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的初步研究

作 者: 苏志烽
导 师: 缪为民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水产养殖
关键词: 精养鱼池 水质生物净化 水蕹菜 生物刷 苦草
分类号: S9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池塘养殖是我国最重要的水产养殖生产方式,2006年其产量占到淡水养殖产量的69.6%。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池塘在结构上只有蓄水养鱼功能,缺乏有效的水体自净功能。随着池塘精养程度的提高,养殖投入不断增加导致池塘养殖水质恶化和养殖废水向周围环境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养殖水质的恶化也会导致鱼类生长速度减慢,疾病发生率升高,养殖效果和产品质量下降,进而带来养殖效益的下降。本研究对传统精养鱼池的结构进行改造,通过在精养鱼池中分别增设生物刷、水蕹菜水质生物净化功能区,对两种净化方式在养殖池塘水中的水质净化能力进行比较,研究二者对富营养化池塘养殖水的改良效果,对相关的净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养殖池塘内部水质净化系统奠定基础。此外,通过室内试验对不同密度苦草、轮叶黑藻和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后续的室外试验积累了资料。1.两种不同净化方式对养殖池塘主要水质因子的影响试验使用了1号、2号2个试验池和1个对照池(全池分隔为养殖区和净化区),通过泵水使池水在两个功能区间歇循环流动。在1号试验池的净化区设置生物刷,2号试验池的净化区种植水蕹菜,在试验池和对照池的养殖区按精养水平放养鲤科鱼类,且各池放养量相同。试验分为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按设计对1号、2号试验池净化区的生物刷、水蕹菜的密度进行调整。试验结果显示:生物刷和水蕹菜在各个阶段对养殖池塘水质均有显著的净化效果。两者对养殖池塘水的总体净化效果较为接近。设置生物刷的池塘溶解氧(DO)较高,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均较好;种植水蕹菜的池塘对P、TSS的去除效果较好,池水的透明度高,但对除氨氮外的其他形式N的净化效果均不及生物刷池塘,且池水中的DO显著偏低。2.不同密度的苦草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静态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苦草均对养殖池塘水中TAN、TN、PO43--P、TP、COD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能显著提高水体的DO和pH值。苦草对养殖池塘水中磷的去除能力较好,强于对氮的去除能力。采用内梅罗指数分析各实验组水质指标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苦草种植密度为3.6g/L时净化效果最佳。3.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静态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刷对水中TN、NO2--N、NO3--N、TAN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对DO的升高也有一定的作用。同时生物刷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pH的降低。当生物刷高度与水深比约为1时,布设生物刷的合适密度为8~9串/m2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综述  10-24
  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概况  10-13
    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历史  10
    1.2 池塘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中的地位  10-11
    1.3 我国池塘养殖的特点  11-12
    1.4 我国池塘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3
  2 池塘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2
    2.1 池塘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来源  13
    2.2 池塘养殖系统中氮、磷的循环与收支  13-16
    2.3 池塘养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6-22
  3 小结  22-24
第二章 两种不同净化方式对精养池塘水质因子的影响  24-46
  1 试验条件、材料及方法  25-28
    1.1 试验设施条件  25
    1.2 生物净化材料  25-26
    1.3 试验鱼池的设计  26
    1.4 试验池、对照池的鱼类放养及管理  26
    1.5 生物净化材料的设置、栽种和养殖及相关的测定  26-27
    1.6 水质监测分析  27-28
  2 结果与讨论  28-44
    2.1 鱼类的生长及收获情况  28
    2.2 试验池、对照池的水温和pH的变化  28-29
    2.3 不同密度的三个阶段生物刷、水蕹菜对养殖池塘水的净化效果  29-44
  3 小结  44-46
第三章 不同密度的苦草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  46-52
  1 材料与方法  46-47
    1.1 试验材料  46
    1.2 试验设计  46
    1.3 监测指标及方法  46-47
    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7
  2 结果与讨论  47-50
    2.1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DO、pH的影响  47-48
    2.2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TAN、TN的去除效果  48-49
    2.3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COD的影响  49
    2.4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TP、PO_4~(3-)-P的去除效果  49-50
    2.5 不同密度的苦草对水中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50
  3 小结  50-52
第四章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精养鱼池水质净化效果的室内试验  52-58
  1 材料与方法  52-53
    1.1 试验材料  52
    1.2 试验设计  52-53
    1.3 监测指标及方法  53
    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3
  2 结果与讨论  53-57
    2.1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DO、pH的影响  53-54
    2.2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  54-55
    2.3 不同密度生物刷对水中细菌生长的影响  55-56
    2.4 不同密度的生物刷对水中各种形态N的去除效果  56-57
  3 小结  57-58
第五章 全文结论  58-60
  1 研究内容及主要试验结果  58
  2 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58-60
参考文献  60-67
附录1 已发表或已接收的论文  67-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2. 两种水生植物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S966.12
  3. 富营养水体中光照、营养及浮游植物对沉水植物生长和生理影响的研究,X173
  4. 精养鱼池水质生物净化初步研究,S959
  5. 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环境质量相互效应的研究,X173
  6. 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X52
  7. 除草剂对粗梗水蕨和苦草有性繁殖的影响,X592
  8. 光照和氮、磷的复合作用对苦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X173
  9.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示范工程,X524
  10. 基于分子标记的刺苦草在长江中下游湖泊的种群动态与维持研究,Q948
  11. 营养盐及螺牧食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X524
  12. 水下光质对菹草和苦草生长的影响,X173
  13. 罗非鱼、附着藻类与沉水植物苦草关系的研究,S917
  14. 特种水生蔬菜刺苦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S645.9
  15. 三种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磷的影响,Q948.8
  16. 主要环境因子对太湖三种大型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Q945.11
  17. 刺苦草根状茎酶促褐变机理研究,S54
  18. 刺苦草等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程度不同水体净化作用研究,X173
  19. 水体浊度对菹草和亚洲苦草萌发生长的影响研究,X173
  20. 受污水体的沉水植物与生物促生剂的原位修复试验研究,X17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工程 > 水质工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