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作 者: 李立
导 师: 孙权森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压缩感知 稀疏表示 特征提取 总变差模型 鲁棒性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脸识别是现代生物信息识别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给定的人脸图像,利用已经存储的人脸数据库确认该图像中的一个或多个人的身份。现有的人脸识别方法大多需要进行图像预处理及复杂的特征提取,选择何种特征对识别率影响非常大,并且对遮挡、噪声等情况缺少鲁棒性,这些问题往往使得现有的识别方法在应用中受到制约。不同于传统的人脸识别算法,稀疏表示由于具有识别率高、鲁棒性强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稀疏表示是压缩感知中的关键理论,数据的稀疏表示,可以从本质上降低数据处理的成本,提高压缩效率。稀疏表示用在分类识别上有独特的优势,使得特征选择不再是必要条件。本文所做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对压缩感知、稀疏表示理论进行了研究,表明了最稀疏的表示具有自然的判别性,它会选择最能紧密表示输入信号的子集,拒绝其他不紧密表示的子集。因此使用稀疏表示进行分类是可行的。(2)将稀疏表示的判别特性应用于人脸识别中,使用训练集图像作为超完备字典,将测试样本描述为训练集的线性组合,提出了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并结合了下采样、Eigenfaces、Laplacianface、Fisherface、Randomface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在扩展Yale B及ORL人脸库上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较传统分类方法获得了更高的识别率。(3)对于人脸识别鲁棒性的提高做了多方面的改进。在原有识别方法基础上加入了有效性判别,并在原始模型中加入误差项,使其能有效地减少遮挡与噪声对识别率的影响。针对未配准图像低识别率问题,通过在原有模型中引入图像变换参数进行改进,在自动配准的同时获得较高的识别率。(4)利用向量总变差模型对细节具有的描绘能力,提出使用向量总变差替代最小l1范数进行稀疏求解,弥补了最小l1范数本身定义的局限所带来的精度问题,得到更精确的稀疏表示,从而得到更高的识别率。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5 目录 5-7 1 绪论 7-15 1.1 人脸识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7-8 1.2 人脸识别发展历史 8-9 1.3 人脸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9-12 1.4 人脸识别技术研究难点 12 1.5 压缩感知理论概述 12-14 1.6 本文研究内容 14-15 2 信号的稀疏表示理论 15-28 2.1 压缩感知理论 15-19 2.1.1 压缩感知理论框架 15-17 2.1.2 压缩感知条件 17-18 2.1.3 压缩感知关键要素 18-19 2.1.4 压缩感知理论应用 19 2.2 稀疏表示理论 19-22 2.2.1 稀疏表示的基本理论 19-20 2.2.2 稀疏表示的概念 20-22 2.3 稀疏表示求解方法 22-26 2.3.1 全局优化算法 22-23 2.3.2 贪婪算法 23-26 2.3.2.1 匹配追踪算法 23-25 2.3.2.2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25 2.3.2.3 弱匹配追踪算法 25-26 2.3.3 其他算法 26 2.4 稀疏表示理论应用 26 2.5 本章小结 26-28 3 基于稀疏表示的人脸图像识别方法 28-50 3.1 基本思想概述 28-29 3.2 字典的构造 29-31 3.2.1 字典概念 29-30 3.2.2 字典构造 30-31 3.3 基于最小L_1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 31-34 3.3.1 测试样本表达 31-32 3.3.2 稀疏求解分类 32-34 3.3.3 算法描述 34 3.4 结合特征提取的稀疏表示方法 34-35 3.5 特征提取方法 35-43 3.5.1 下采样方法 36-37 3.5.2 Eigenfaces特征脸 37-38 3.5.3 拉普拉斯特征脸 38-40 3.5.4 Fisher特征脸 40-42 3.5.5 随机特征脸 42-43 3.6 实验结果分析 43-49 3.6.1 数据库介绍 43-44 3.6.2 特征提取及人脸识别结果 44-49 3.7 本章小结 49-50 4 稀疏表示人脸识别鲁棒性改进 50-67 4.1 有效性判别 50-52 4.2 遮挡和噪声 52-54 4.3 未配准人脸图像识别 54-58 4.3.1 问题描述 54-55 4.3.2 算法描述 55-58 4.4 结合总差分方法对稀疏分类的改进 58-61 4.4.1 问题描述 58 4.4.2 向量总变差方法 58-61 4.5 实验结果分析 61-66 4.6 本章小结 66-67 5 总结与展望 67-69 5.1 总结 67-68 5.2 展望 68-69 致谢 69-70 参考文献 70-74 附录 74
|
相似论文
-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 胆囊炎和肾病综合症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TP391.41
-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 直推式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TP391.41
- 中医舌诊中舌形与齿痕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 空间交会接近视觉测量方法研究,TP391.41
- 图像实时采集、存储与处理方法研究,TP391.41
-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 多币种纸币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P391.41
- 基于类Harr特征和最小包含球的纸币识别方法的研究,TP391.41
- 基于图像的路面破损识别,TP391.41
- 移动机器人视觉检测和跟踪研究,TP242.62
- 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融合算法研究,TP751
-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烟叶病害自动识别研究,S435.72
- 基于视觉的番木瓜外观品质检测技术研究,S667.9
- 羊绒与羊毛纤维鉴别系统的研究,TS101.921
- 红外图像目标识别及跟踪技术研究,TP391.41
- 水下目标特征的压缩与融合技术研究,TN911.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