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
作 者: 温利民
导 师: 张继选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柏拉图 灵魂观 柏拉图哲学 理念论
分类号: B502.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独到的理论创新,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哲学家、政治家和诗人。本文旨于探究柏拉图的灵魂的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灵魂观的内涵和灵魂观对对他自身哲学思想“理念论”以及后世哲学家思想的影响。对柏拉图研究的哲学家往往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之上,比确立了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原著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精读对柏拉图的灵魂学说进一步的研究,以论证灵魂观是柏拉图哲学的思想支撑,也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产生背景。第一章主要探讨柏拉图灵魂观产生的历史背景,探讨在人类文明萌芽阶段的灵魂观的产生,即:“主观对未知事物的解释”。重点探讨当时柏拉图灵魂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柏拉图者灵魂观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从而梳理清晰柏拉图灵魂观念受到当时受到伯罗奔尼撒战争影响的动乱社会和奥菲斯教、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影响等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第二章重点探讨柏拉图对灵魂观念的界定,灵魂观念在柏拉图这里已经远远不再是对自然界神秘事物的一种主观冥想了,而是把神秘的灵魂赋予了“灵魂不朽”“灵肉二元”“灵魂至上”“灵魂转向”以及“三位一体的灵魂观”等特征,从而梳理出柏拉图灵魂观念的内涵。第三章重点探讨柏拉图的理念论,具体分析何谓理念,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之间的关系等,通过“模仿说”“分有说”、“回忆说”为两个世界建立了联系。目的在于揭示出理念论与灵魂观之间的关系。总之,对柏拉图灵魂观的梳理和探究具有深刻意义,探讨柏拉图灵魂观念对他自身哲学思想体系的支撑,通过和理念论的比较与分析总结出柏拉图的灵魂观在柏拉图哲学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为柏拉图自身的哲学思想“理念论”铺路。柏拉图的灵魂观为西方广大学者继承和发展,如圣奥古斯丁的神学教义、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都受到了柏拉图的影响。
|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导言 8-12 第一章 柏拉图灵魂观的历史背景 12-17 第一节、灵魂与灵魂观的产生 12-14 一、灵魂的缘起 12-13 二、灵魂观的本质 13-14 第二节、柏拉图灵魂观的产生条件 14-17 一、古希腊人对本原的探讨 14-16 二、苏格拉底的灵魂观 16-17 第二章 柏拉图的灵魂观的内涵 17-29 第一节、柏拉图对灵魂界定 17-26 一、柏拉图的灵魂的定义 17-20 二、灵魂的属性 20-26 (一) 灵魂不朽的论证 20-23 (二) 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 23-26 第二节、三位一体的灵魂观 26-29 一、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 26 二、三灵魂之间的关系 26-29 第三章 柏拉图的灵魂观与理念论 29-38 第一节、柏拉图的理念论 29-33 一、何谓理念 29-30 二、柏拉图的理念 30-32 三、两种世界之间的关系 32-33 第二节、灵魂为理念铺路 33-38 一、灵魂非理念 34 二、灵魂为理念 34-38 结语 38-40 参考文献 40-42 后记 42-43
|
相似论文
- 迪庆藏族地区的丧葬礼仪和灵魂崇拜研究,K892.22
- 孟子与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比较,B82-051
- 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国家理念探析,B502.232
- 柏拉图摹仿说的现代阐释,B502.232
- 探究爱的超越与永恒,B502.232
-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探析,B502.232
- 柏拉图与孔子和谐社会理论比较研究,B502.232
- 正义之为德性,B502.232
- 生命困境的终极关怀,B932
- 王夫之政论浅探,K248.3
- 历史视角下的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比较研究,B502.232;B83-09
- 米开朗基罗的文艺创作与新柏拉图主义,I545
- 从《理想国》看柏拉图的和谐社会理论,B502.232
- 柏拉图的哲学—教育思想,B502.232
- 试辩“柏拉图非诗”,B502.232
-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正义思想,B502.232
-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十四行诗,I561.072
- 斐奇诺的灵魂观,B13
- 由德性是否可教探析亚里士多德德性教化方式,B502
- 柏拉图对话文体与思想创制之关系,B502.23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古代哲学 > 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和衰落时期(公元前5~前4世纪) > 唯心论哲学学派 > 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前34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