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种景教敦煌写卷考释

作 者: 项秉光
导 师: 谢志斌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宗教学
关键词: 景教 敦煌文献 序听迷诗所经 一神论 志玄安乐经 讲道记录 供奉经典 录文争论 十观四法 善根
分类号: K87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从景教敦煌文献现世,学界对它们的研究,就未曾停止。在取得一些好成绩的同时,许多问题也迟迟得不到解决。2003年,林悟殊先生将其多年研究景教的文章,集结为《唐代景教再研究》出版。未等学界有明确的回应,林先生再接再厉,于2005年集结出版《中古三夷教辩证》,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在两书中,林先生对多部景教文献进行了多方面的质疑。至今,其观点有被证实的,有悬疑未决的。本文所拟以解决的,就是包括林先生所提出,现在还悬疑未决的一些问题,以及原本就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是《序听迷诗所经》和《一神论》的研究,本文分写卷分为底本和抄本。首先对原卷的形成原因进行研究,从景教教会仪式和《序听迷诗所经》题名,以及对景教译经历史的考证,得出早期的这两部写卷,并非是翻译的经典,也非后来学界退一步所认为的译撰结合的作品,乃是景教教会神职人员讲道时的现场记录。这种录文因为宗教文化的隔膜和语言不通,以及现场讲道的实时性等原因,造成原卷文字漏写、错写,句子颠倒,译名不雅和不统一,难以校勘等诸多问题。其次,从唐朝的写经制度以及景教的供奉经典的宗教实践中,考证抄本的形成原因。得出此抄本为宗教供奉的产物,出自职业抄经人之手。因为宗教文化隔膜、原卷就有错误和不易辨认以及职业抄经人的抄经目的等原因,解决抄本的外观和文本内容的不统一、《序听迷诗所经》经题中的错误、《一神论》的三部分没有一致性以及何以没有进行校勘等问题。本文还因《序听迷诗所经》和《一神论》两部写卷的文本内容难以阅读,错误较多之故,对这两部写卷,进行了文字训诂考证。结合文本语境和上下文,提出看法,寻找证据,并且对已经被证明的字句,进行解读,以期增加几份文本的可阅读性。当然,文本难以解读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努力。其次是《志玄安乐经》,本文根据有幸获得日本方面出版的此经原卷图版,对学界争执已久的羽田先生和佐伯先生的录文,分别进行了校对,并提供的自己的录文和句读,以期比较好的解决录文问题。并且,对该经的宗教思想,分别进行方法论和根本依据两方面的分析。从分析出的结果,以及与佛道以及基督教的宗教思想进行的对比来看。该经的宗教思想,无论从方法论还是从根本依据方面来说,都不具备基督教在这些问题上的核心特征,倒是与佛道两教的思想,颇为接近。作为时代的产物,对于外教思想,该经处于一种欲拒实迎的尴尬处境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引言  10-15
  1.1 敦煌景教写卷流布简介  10-11
  1.2 本文题解及体例说明  11-13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综述  13-15
第二章 《序听迷诗所经》和《一神论》研究  15-56
  2.1 写卷研究简介  15-16
  2.2 写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综述  16-21
    2.2.1 《序听迷诗所经》经题意思难解  16-18
    2.2.2 《序听迷诗所经》中的译名问题  18-19
    2.2.3 《一神论》的经题不明与结构颠倒  19-20
    2.2.4 两写卷经文内容难读  20
    2.2.5 两写卷的真伪之争  20-21
  2.3 写卷问题考察之一:写卷底本形成原因考证  21-36
    2.3.1 景教初来译经状况考  22-24
    2.3.2 基督教教会仪式与写卷的形成  24-26
    2.3.3 《序听迷诗所经》经题中之“序”字考证  26-28
    2.3.4 写卷的具体形成方式与其问题分析  28-30
    2.3.5 写卷的文本内容与形成方式考察  30-34
    2.3.6 写卷的题名、译名及结构问题考察  34-36
  2.4 写卷问题考察之二:现今所见写卷抄本形成原因考证  36-40
    2.4.1 唐朝民间抄经与抄本的形成  36-38
    2.4.2 《景教富冈高楠文书辨伪补说》分析  38-40
  2.5 写卷的文本内在佐证  40-43
    2.5.1 写卷中的景教特点用词  40-42
    2.5.2 写卷中的叙利亚译名  42-43
  2.6 写卷文本字句考证  43-52
    2.6.1 《序听迷诗所经》文本考证  43-45
    2.6.2 《一神论》文本考证  45-52
  2.7 文本结构和大意分析  52-56
    2.7.1 《序听迷诗所经》  52-53
    2.7.2 《一神论》  53-56
第三章 《志玄安乐经》研究  56-68
  3.1 《志玄安乐经》研究综述  56-57
    3.1.1 写卷研究简介  56-57
    3.1.2 写卷研究中的录文之争  57
  3.2 《志玄安乐经》录文校勘  57-61
    3.2.1 羽田录文校对  58-59
    3.2.2 佐伯录文校对  59-61
  3.3 《志玄安乐经》的文本思想分析  61-68
    3.3.1 文本结构和大意  61-63
    3.3.2 景教否定性方法论之十观和四法  63-64
    3.3.3 景教肯定性方法论之从无到有  64-65
    3.3.4 景教安乐道的根本依据  65-67
    3.3.5 小结  67-68
第四章 本文结语  68-71
后记  71-73
参考文献  73-76
附: 《志玄安乐经》录文与图版  76-86

相似论文

  1. 唐代人物画的造型问题,J209.2
  2. 敦煌藏文文献中的诉讼文及语法研究,H214
  3. 理性与责任,D909.561
  4. 英藏敦煌文献(S10-S522)量词研究,H141
  5. 试论蒙元时期汪古部的景教,K247
  6. 中国古典绘画形神论,J209.2
  7. 伊斯兰教回归经训运动究本探析,B968
  8. 作为文化符号的“十字架”及其入华之始的特征探析,B978
  9. 7-11世纪景教在陆上丝绸之路的传播,B928
  10. 论王充对有神论的批判,B234.8
  11. 摩诃衍禅法在吐蕃的传播与影响,B948
  12. 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一位美国人,K712
  13. 甘州回鹘与周边关系研究,K289
  14. 唐代马球运动考,G812.9
  15. 大秦景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西方医药交流,K242
  16. 在批评中建构,I207.22
  17. 论启蒙时期法国的宗教思想,K565.4
  18. 泉州景教初探,B929
  19. 敦煌风水类文书初探,K877
  20. 以沈宗骞的形神论看中国人物画的造型问题,J212
  21. 《淮南子》文艺思想研究,B23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敦煌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