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作 者: 杨光
导 师: 黄正兴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物理电子学
关键词: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U分解法 编码器 最小和算法 译码器
分类号: TN911.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能够提供逼近Shannon限的优良性能,具有简单的迭代译码算法,能够并行运算的特点,在纠错编码领域异军突起,已经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无线通信以及存储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高效快速且具有优良性能的编译码算法及其硬件的实现是LDPC码的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LU分解的LDPC码的编码算法以及编码器实现,最小和译码算法以及基于分层归一化最小和算法译码器实现。首先,结合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对编码器的硬件实现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几种常用的编码算法,得出对于不具备准循环结构的LDPC码的通用编码方法即基于LU分解法的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具有线性复杂度,能够对码长较长的LDPC码进行编码。比较分析了两种主要的LU分解方法对CMMB标准中0.5码率的LDPC码的分解情况。详细介绍了编码器的整体结构,稀疏矩阵存储及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对编码器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仿真分析了最小和译码算法、偏移量最小和译码算法及归一化最小和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改进了归一化最小和算法,采用了两个归一化因子进行修正补偿,在信噪比为1.6dB时改进的译码算法的误码率在10-6左右,相比原来的归一化最小和算法性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通过浮点仿真确定了两个归一化因子的最优取值。对译码初始化信息以及中间变量进行定点量化仿真,采用一种基于扩展因子的量化方案,在不同信噪比范围采用不同的扩展因子,增加了译码迭代信息的有效性,提高了0.2dB左右的译码性能。最后,选用分层的改进归一化最小和算法进行译码器的硬件实现。设计一种符合该算法的译码器结构,并应用已经确定的最优参数。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思路,该译码器消耗存储资源少,译码速度快,信息交换网络简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3
  1.1 数字通信系统  8-9
  1.2 LDPC码发展及研究现状  9-11
    1.2.1 LDPC码的构造  10
    1.2.2 LDPC码的编译码算法  10-11
    1.2.3 LDPC码的实际应用  11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11-13
2 LDPC码原理及编码方法  13-22
  2.1 线性分组码  13-15
  2.2 LDPC码的表示方法  15-17
    2.2.1 LDPC码的矩阵表示  15-16
    2.2.2 LDPC码的Tanner图表示  16-17
  2.3 LDPC码的主要编码方法  17-21
    2.3.1 基于生成矩阵的编码方法  17
    2.3.2 基于RU算法的编码方法  17-19
    2.3.3 基于LU分解法的编码方法  19-20
    2.3.4 基于准循环LDPC码的编码方法  20-21
  2.4 本章小结  21-22
3 LU分解法的编码算法分析与实现  22-36
  3.1 LU分解算法  22-25
    3.1.1 最小行重分解法  22-23
    3.1.2 最小行列重分解法  23
    3.1.3 两种分解方法的分析  23-25
  3.2 LDPC码的构造  25-27
  3.3 LU分解法的编码器设计实现  27-35
    3.3.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法  28-29
    3.3.2 矩阵向量乘法器  29-32
    3.3.3 前向迭代运算器  32-34
    3.3.4 码字重排  34-35
  3.4 编码器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3.5 本章小结  35-36
4 LDPC码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36-63
  4.1 LDPC码的译码算法  36-40
    4.1.1 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36-37
    4.1.2 BP译码算法  37-40
  4.2 BP译码算法的改进算法  40-48
    4.2.1 最小和算法  41-42
    4.2.2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  42
    4.2.3 偏移量最小和算法  42
    4.2.4 分层的译码算法  42-43
    4.2.5 译码算法的性能仿真  43-48
  4.3 改进的归一化最小和算法及性能仿真  48-56
    4.3.1 改进的归一化最小和算法  49-50
    4.3.2 归一化因子的选取  50-52
    4.3.3 基于扩展因子的量化方案  52-56
  4.4 LDPC码译码器的总体架构及主要模块  56-60
    4.4.1 校验节点单元运算模块  57-59
    4.4.2 信息存储模块  59-60
    4.4.3 信息交换网络模块  60
  4.5 译码器仿真结果  60-61
  4.6 本章小结  61-63
结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67-68
致谢  68-69

相似论文

  1. 转轴径向跳动和转速实时检测光电系统的研究,TH822
  2. 路面平整度检测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和定位技术研究,U416.2
  3.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4. 深水管道回接位姿检测系统研究,TE973.3
  5. 基于激光测距的罐道位移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TN247
  6. QC-LDPC码中母矩阵阵造算法的研究,TN911.2
  7. 基于SPIHT的可伸缩码流编码器的实现和研究,TN762
  8. 基于剩余类的IRA-LDPC码,TN911.22
  9. 空间光通信系统中LDPC码编码方案及性能研究,TN929.1
  10. IEEE802.16e协议的LDPC在水下激光通信系统的研究,TN929.1
  11. 卷积码编译码算法研究及其FPGA实现,TN791
  12. 基于DM6467 DSP处理器的多通道H.264视频编码软件设计,TN919.81
  13. 基于DM368处理器的单通道视频编码器系统软件设计,TN919.81
  14. 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相干态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数据调和研究,O431.2
  15. LDPC码译码器的可重构设计,TN911.22
  16. 基于CPM和LDPC码的级联系统设计与实现,TN911.2
  17. 宽带数字通信系统中的纠错码技术和应用研究,TN911.2
  18. Reed-Solomon译码器实现研究,TN762
  19. 抽油杆自动测长技术的研究,TE933.2
  20. 城市治安动态视频监控系统设计,TP27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通信 > 通信理论 > 信息论 > 信道编码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