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网络执政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突破

作 者: 奚路阳
导 师: 王哲平
学 校: 浙江工业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网络执政 民主政治 舆论引导 社会管理创新
分类号: D6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传播十分显著地改变了我国的政治生态。网络作为一种技术平台,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网民的信息获知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另一方面,它又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凝聚民心,实施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的新途径新手段。网络执政业已成为衡量和检验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面对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我国网络执政虽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概括地说,主要有:(1)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加大了新闻与信息管理的难度;(2)网络传播的“群体心理学”机制容易引爆舆论的焦点;(3)网络执政能力相对不足;(4)网络行为的难控性有可能撕裂社会;(5)网络治理的法律缺失导致网络安全风险增加。科学实行网络执政,对于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网络执政实践情况的实证调查,在揭示上述挑战的同时,认为我国网络执政实践要想改变现存的困境,可以尝试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应对:(1)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前提;(2)把强化网络执政意识内化为执政者的政治自觉(3)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与打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并举;(4)防范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积极推进网络舆论阵地建设(5)把保障网民监督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长效机制;(6)把理性对待网络民意作为检验执政为民理念的有效手段。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7
一、绪论  7-16
  (一) 研究背景  7-9
  (二) 文献综述  9-13
  (三) 研究内容  13-14
  (四) 研究方法  14-16
二、网络执政的内涵与意义  16-20
  (一) 网络执政的内涵  16-17
  (二) 网络执政的意义  17-20
三、当前我国网络执政实践面临的挑战  20-31
  (一) 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加大了新闻与信息管理的难度  20-22
  (二) 网络传播的“群体心理学”机制容易引爆舆论的焦点  22-24
  (三) 网络执政能力不足导致对网络群体事件处置失当  24-28
  (四) 网络行为的难控性有可能撕裂社会  28-29
  (五) 网络治理的法律缺失导致网络安全风险增加  29-31
四、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可能突破口  31-47
  (一) 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必要前提  31-33
  (二) 把强化网络执政意识内化为执政者的政治自觉  33-35
  (三) 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与打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并举  35-38
  (四) 防范网络公共舆论危机,积极推进网络舆论阵地建设  38-41
  (五) 把保障网民监督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长效机制  41-44
  (六) 把理性对待网络民意作为检验执政为民理念的有效手段  44-47
五、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0
附录A 本课题所涉及的调查问卷表及访谈提纲  50-52
致谢  5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2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3.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4.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630
  5. 网络传播中的精英现象探究,G206
  6. 媒介文化与犯罪心理疏导研究,G206
  7. 传媒预警与新闻舆论引导建构研究,G210
  8. 胡锦涛新闻思想研究,G210
  9. 试论发展党内民主中的党员权利保障问题,D262.1
  10. 新媒体时代政府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研究,D630
  11. 山西谘议局研究(1909-1911),K257
  12. 校园BBS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3. 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D422.6
  14. 从无痛人工流产广告盛行看社会舆论的生成,R169.42
  15. 群体性事件的媒体应对研究,D631.4
  16.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422.6
  17. 网络执政兴起原因探析,D630
  18. 我国网络执政平台运行实践研究,G206.3
  19. 抗战时期《中央日报》社论的舆论引导研究,K265.9
  20. 论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D64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