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下作物生产力及土壤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与综合评价

作 者: 林青
导 师: 黄国勤
学 校: 江西农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稻田复种轮作 作物生产力 土壤生态环境效应 研究 综合评价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两年的稻田复种轮作试验,从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效应两方面来分析研究,以期找到最优的复种轮作模式。结果表明:1.稻田复种轮作提高了冬作物的生物量和水稻产量。不同的复种方式对早稻的分蘖数影响不大,晚稻叶绿素也是只在孕穗期和黄熟期差异才显著,均是黑麦草-早稻-晚稻的水稻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的复种方式对叶温的影响只有在齐穗期时显著,冬闲-早稻-晚稻的处理对降低叶片温度效果较好。2.从稻米品质看,早稻的品质均不如晚稻,不同复种方式对于透明度级和碱消值级影响不大。轮作的加工品质,蒸煮品质比连作好,但连作对稻米的外观品质的个别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总的来说,轮作比连作更能改善稻米的品质。3.土壤温度受不同复种方式影响较大,油菜-早稻-晚稻能起到最好的升温降温的作用,其次是冬种黑麦草的处理和连作处理,冬闲处理最差。从土壤的理化性状看,轮作改善土壤的液相体积,增强了土壤的持水性,提高了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连作处理对土壤的气相体积,空气容重有改善作用,并能提高土壤的含氮量。不同复种轮作方式中,处理D(紫云英-早稻-玉米‖大豆→油菜-早稻-晚稻)最有效的改善了土壤的生态环境品质,提高了有机质的含量,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碳的积累。稻田间作提高了土壤的养地效应。4.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稻田不同复种轮作方式的作物生产力效应和土壤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得出:处理D(紫云英-早稻-玉米‖大豆→油菜-早稻-晚稻)复种轮作模式效应最好。其次是处理B(紫云英-早稻-玉米‖红薯→黑麦草-早稻-晚稻)和处理C(紫云英-早稻-大豆‖红薯→冬闲-早稻-晚稻),而连作处理(紫云英-早稻-晚稻→紫云英-早稻-晚稻)效应最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前言  9-10
1 文献综述  10-18
  1.1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  10
  1.2 稻田冬种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  10-13
    1.2.1 紫云英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0-11
    1.2.2 黑麦草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1-12
    1.2.3 油菜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2
    1.2.4 冬闲与3种作物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2-13
  1.3 稻田水旱复种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进展  13-14
    1.3.1 玉米间套作大豆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3-14
    1.3.2 玉米间套作甘薯对作物生产力和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14
  1.4 稻田连作与轮作的研究进展  14-18
2 材料与方法  18-22
  2.1 试验设计  18-19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9-22
    2.2.1 水稻分蘖动态  19
    2.2.2 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  19
    2.2.3 水稻叶片温度  19
    2.2.4 作物考种与测产  19-20
    2.2.5 稻米品质  20
    2.2.6 土壤、大气温度  20
    2.2.7 土壤物理性状  20
    2.2.8 土壤化学性状  20-21
    2.2.9 土壤固碳效应  21
    2.2.10 养地作物指数  21
    2.2.11 数据处理方法  21-22
3 结果与分析  22-52
  3.1 作物生产力  22-35
    3.1.1 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22-25
    3.1.2 稻米品质  25-31
    3.1.3 作物生长动态  31-35
  3.2 土壤温度  35-42
    3.2.1 早稻孕穗期土壤温度  35-36
    3.2.2 早稻齐穗期土壤温度  36-37
    3.2.3 早稻黄熟期土壤温度  37-39
    3.2.4 晚稻孕穗期土壤温度  39-40
    3.2.5 晚稻齐穗期土壤温度  40-41
    3.2.6 晚稻黄熟期土壤温度  41-42
  3.3 土壤的理化性状及养地作物指数  42-49
    3.3.1 土壤物理性状  42-43
    3.3.2 土壤化学性状  43-49
    3.3.3 养地作物指数  49
  3.4 不同复种轮作系统下的综合评价  49-52
4 小结与讨论  52-54
  4.1 稻田作物生产力效应  52
  4.2 土壤的生态环境效应  52-53
  4.3 稻田复种轮作综合评价  53
  4.4 结语  53-54
参考文献  54-61
个人简历  61-62
致谢  62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7.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8.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9.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0.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1.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6.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17.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9.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20.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21.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