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北朝女俑研究

作 者: 杨赛
导 师: 张亚莎;马沙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北朝 女俑 女性地位
分类号: K87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北朝女俑是北朝随葬俑群中引人注目的一类,本文以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女俑为研究对象,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区、分期研究,以揭示北朝女俑的时代特点和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北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风气进行初步的探讨。根据北朝时期出土女俑墓葬分布的集中情况和文化面貌的地区性差异,本文把北朝女俑分为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个区域。北部地区以平城为中心,女俑较多受到鲜卑民族文化的影响,制作较粗糙,女俑形象表现出浓重的胡气;东部地区以洛阳-邺城-晋阳为中心,女俑主要受中原汉族文化影响,制作细腻,造型工致,比例准确,秀骨清像,女俑组合反映出清晰的社会等级;西部地区以长安-咸阳为中心,受汉文化、胡文化和西南狄羌文化的综合影响,女俑制作较粗糙,比例失准,面颊肥厚,地方特色强烈。各个地区的女俑不仅在时空演变上存在细微的差异,整体上也存在宏观的联系。本文在对各个区域的女俑进行分期的基础上,经过分期的对接,把整个北朝女俑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即旧式流行阶段、新式发展阶段、新式繁荣阶段和新式衰落阶段。旧式流行阶段,女俑着胡袍风帽,呈现出鲜卑民族的特色,是陶俑的鲜卑化阶段;新式发展阶段,出现了女官俑、劳作俑两种新型女俑,形成了女官俑、女侍俑、舞乐俑、劳作俑的随葬组合,女俑的服饰更换为宽衣博袖的汉族服饰,这一时期是北朝女俑的汉化阶段;新式繁荣阶段,女俑延续了新式发展阶段四类女俑的基本样式,造型更加丰富,在服装方面胡化的特征增多,鲜卑旧俗重现,是北朝女俑的逆汉化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新式衰落阶段,笼官俑由表现女性形象变为表现男性,作为新式女俑重要类型的笼冠女俑的消失,代表着北朝女俑走向了衰落。北朝女俑特征的变化与发展,其原因是复杂的。社会政治的变迁,鲜卑族民族文化的加入,魏晋玄学、佛教的兴盛以及审美理论、雕塑技术的发展等,共同促进了北朝女俑风格的形成。最后,本文通过女俑特征与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北朝女俑比前代女俑更加注重女性的社会等级,女官俑的出现体现了北朝女性较高的社会地位,印证了文献研究中关于北朝女性社会地位较高的结论;女俑中女骑俑的出现、女子喜穿男子服装和西部地区女俑流行的袒胸交领服装,反映了北朝女性开放的社会风气,这种现象为隋唐女性更加开放的社会风气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6
绪论  6-15
  一 概念的界定  6-7
  二.发现与研究现状  7-12
  三.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  12-13
  四.研究方法  13-15
第一章 北朝女俑的分区与分期  15-41
  第一节 北部地区女俑的分区与分期  16-19
  第二节 东部地区女俑的分区与分期  19-35
    一.洛阳小区  19-23
    二.邺城小区  23-29
    三.晋阳小区  29-32
    四.青齐小区  32-35
  第三节 西部地区女俑的分区与分期  35-41
第二章 北朝女俑的演变特征及成因  41-50
  第一节 北朝女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1-47
    一.旧式流行阶段  41-43
    二.新式发展阶段  43-44
    三.新式繁荣阶段  44-46
    四.新式衰落阶段  46-47
  第二节 北朝女俑演变的社会原因  47-50
    一.政治变迁的影响  47
    二.经济因素  47-48
    三.民族及文化因素  48-50
第三章 北朝女俑所反映的女性地位  50-60
  第一节 汉晋北朝女俑制度的发展与女性地位  50-52
  第二节 北朝女官俑与女性地位  52-57
  第三节 北朝女俑服饰与女性社会风气  57-60
结语  60-61
参考文献  61-66
后记  66-6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7-68

相似论文

  1. 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造像的服饰艺术特征,K879.2
  2. 北朝在华粟特人服饰研究,J523.5
  3. 南朝与北朝骚体文学比较研究,I206.2
  4. 北朝《诗经》学研究,I207.22
  5. 璎珞,K879.3
  6. 北朝与萨珊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K239.2
  7. 论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之政治性,K207
  8. 北朝时期信用借贷问题初探,K239.2
  9. 北朝监察制度研究,K239.2
  10. 《平家物语》的女性形象,I313
  11. 墓志与北朝社会,K877.4
  12. 北朝文化政策研究,K239.21
  13. 《江格尔》与荷马史诗之女性比较,I106
  14. 北朝史学考论,K092
  15. 从边缘到中心:女性的艰难之路,I712
  16. 莫高窟北朝壁画汉式造像特征研究,K879.41
  17. 邢劭研究,I206.2
  18. 男权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提高的原因探究,C913.68
  19. 北朝宗庙祭祀制度研究,I207.22
  20. 20世纪30年代中国女性的婚姻家庭问题,K263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地位变化探析,D442.6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遗址 > 陵墓、墓葬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