和试剂  53-54
  6.2 实验方法  54-56
    6.2.1 工程菌生长曲线制作方法  54
    6.2.2 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  54
    6.2.3 GS试剂盒测定GS转移酶活性  54-55
    6.2.4 不同诱导剂浓度优化  55
    6.2.5 不同养菌温度优化  55
    6.2.6 不同诱导温度优化  55
    6.2.7 酶活性检测  55-56
  6.3 结果与分析  56-59
    6.3.1 工程菌生长曲线制作  56
    6.3.2 表达产物SDS-PAGE分析结果  56-57
    6.3.3 不同诱导剂浓度优化结果  57-58
    6.3.4 不同养菌温度优化实验结果  58
    6.3.5 不同诱导温度优化实验结果  58-59
    6.3.6 酶活性检测  59
  6.4 小结  59-60
第七章 工程菌催化合成茶氨酸反应条件的优化  60-66
  7.1 材料和试剂  60
  7.2 实验方法  60-61
    7.2.1 茶氨酸合成测定  60
    7.2.2 pH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0
    7.2.3 ATP浓度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0-61
    7.2.4 缓冲液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1
    7.2.5 底物浓度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1
    7.2.6 反应时间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1
    7.2.7 对照实验  61
  7.3 实验结果  61-65
    7.3.1 pH对茶氨酸合成的影响  61-62
    7.3.2 ATP浓度对合成茶氨酸的影响  62
    7.3.3 咪唑作为缓冲液的确定  62-63
    7.3.4 底物浓度对合成茶氨酸的影响  63-64
    7.3.5 反应时间对合成茶氨酸的影响  64-65
  7.4 小结  65-66
第八章 讨论与总结  66-68
参考文献  68-72
致谢  72-7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3

相似论文

  1. 阿特拉津降解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关键降解酶基因克隆及基因簇的构建,X172
  2. 芽孢杆菌yczE基因生防功能分析及表达Harpin蛋白的工程菌防病效果研究,S476.1
  3. 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菌Sphingobium sp. BA3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X172
  4. 酿酒酵母代谢木糖工程菌的构建,Q78
  5. 固体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异佛尔酮的反应性能研究,TQ224.2
  6. 卢旺达茶叶及其提取物中化学组成的研究,TS272
  7. 外源性谷氨酸对大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及谷氨酰胺合成酶表达的相关性研究,R764
  8. 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G81的构建及酶学性质研究,Q78
  9. 木聚糖酶出发菌株的研究及酶性质的考察,Q814
  10. 木聚糖酶Y3的筛选及性质考察,X172
  11. 相转移催化合成新型防腐剂DMDC的工艺研究,TQ225.52
  12.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叠氮磷酸二苯酯及其反应动力学研究,TQ203.2
  13. 猪乳铁蛋白工程菌发酵技术参数研究,S816.7
  14. 高茶氨酸茶树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S571.1
  15. 灵芝漆酶的发酵优化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S567.31
  16. 贵金属/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B383.1
  17. 脂肪酶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养及诱导产酶研究,TQ925
  18. 苏氨酸基因工程菌噬菌体抗性菌株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研究,TQ922
  19.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1-3在玉米自交系18-599(红)中的过量表达,S513
  20. 自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norB基因工程菌的构建,X172
  21. 硅氨基稀土化合物催化Pudovik反应的研究,O643.3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饮料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