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豆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

作 者: 孙长征
导 师: 马淑梅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大豆灰斑病 发生规律 抗病性 防控技术
分类号: S435.6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灰斑病不同的发病级别对产量影响不同,随发病程度的加重,产量损失有加大的趋势。在自然堆积的处理中,叶、茎、荚均能产生孢子,以茎和荚的产孢量多,各不同部分的产孢量明显多于埋入地下不同处理的相应部位。大豆灰斑病的发生与品种有密切关系,在大豆灰斑病发生较重的地方,生产上主要推广品种中,表现抗病的品种很少,大部分品种都属于中抗~感病类型。用自行筛选的一套鉴别寄主共鉴定出10个致病型。其中以1号致病型出现频率最高,分布最广,其次是7号致病型,10号致病型占第三位;其它依次2号、3号、9号、4号、8号、6号和11号。毒力频率测定,明确了黑龙江省部分主要推广品种和有希望品系的抗病性。一些大豆灰斑病菌株对当地主要推广品种都有较高的毒力频率,毒力频率较低的有2个品种,毒力频率中等的有7个品种;毒力频率高的有14个品种。对648份大豆新品系鉴定结果,高抗品系55份,抗病品系80份,中抗品系210份,感病和高感品系303份。大豆生产上主要栽培品种一半以上对1号生理小种具有一定抗病能力,有28份是中等抗性水平。感病品种连片种植中,感病品种绥农8号发病程度最高,黑河4号次之。抗感品种间作后,每一感病品种病情指数均低于相应对照,合丰25号下降的最为明显。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1章 引言  9-18
  1.1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概况  9-13
    1.1.1 症状  9
    1.1.2 病原  9-10
    1.1.3 大豆灰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10-11
    1.1.4 大豆灰斑病菌的生理小种分化  11-12
    1.1.5 发生规律  12
    1.1.6 影响发病的因素  12-13
  1.2 大豆灰斑病菌的防治方法  13-18
    1.2.1 选用抗(耐) 病品种  13-16
    1.2.2 农业防治  16
    1.2.3 化学药剂防治  16-18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18-23
  2.1 产量损失试验  18
  2.2 大豆灰斑病的初侵染源  18
  2.3 大豆灰斑病发生与品种关系  18
  2.4 大豆灰斑病菌的致病型分化  18-19
  2.5 大豆灰斑病菌致病型监测  19
  2.6 大豆品种与灰斑病菌相互作用研究  19-20
  2.7 大豆灰斑病的抗源鉴定与筛选  20
  2.8 主栽品种对灰斑病4 个主要致病型抗病性测定  20-21
    2.8.1 主要栽培品种  20-21
    2.8.2 致病型  21
    2.8.3 接种方法和调查标准等同致病型鉴定  21
  2.9 防治大豆灰斑病新农艺措施研究  21-23
    2.9.1 大豆品种(系)  21
    2.9.2 田间试验  21
    2.9.3 小区试验设计方法  21
    2.9.4 单株病情分级标准  21
    2.9.5 群体抗性分级标准  21-23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23-49
  3.1 产量损失试验  23-26
  3.2 大豆灰斑病的初侵染源  26-27
  3.3 大豆灰斑病发生与品种关系  27-30
  3.4 大豆灰斑病菌的致病型分化和监测  30-33
  3.5 大豆灰斑病菌致病型监测  33-35
  3.6 大豆品种与灰斑病菌相互作用  35-37
  3.7 大豆灰斑病抗源鉴定与筛选  37-44
    3.7.1 黑龙江省即将推广的新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3-14)  37
    3.7.2 40 份大豆品系抗病性表现(表3-15)  37-39
    3.7.3 大豆品系推广审定前抗灰斑病鉴定  39-40
    3.7.4 大豆品种抗性谱测定  40-44
  3.8 主栽品种对灰斑病4 个主要病型抗病性测定  44-47
  3.9 防治大豆灰斑病新农艺措施研究  47-49
    3.9.1 大豆抗感品种交替种植提高感病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见表3-21  47-48
    3.9.2 区试与生试大豆新品系抗病性  48-49
第4章 结论  49-51
  4.1 产量损失试验  49
  4.2 大豆灰斑病的初侵染源  49
  4.3 大豆灰斑病发生与品种关系  49
  4.4 大豆灰斑病菌致病型分化和监测  49
  4.5 大豆品种与灰斑病菌相互作用研究  49-50
  4.6 大豆灰斑病的鉴定与抗源筛选  50
  4.7 主栽品种对灰斑病4 个主要致病型抗病性  50
  4.8 防治大豆灰斑病新农艺措施  50-51
参考文献  51-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豫西、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抗性研究,S435.121
  2. 灰霉菌侵染拟南芥过程中ACD5的功能分析,S432.1
  3. 鲁豫皖交界地区四个CCN群体种类和致病型鉴定及品种对淮阳群体的抗性评价,S435.121
  4. 徽州稻区白背飞虱发生规律及迁飞生物学研究,S435.112.3
  5. 小麦近缘材料及CIMMYT种质资源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S512.1
  6. 转小麦类蛋白激酶基因TA50-10烟草及其抗病性分析,S572
  7. 南通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推广研究,S435.111.42
  8. 野生茄子托鲁巴姆黄萎病抗性相关基因StPGIP功能鉴定,S572
  9. 转OsDUF500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及转OsWRKY30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S511
  10. 细菌发酵液诱导大豆抗寒及抗病性研究,S435.651
  11. 植物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抗病性调控功能分析,S511
  12. 哈尔滨市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调查研究,S763.3
  13. 伊春市带岭区主要虫害(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S763.421
  14. 国槐尺蠖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S763.3
  15. 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及预防对策的研究,S762
  16. 辣椒疫病抗性相关基因CanNADPH和CanML的遗传转化及抗病性分析,S641.3
  17. 桃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S436.621
  18. 龙眼果实采后焦腐病理生理的研究,S436.67
  19. 西湖龙井茶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S435.711
  20. 永州烟区烤烟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S43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经济作物病虫害 > 油料作物病虫害 > 大豆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