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居洛士宦与北宋神哲朝政

作 者: 肖红兵
导 师: 虞云国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居洛士宦 神哲朝政 政治心态 党争 北宋
分类号: K2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居洛士宦是北宋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本文仅选取了神哲两朝居洛士宦作为考察的对象。论文主要是在熙宁至元符时期的历史背景下,对居洛士宦的政治心态以及与神哲朝政的关系进行分析,冀以说明酷烈的党争对士宦命运和赵宋历史的深远影响。北宋神宗和哲宗时期(1067—1100年),党争成为士大夫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许多在帝都开封政治斗争中的暂时失意者,先后退居到政治氛围相对自由的洛阳。他们与居洛的一些家族、官员和士人往来密切,使洛阳在神哲时期成为旧党群体的聚居之地,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层面上,居洛士宦群体之间也进行了较为频繁的交流和互动,使得神哲时期的洛阳成为反对“熙丰新法”的重镇。神哲时期的居洛士宦,大都能积极地关注朝政的变化,与朝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并表现出一种较为独立的为官操守和政治情怀。论文第一章主要是从社会窘况和救弊等层面,简析北宋熙宁至元符时期的历史背景,说明救弊变法是神哲朝君臣共同的政治意愿和历史使命,这是论文写作的前提。第二章主要是从世居家族、退居官僚和寓居士人三个方面,概述神哲时期士宦居洛的大致情况,说明神哲朝是士宦居洛较为重要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是论文写作的基础。第三、四章主要是探讨神哲两朝居洛士宦的政治心态,并分析他们与神宗和哲宗朝政的关系,藉以考察党争对士宦命运和两宋历史的影响,这是本篇论文的核心部分。最后,其它与选题关系较为密切的问题,如北宋洛阳政治地位之衰变线索、徽宗朝居洛士宦之概况、洛阳与中古文明中心迁移之关系等,皆因篇幅所限而难以在正文中做具体论述,故附在余论中略作阐释。通过对神哲两朝居洛士宦群体的政治心态、与朝政的相互关系等问题的考察,我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北宋中后期的许多重要历史问题。这些考察既有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厘清古城洛阳在北宋衰变的线索,也有利于我们从君臣关系和士宦命运的变化诸层面来把握赵宋政权南迁的历史内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18
  一、选题的缘由、意义和概念界定  10-12
  二、学术史综述  12-17
  三、研究目标、内容和写作思路  17-18
第一章 北宋熙宁至元符时期的历史背景  18-24
  第一节 积弊深重的社会窘况  18-20
  第二节 两朝帝后及其政局  20-22
    一、宋神宗与“熙丰新法”  20-21
    二、高太后与“元祐更化”  21
    三、宋哲宗与“绍圣绍述”  21-22
  第三节 围绕救弊的政治纷争  22-23
  本章小结  23-24
第二章 北宋神哲朝居洛士宦概况  24-43
  第一节 神哲朝寓洛家族  24-28
  第二节 神哲朝宦洛官僚  28-37
    一、神宗时期(1067—1085 年)  28-35
    二、哲宗时期(1085—1100 年)  35-37
  第三节 神哲朝居洛士人  37-42
    一、邵氏及其子弟  37-38
    二、程氏及其子弟  38-42
  本章小结  42-43
第三章 居洛士宦与神宗朝政  43-74
  第一节 神宗朝居洛士宦的政治心态  43-60
    一、反对王安石执政及其新法  43-56
    二、对熙宁新法持矛盾心态  56-59
    三、熙宁新法的支持者和施行者  59-60
  第二节 居洛士宦与神宗朝政的关系  60-73
    一、熙宁时期居洛士宦与神宗的关系  60-64
    二、元丰时期居洛士宦与神宗的关系  64-67
    三、神宗朝居洛士宦与朝臣的关系  67-73
  本章小结  73-74
第四章 居洛士宦与哲宗朝政  74-92
  第一节 哲宗朝居洛士宦的政治心态  74-83
    一、更化时期(1085—1094 年)  74-79
    二、绍述时期(1095—1100 年)  79-83
  第二节 居洛士宦与哲宗朝政的关系  83-90
    一、居洛士宦与高太后的关系  83-86
    二、居洛士宦与哲宗的关系  86-88
    三、哲宗朝居洛士宦与朝臣的关系  88-90
  本章小结  90-92
结语  92-94
余论:洛阳、居洛士宦与北宋政治之关系  94-98
附录  98-121
  附表一、宋代洛阳称谓一览表  98-99
  附表二、北宋神哲朝居洛士宦一览表  99-106
  附表三、北宋时期洛阳职官(机构)设置情况表  106-114
  附表四、北宋神哲时期西京河南府守臣任职情况表  114-117
  附表五、北宋神哲时期京西路转运司官员任职情况表  117-121
参考文献  121-127
后记  127

相似论文

  1. 北宋仁宗时期对夏政策研究,K244
  2. 朱熹北宋文学批评之研究,I206.09
  3. 北宋医学分科对《圣济总录》病证分门的影响,R2-52
  4. 北宋漕粮遗失问题探究,K244
  5. 韩维研究,K244
  6. 宋仁宗朝台谏政治之研究,K244
  7. 北宋亭台楼阁记研究,I207.6
  8. 陈襄诗歌及其文学思想,I207.22
  9. 北宋的北岳研究,K244
  10. 北宋茶业专卖政策探析,K244
  11. 浅论北宋武器技术管理,K244
  12. 颜真卿书法的北宋接受状态研究,J292.25
  13. 北宋革新派书法批评研究,J292.1
  14. 黄庭坚草书生成与源流考论,J292.1
  15. 北宋宫词研究,I207.22
  16. 当今大学生政治心态研究,G641
  17. 北宋盐税征收及其经济作用试析,F812.9
  18. 王洙学术初探,K244
  19. 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研究,K244
  20. 北宋神宗朝西北军需补给研究,K244
  21. 战争影响下的社会,K24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宋:北宋(960~1127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